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科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学科与专业既有质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厘清高校"学科专业"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对高校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关系学"与"秘书学"都是新兴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两个学科既具有理论同源关系--都将现代经营管理学、现代传播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作为各自的基础理论,从中吸收营养,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又具有实际操作中的兼融互动关系.尤其当中国改革开放大踏步跨入21世纪,各行业对新型公关秘书人才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时,公共关系活动与秘书工作的交叉性特征也变得越加突出.这一事实,无疑向理论工作者们提出了对这两个学科进行理论上的交叉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拟从公共关系学和秘书学两门学科实践职能上的融合、共同的理论基础、共同的任务项目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文献学学科体系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目前将文献学类等专业分别设在了文学门类以及管理学门类下属的二级学科中,存在分级地位过低、分类不清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将文献学设置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  相似文献   

4.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在本质上存在一种共生关系,两者共同作用,才能促进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因源于强化本科教学地位、优化本科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需要。建设的路径包括: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导向机制,建立教学与科研相平衡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调整现有的学科专业基层学术组织以及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部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5.
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前后,国民党发生了由"左倾"到"去左倾化"的转型.从短期来看,"去左倾化"暂时确立了中国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转型放弃了孙中山以旧民主融合新民主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消极回避作为新的民主潮流且正处于历史上升期的无产阶级民主的挑战.这就使得国民党逐渐丧失了在和其他党派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注定了其在大陆败北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6.
当今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对学科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对本学科进行研究,成为了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地理学与华侨华人研究在研究内容和对象、研究理论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交叉性。通过对历史地理学与华侨华人研究关系进行梳理,笔者认为这对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新方向具有比较重要地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7.
"编辑出版学",是国家教育部门在1998年修订《授予学士学位和培养本科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时确定的一个新兴学科的名称.它是把我国传统的图书创造三环节"编辑--印刷--发行"一条龙整合起来,并把当前高校已开设的编辑学、图书发行学与印刷出版专业合并而创建的独立学科.但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却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只列了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属于三级学科,既可列在新闻学下面,又可列在传播学下面,由各高校自己决定.但这个"目录"又将"编辑出版学"割开,把编辑学隶属于它的分支"新闻编辑学",把出版学隶属于传播学下面的又一个分支.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同名重复,抹掉了级别之差.三级学科编辑出版学则又被切分支解,造成学科体系混乱.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新设的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尚未来及结合中国的编辑传统和出版现实进行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概念.作为一门学科,新闻学传入中国还不到100年,传播学传入中国还不到30年.  相似文献   

8.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科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以缓解课程体系的碎片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形成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综合学科;从社会功能和理论本质来看,它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从实践维度看,它是具有中国向度的哲学社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质,决定了它必须在产生更多原创成果、回应更多时代命题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深厚持久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种飞跃规定了此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历史特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来看,既有党内生态的特殊性也有党外环境的特殊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看,既有参与主体的特殊性也有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看,既有内容的特殊性也有形式的特殊性。总结这些特点对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及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的学科定位、学科地位问题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多维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全面推进,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和学位平台. 第一,明晰意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价值意蕴.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有利于凝聚学科人才,建设学科梯队,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直接动因和目的,是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三个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集中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既包含了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思想内容,还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整体性研究集中体现为“三个内在统一”,即从逻辑框架而言,它是三个基本层次的内在统一;从基本内容而言,它是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从学科建设而言,它是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视角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类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来源及其社会功能的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教育工具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有属性。现有研究中的“政策导向性”和“实用经验性”抑制了学科属性研究的“规范性”。建构理论与实践相对分离的研究理念、建立以研究对象和方法为核心要素的学科属性研究规范、锁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作为学科属性研究突破口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的实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看,两者之间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决定了其在内容上可以有效对接,时代要求的一致性决定了理论发展规律与理论教育的融通,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其目标的有效互动,实践标准的一致性决定了学科建设发展走向与课程教学实效性可以有效呼应。有必要对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历来有强调“斗”即同各种错误东西作斗争的一面以及强调“和”即吸收各种合理东西的一面这两种观点。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不但表现为“斗”,也表现为“和”,是“斗”与“和”的辩证运动。“斗”与“和”,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程,虽有主次之分,却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是对生产力内涵不断丰富的最经典的概括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其学术性与现实性就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紧密交织在一起,因为马克思哲学革命在于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过程中,学术性和现实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脱离,学术研究甚至一度成为现实工作的注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历史不同阶段的考察和比较,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不能不在现实基础上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也不能没有学术升华,其经验与教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