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选题策划中的读者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选题策划是否可行 ,其标准并不主要取决于出版社 ,而是取决于读者。出版活动是为读者服务的 ,编辑策划出版的图书是给读者看的 ,因而选题策划自然是要紧密结合读者的需求范围、需求层次和需求内容而展开。如果没有准确的读者定位 ,即使图书的内容是健康而科学的 ,也得不到读者和市场的认可 ,整个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必将遭遇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把关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基本职责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从而进行有效的传播。编辑工作的根本性质在于:编辑是科学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参与者,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起点和中心环节,构成文化工作的一个子系统。编辑工作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而编辑在这一活动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发挥着“把关人”所应发挥的选择作用、组构作用、传播作用和增值作用。  相似文献   

3.
编辑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期刊编辑的选题是编辑以科学文化发展和读者阅读需求为总前提,紧密结合刊物实际,将编辑自身意图与作者写作实情相联系,策划组织的文稿题目。选题策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策划主体的出版理念、经营思路和对市场判断的综合体现。它既能反映出编辑的创新思维和学识水平,又能显示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能展示期刊的办刊特点和个性。选题工作全面反映了编辑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编辑、作者、读者组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它们互为彼此,相互联系,三者处于动态的矛盾与制约中,又以相互的协同与契合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就文化传播的终极归宿而言,一切的文化创造(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出版最终都是为了传播,为了被接受,而传播的直接对象和接受者是读者,因此读者要求是作品制作与编辑工作的唯一对象,没有读者的文化需要,没有作者的产品制作就不存在编辑活动,没有编辑的组织与协同,文化积累与传播就只能处于无序而混乱的状态。因此这三者间的社会联系具有一种内在的必要性,而编辑正是以达到社会需要、作者需要与读者需要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的。  相似文献   

5.
在出版活动中,编辑活动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不管是竹木简牍时代,还是写本书、印本书时代,编辑都是作品的推手,需要将作品处理到读者可以接受的地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出版行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图书编辑必须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包装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以促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类的五大基本需要,一是生理需要,即饮食男女;二是安全需要,即对物质和社会环境的要求;三是交往的需要;四是对知识和审美的精神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这几种最基本需要,人类才有交往交流的愿望,社会才有对书刊出版工作的需求。需求刺激生产,没有需求对象的出版工作只能因失去现实意义而成为无效劳动,由此我们认为,编辑出版工程系统的起点是读者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服务。编辑强化读者意识,了解和研究读者的心理已成当务之急。编辑要掌握读者对象的多样性、读者兴趣的可变性和读者的购书心理,才能编出精品图书,繁荣文化出版事业。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编辑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与作者作为传播一方,从属于广大的读者,即社会受众一方。编辑出版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体现在受众即读者的选择上,编辑策划图书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说是由读者来检验和评判的。了解、研究读者心理是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编辑强化读者意识,归纳起来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8.
出版的产业转型与出版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读者的地位不断凸显,阅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众“悦读”与“超阅读”现象出现,阅读的媒介形式拓展,阅读的文本形式变化,图片的视觉效果得到重视.对此,编辑主体要主动适应,并将之贯穿于编辑活动过程的始终,通过不断地自我调适,与读者建立科学合理的和谐关系.即进行读者调研,了解读者的结构与层次、动机与心理、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潜在读者与现实读者的布局等;分析、把握读者,制定具体有效的读者方案与编辑策略;方便、服务读者,实现编辑活动的价值目标;重视读者信息反馈,调整编辑主体行为,调节出版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刘勰论读者     
刘勰论读者秦元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文体论和作家创作论为主,对作家和作品的分析及理论论述是这部巨著的核心,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和鉴赏者在书中仅处次要地位。事实上,作品既是主体的创造活动的终点,同时又是读者欣赏活动的起点,文学活动的总过程是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编辑是主体。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中介理论来研究编辑创造论,提出联系他们三者之间的中介是出版物。同时根据大文化出版理论,指出编辑创造主要是“文化选择”。编辑和作者、读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创造,而编辑处于更高层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编辑概念的科学界定,是当前编辑学界亟待解决而仍未解决的问题。编辑概念界定,应以编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实践为依据。有了编辑职业分工,才有编辑专业教育需求,进而,编辑学研究成为可能。中国古代编辑活动,主要是著述方式之一的编辑活动。因此,中国编辑学的产生,当在近现代编辑活动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12.
应当首先指出的是,本文中的“编辑”,既指的是作为名词的一类人(编辑者),又指的是作为动词的编辑(活动)。因为,学报编辑活动是出版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文字记录知识,出版学术期刊的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而组织、操作这一活动的是一类人——编辑者。以“一类人”的角度看,对其的素质要求有政治、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学术研究理论。教育理论、编辑业务知识和能力等等;以“编辑活动”宏观角度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决策(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改稿、退稿、发稿、录入排版、付印、制版、印刷、装帧、…  相似文献   

13.
在报纸的编辑工作中 ,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中介环节 ,编辑是以出版和传播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执行者 ,编辑的基本劳动就是审阅、编修、收集稿件 ,具有审美能力是编辑工作的主导要求。而编辑的人格和感悟主要通过编辑的劳动表现出来 ,并可以使人明显地感受到编辑主体意识的审美创造力的高低。编辑要具有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 ,如发现美、理解美、协调美的能力 ,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感悟到美。  相似文献   

14.
信息载体的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甲骨时期、简帛时期、纸质时期、电子时期。中国的编辑活动从有文字记录的文献产生就已经开始了。甲骨时期的编辑活动主要是从事文献材料的收集、分类编序,使其便于收藏和流传;简帛时期是中国编辑业务的奠基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书籍编辑活动;纸质时期编辑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职业,而且其分工也越来越细,出现了不同专业的编辑业务;电子时期为编辑业务的内容和形式又开辟了新的领域。信息载体的演变与社会对信息存储、交流及传承需求之间是辩证关系。编辑活动的历史表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为信息载体演变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信息载体的演变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发展,反之,编辑活动的需求又加快了信息载体演变的进程。中国的编辑活动经历了收藏编辑、著述编辑、出版编辑和电子编辑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出版是一种文化活动,出版活动中最有特色、最具魅力、效益最高的内容就是创意,而最好的创意离不开策划.好的创意蕴涵了编辑的智慧,同时也是编辑策划能力的集中体现.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从策划、组稿到编辑、出版是极具创意的,集中了编辑和作者的共同智慧,值得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6.
古代抄书活动是书籍出版活动的萌芽。出版编辑活动在雕版印刷出版活动中发展成熟。出版编辑应是在古代雕版印刷出版活动之前的抄书活动中产生的。从古代“佣书”者的文化背景和佣书活动的史载中,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主体意识与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主体来制约和指导的,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编辑主体活动以编辑对象是否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学术期刊的出版要求而进行编辑实践活动。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业作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广泛而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文章认为,现代编辑思想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注重编辑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以名家而以质量作为稿件的取舍标准、恪守正确的出版理念,以及热情真挚的读者服务精神。  相似文献   

19.
网络出版传播是出版者采集作品信息、对其加工编辑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发行的社会传播活动.而互联网传输信息量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传输延迟的发生.文章主要阐述如何解决传输延迟问题,使网络出版物顺利地被读者接收.  相似文献   

20.
自新闻编辑活动产生以来,它始终是作者、编辑、读者三者的矛盾统一体。新闻编辑业务实际上是处理好以编辑为核心的三对矛盾:编辑与作者的矛盾,编辑与读者的矛盾,编辑与作品的矛盾。这三对矛盾对立统一,共同构成编辑应用技术,且贯穿于新闻编辑活动的全过程,推动编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学的基础应用理论,对促进这三对矛盾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