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同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不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表现在不同的社会集团、阶级之间的关系上。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对于当前我国过渡时期上层建筑同基础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规定和影响着社会其它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72—373)。  相似文献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指导工人运动,就开始注意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问题。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等早期著作中,已经提出和使用了唯物史观的种种基本概念,比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生产方式、基础、上层建筑、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并力图用这些概念去说明社会现象中的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并把社会的精神关系建立在社会的物质关系的基础上,基本上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一直沿用1950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即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不发生直接联系,因而不构成一对矛盾,上层建筑只是“通过经济的中介,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①多年来,我国在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仅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七、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及与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1.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有三种看法:①有二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②只有一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这个矛盾是更为根本的。③是三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由这三要素彼此组合所构成的。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什么?也有三种看法:①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是基本的。②在于其矛盾的特有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特有的形式。即是非对抗性的;不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③它比较多地反映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上。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再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目前很低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到现代化水平,为此改革我国目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妨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部分,扫除一切不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旧习惯势  相似文献   

7.
一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伟大著作,正确的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精神,是分析现阶段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的唯一准绳。首先,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探讨。前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变革,将原来五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局面,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居于统治的地位,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基本建成,经济基础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亦基本解决;同时耸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上面的上层建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领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所以我国现阶段的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处于基本上相适应与相一致的状态,这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却又因为资产阶级意识形  相似文献   

8.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就是说,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改革生产关系,而且也要改革上层建筑。为何改革经济体制还要包括改革上层建筑?我认为这必须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方面来认识。对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早就有过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新选集》第二卷第82页)在这里,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划分出三个基本领域,并抽象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基本范畴,揭示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说明了社会结构中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马克思的论述无疑是我们坚持唯物史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特殊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敌对阶级之间对抗性的矛盾在总体上得到解决,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却大量存在。初级阶段就是在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很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这些矛盾,并且懂  相似文献   

10.
正确确立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由于没有准确地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两者并列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只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在过渡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般都认为: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面所谓“‘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指占主导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总和,而不是把占主导地们的生产关系跟过去旧生产关系的残余以及未来生产关系的萌芽拚凑在一起。”(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这实质上是说,经济基础就是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这就是所谓“单一经济基础”论。相应的,所谓上层建筑,也必然是单一的,即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上述观点,长期以来已成定论。但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却为我们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本文所引文字,凡不注明出处者,均引自十三大报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私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  相似文献   

12.
正确确立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由于没有准确地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两者并列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只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在过渡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杨建伟 《江汉论坛》2005,60(8):70-73
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解的偏颇,即忽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进而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未能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导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深层次哲学根源.深入分析这一根源,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二十年前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部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在这部光辉著作中,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这个宇宙的根本规律,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  相似文献   

15.
坚持用生产力的观点考察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尽快地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任务,而且把是否具备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作为划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准绳。列宁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根本任务,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大问题。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指出这两对矛盾的对立双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的结构中,有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长期以来,我们许多同志都把这三者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幢房子的三层楼:底层是生产力,二层是经济基础,三层是上层建筑.正象底层和三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通过二层联系一样,他们认为在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不发生直接的关系.所以他们不承认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究其渊源,这种思想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斯大林就是否认上层建筑可以直接同生产力发生关系,认为"上层建筑只是通过经济的中介,基础的中介与生产发生间接的联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经济基础应该包括生产力”的观点,已有论者提出.笔者拟以新的视角,从八个方面论证,经济基础不但应包括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而且首先应是生产力.一、从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直接作用看,经济基础首先应是生产力“要对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整个社会结构作科学的解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座建筑物,分析什么是社会的基础,什么是社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正是用这个比喻制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二者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等范畴,用以表达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294页,以下简称李本)的确如此.马克思把整个社会形态比喻成一座建筑物,从而才制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范畴.“整个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而我们在探究这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时,竟将生产力置之度外,这岂不是沿天之大稽吗?整个社会结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之上的,因而生产力也就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是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基础.首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物质装备和作用的大小;上层建筑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各种制度、设施等物质手段,才能表现为现实的物质力量.而这些物质手段的状况以及由此而产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变化,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必然会产生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需要不断地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社会逐步由不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是否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该文没有说明何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实际上,毛泽东在文中已明确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当前中国社会中引发的主要矛盾,是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而对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原因,长期以来流传着毛泽东对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不甚满意、有所保留的说法。这种说法有违史实,毛泽东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对矛盾体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下面的文章,是一九五五年八月写的。写成这篇文章的经过,需要说明一下。一九五三年中共中央公布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当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现在的高级党校的前称)的教学干部在学习总路线的过程中,在如何理解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以杨献珍同志为代表的一方,主张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是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的一个综合的基础;反对杨献珍同志的一方,认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包含着资本主义基础和社会主义基础,这两种对立的基础互相间进行着“谁战胜谁”的斗争。杨献珍同志的“综合基础论”,实际上是抹煞了这个“谁战胜谁”的斗争,表现为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杨献珍同志把他的意见写成文章,交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向一些研究理论工作的人征求对于他的文章的意见,我就写了下面这篇文章。这个争论当时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已经公开展开了。但杨献珍同志拒绝把他的文章提出来公开讨论,因此我这篇批评文章也就没有发表。杨献珍同志把反对他的人的意见叫做“单一基础论’,这是一种歪曲;因为反对他的人并没有说过渡时期只有社会主义一种基础。当时讨论中所说的过渡时期,是专指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点也必须向读者声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