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个体--群体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 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个体心理边界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个体心理边界是企业心理边界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在组织中,影响个体心理边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自我概念、认知方式、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感.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个体心理边界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如个体的人格特质、情绪情感、文化价值取向等因素对个体心理边界的形成与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健康信念是个体所持有的一套有关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力求达成最佳生活状态的观念系统。健康信念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三种:一是实证研究取向,力图找出健康信念的若干维度,并且通过测量加以量化,以便达到科学所需要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二是诠释学研究取向,则力求解释个人心灵世界体验到的健康与疾病的意义和价值;三是社会文化研究取向,关注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健康信念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三种研究取向从不同角度研究健康信念,也显示健康信念触及复杂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5.
学习心理取向的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一支。对该取向的教育技术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揭示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同时从问题与方法两个维度对其研究范式的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本研究选取地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取向,而且个体间差异很小;(2)不同专业性质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劳保稳定维度差异显著;(3)与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少考虑今后工作的地域取向。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本研究选取地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取向,而且个体问差异很小;(2)不同专业性质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劳保稳定维度差异显著;(3)与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少考虑今后工作的地域取向.  相似文献   

8.
价值取向是考虑一系列刑事法律基本问题的逻辑起点,对于研究包括恢复性司法在内的刑事法律的若干问题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在现今的刑事司法领域中,恢复性司法日益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运动,也是世界范围内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关注领域。尽管联合国的相关文件对恢复性司法的诸多问题表明了立场,但这场世界性运动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本文从保障被害人利益、有助于犯罪人人格的复归、多元的主体对秩序的恢复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其尊重犯罪现象的独特性和尊重民间传统文化等六个方面对恢复性司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质疑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9.
社会价值取向是影响个体社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社会价值取向对行为决策的影响还涉及很多外界因素。研究设置了高低权力情境下的金钱分配任务,要求被试将一定数目的金钱分配给自己和他人,通过观察被试在其中的分配量差异,发现分配量和权力感的社会价值取向主效应、权力情境主效应显著,分配量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权力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高权力情境下,权力感在社会价值取向与分配量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个体对权力的感知,进而影响其利己行为,表现为亲自我者有更高的权力感,利己行为更多。研究还探讨了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个体社会决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入研究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涵义及其变化趋向,实现对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引导,使个体的政治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达到某种一致性,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实证到思辨:管理研究方法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研究中学派林立是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所导致。实证方法、社会建构方法、比较方法和思辨方法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引入到管理研究之中。管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虽然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但也使管理研究很难达成统一,这种状况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其中企业家个人处于将技术、集群向前推进的最好位置。然而,在现有的集群文献中,很少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研究企业家与产业集群成长的互动关系。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所有阶段,企业家的动力作用都是极其明显的,企业家是集群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评论在Barney和Zhang[1],及Whetten[2]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首先,中国管理研究者可以发展创新的及具有影响力的想法和理论,这些想法和理论并不一定局限于中国文化的背景,而可以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这一方向成功的机率取决于所提出想法和理论的价值。另一途径是尝试融合,即"文化特殊性—文化普遍性"结合的方法,以整合西方及本土的理论的元素。最后一个方向是使用协同方法实现西方及本土理论之间的动态互动,并最终发展出创新的、具有文化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本文建议华人管理研究应该同时重视这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社会派范式下的社会文化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在哲学基础、理论起源、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等方面有众多相似之处,但在语言观、学习观、认知观、关于调节抑或协同等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这给研究者带来很多困惑,因而对两种理论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厘清两者异同,为研究者在二语习得研究实践中理论视角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企业家职能及行为角度回顾了中外典型的企业家理论 ,分析了经营能力与财产所有权对企业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性 ,强调经营能力是企业家使企业获利的能力 ,财产所有权是企业家真正承担财产不确定性的保证。在此基础上 ,本文将企业家界定为具备经营能力的企业财产所有者 ,并认为企业家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构建管理学理论范式的经济学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管理学理论范式可以运用多元化研究范式。研究者不仅需要考虑组织层面的角度,而且还应从经济学角度之外的心理认知、社会、政治、法律等多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研究范式的转换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社会技能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获取创业资源是创建新企业的关键任务,但影响农民创业资源获取的关键因素以及农民创建新企业中的网络活动对资源获取的影响尚不明晰。以我国农村地区创业农民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农民创业者的社会网络规模影响资源获取效果以及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的获取,关系强度影响资源获取效率以及物质资源的获取,社会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农民创业者对创业资源的获取,农民创业者的网络活动投入时间对资源获取的影响是正的但是边际递减的。  相似文献   

18.
以身心灵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得到了来自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身心灵是当代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身心灵模式作为当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提升人才时进行综合素质评估的重大创新,已经成为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方法。论文在构建企业经营者身心灵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经营者身心灵各项评价指标的细致划分,显化企业经营者的身心灵状况。从定量角度出发,运用泛灰白化权聚类法,对企业经营者身心灵进行了综合评价。该综合评价将人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地对企业经营者身心灵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9.
旅游的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在地理学范围内乃至社会科学领域面临挑战。直到20世纪80年代,旅游研究领域仍为经济学视角所主导,自90年代初起,旅游研究受到了文化转向的深刻影响,旅游活动的研究从讨论目的地逐步发展为研究旅游者本身。旅游现象的经济学视角逐渐让位于文化视角,从宏观社会角度转入微观社会学分析。通过研究旅游者行为、话语和想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研究者长期忽视的元素,把旅游研究和其他问题区分开来,并趋于掩盖旅游发展带来或激化的社会不平等和统治关系等问题。在旅游的地理学研究回归到唯物主义方法的背景下,更充分地理解旅游业相关社会冲突,特别是为争夺旅游地空间占有权的冲突。文章以一系列旅游空间问题为出发点,以墨西哥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关注旅游发展带来的地方冲突,重点围绕土地所有权问题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理论成果为创立空间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特别关注空间的旅游开发中容易引发或者激化的社会矛盾。回归历史唯物主义似乎是一种鼓励旅游批判性评估的方法,有助于回避70年代盛行的基于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研究弊端,并聚焦于目的地社会的旅游“影响”问题,表明旅游研究对更加全面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创业研究逐渐由创业者特质论转向对创业行为与过程的研究,创业动态跟踪研究(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简称PSED)对这一领域理论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从初创企业家特征、新企业创建过程特征和新企业创建过程结果解释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近几年来依托PSED项目研究的一些重要文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PSED项目研究未来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