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异化”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经常谈论的题目了。他们力图证明,异化这个概念是个人道主义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中运用过这个概念,因而他们是人性论者和人道主义者。事情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对异化问题作一番探索和考察。  相似文献   

2.
一、党性的含义:党性和客观性“党性”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出现过。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的只是对党性的某些重要推断——即关于哲学、道德、宗教、艺术及一切人文科学的阶级性的学说。“党性”一词第一次出现于列宁的早期著作《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中。列宁在那里说:唯物主义者“不仅指出过程的必然性,并且阐明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提供这一过程的内容,是什么样的阶级决定这种必然性。例如现在,唯物主义者不会满足于肯定‘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而会指出存在着一定的阶级,这些阶级决定着当前制度的内容,使得生产者不自己起来斗争就不可能有出路。另一方面,唯物主义本身包含着所  相似文献   

3.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从建党伊始到建国之后,这一点在我们党内和全国人民心中都是明确的,直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对这一原则的确认也是毫不含糊的。然而也必须看到,近些年由于我们对这一原则的研究、阐发不够,因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淡化了,个别人甚至对这一原则在新时期是否仍然适用发生了动摇、怀疑、乃至提出了挑战。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党的阶级基础问题进行新的阐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 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马克思深切关怀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他以高度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热情支持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在许多文章中,在和恩格斯的通信中,多次探讨过中国问题。有人作过统计,仅在《资本论》中就有二十多处直接提到过中国。从他所引用的有关中国的资料看,他对中…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共同著作。恩格斯不仅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编辑和出版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对《资本论》全书的创作,以及对《资本论》的传播、捍卫和发展都有着伟大的贡献。实际上,恩格斯是《资本论》创作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的完成者。本文拟从下列几个方面探讨恩格斯对《资本论》创作的贡献。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政治经济学发生革命。《资本论》的创立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全面的人口理论,认识人口再生产的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条件下具体的作用方式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后果,这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提出完整的人口理论,但是在他们研究经济问题时都谈到了人口问题。他们的那些表述具有原则的意义。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都为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法。我们集中讨论近年来引起热烈争论的那些问题,主要是:在人的再生产过程中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关于人的社会属性与生物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些主要著作中对人的本质作了一系列的阐述。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是辩证的统一。人与其他的生物具有共性,但又有着本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论及的中产阶级是指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涵括多个阶层的中间阶级。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它在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9卷中,有83处论及这个阶级。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阶级的存在。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是保守的。”①又如,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党》中提到,“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外,现代大工业还产生了一个站在它…  相似文献   

8.
<正> 在原始社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在所能看到的全部教科书和辞典中,几乎都是这样说:原始社会的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只能是平均分配。但是,至少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论述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 他们都指出了巴尔扎克通过他的作品显示出他对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以及由这个关系所决定的各个阶级的命运亦即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深刻理解。不过马克思是在《资本论》中以巴尔扎克的《农民》来论证“在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非资本主义的生产者也受资本主义观念的支配”这样一个规律时说及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①的。而恩格斯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她的短篇小说 《城市姑娘》,从现实主义的特性的角度来论巴尔扎克,说他“看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论断,既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说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没有搞清楚,而是说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没有搞清楚.邓小平的这个论断还阐明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称《分析》)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问题,有不少专文做过论述,综合起来是两种意见:一,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论据是:1925年12月第一次发表时,只提“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领导力量”是1951年编《毛泽东选集》时添加的,“主力”不等于“领导力量”;当时的另一篇文章中,还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二,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或者说,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包含和具备了这种思想。论据是:“主力”和“领导力量”含义相近或相同,当时他入文章中就有通用的例子;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是一种策略;稍后,便明确提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为方便计,本文将这两种意见分别称为“否定论”和“肯定论”) 但是,两种意见都存在欠缺。笔者认为:《分析》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但具备和包含了领导权思想。其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权思想,是因为《分析》是在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正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文学作品,特别是以叙事为主的文学作品,要塑造出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充分发挥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就必须真实地深刻地描写现实关系。一文学要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述,塑造典型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不朽著作中,特别是在那些光辉的文艺评论和文艺书简中,曾经反复强调这一问题。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法国作家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  相似文献   

13.
论述1911-1913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作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苏联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中占有重要位置.1962年出版了由C.齐赫文斯基主编、东方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集:《中国的辛亥革命》.该书主要论述革命的过程,只有少数几篇文章直接论述革命本身的问题.其中?.加鲁什扬茨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文,对资产阶级史学,特别是中国史学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在辛亥革命中的独立作用展开了论战.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苏联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心理现象是人们在交往、相互作用等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最先阐述了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原则——心理现象的社会基础原则.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特别重视个别社会集团和阶级的心理,他们揭示了许多社会心理现象的特征,阐述了这些心理现象对现代阶级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社会集团的构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70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70年。70年的历史,我们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也是70年里我们党领导和建设走向胜利的根本经验。一、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加剧和工人运动的高涨,马克思主义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宣布:“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又总结新的历史经验,提出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总结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情况,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确立了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发展了  相似文献   

16.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医治他那个时代社会弊病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纲领。他们的理论是:社会的每个方面——社会关系、价值与信仰以及整个社会结构——取决于现有的生产方式,并受其制约。马克思与恩格斯坚持认为,每一个人在社会中属于社会阶层的某一个阶级,历史就是记载一个阶级同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一些马克思主义评论家不仅坚持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对社会阶级下过明确详细的定义,而且认为在马克思的不同著作中关于社会阶级的论述是不同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其实,在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应该注意在不同的研究范围使用不同的分析。关于社会阶级的论述,有些是抽象的分析,分析构成一种生产方式的基本成分、模式和思想类型;有些则把阶级作为构成一个具体社会结构的特殊成分来分析,或者甚至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因素来分析。在马克思的分析中不受时间限制并具有普遍意义的不是具体的分析,而是关于社会阶级对立等普遍规律的分析。而马克思的某些命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哲学界出现一种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倾向。朱传启、曹玉文、官林、马云鹏教授新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便是这种倾向的一种表现、我以浓厚的兴趣读完这部著作,并被带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世界,也重新获得了缕缕哲思。无可怀疑,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一般原则上是一致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立共产党宣言塔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合作完成的三部主要著作.其中的唯物史观是两人共同创立的。尽管在这三部著作中,两人有所分工,但关于唯物史现的一般原则,则是共同坚持…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力”和“创造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把人仅仅视为“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的痼疾,是私有制存在的需要,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需要。而人是“创造者”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自我解放和自我买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劳动力的人的劳动是被强制的劳动,被强制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生命的叹息。马克思在谈到这点时说:“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7页)马克思指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劳动者同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一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时,出版委员会为每篇文章作了题解和注释。实践证明,这对于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容,是人有裨益的。大部分题解和注释是写得好的,但也有个别的写得并不符合历史实际。《毛泽东选集》的首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题解,就是其中之一例。题解写道,“毛泽东同志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先发表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出版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主办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上。一九二六年二月一日出版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主办的《中国农民》第二期转载了此文。后经过修改,又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出版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五集第一一六、一一七期上。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毛泽东发表这篇文章的前后,即一九二五年末到一九二六年春,党内是否存在着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当时的张国焘,其主要错误倾向是“左”倾机会主义,还是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