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平时的消息和文字材料中,经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表述:"某某领导到某某公司视察"某某领导到某某公司调研"。也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一会儿‘视察’,一会儿‘调研’,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根据工具书对"视察"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出发,对“度”与“渡”之别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王宪平 《经理人》2003,(5):90-91
想清楚自己企业的个性,适合于挖煤矿赚钱的,就不必眼馋他人挖金矿。  相似文献   

4.
付瑞生 《决策探索》2009,(23):13-13
又到年终了。年终岁首,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接踵而至,基层不得不疲于应付。据近日报载,云南省日前清理上报项目2043个,经逐项清理审核,最终上报拟保留项目58项。  相似文献   

5.
正"五一"长假期间,去了江西铅山县一趟。由县纪委有关同志指引,观看了古人建造的"白菜碑"。经人介绍,方知这座"白菜碑"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对今日党员干部如何走好人生路有重要启迪。这座"白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省句容县人竺继良出任江西铅山县令时建造的。1616年春季的一天,正遇饥荒,竺县令忙完了公务,让人取来一方长  相似文献   

6.
正"恩欲归己,怨使谁当!"这是北宋宰相王曾的一句名言。他为人方正持重,始终认为,为官从政不能"收恩避怨"。"收恩避怨",就是讨好人的事抢着做,得罪人的事躲着走。这样的人一定能落个好名声吗?未必。反之,那些一心为公事、不怕得罪人,甘于"食落众人口、罪过一人当"的人,也未必真会得罪人。  相似文献   

7.
盛若蔚  江琳 《决策探索》2013,(24):40-41
“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等奢侈浪费现象,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管理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简称《规定》),以公务接待厉行节约为主线,紧紧抓住创新管理和深化改革这两个“治本”之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突破,力求根治公务接待顽疾,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为领导准备一篇质量较高的讲话稿,是对秘书人员基本功的一项考验。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令领导满意质量较高的讲话稿呢?笔者认为,秘书人员应注意从"真""情""实""意"几个方面下功夫。"真",就是写出的领导讲话稿要内容真实,表述准确。秘书人员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务必把真实、准确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领导讲话中涉及的重要事实、各种数据等一  相似文献   

9.
星期一早晨,刚一走进办公室,校长就递给我一张单子,上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近几天办"事情"的人员名单.这个月的工资早就随没了,我望着那一长串的名单,想想这几个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劳动所得都"随礼"了,现在还得去拉"饥荒",我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反特权、反贪腐摆上治国理政的重要日程,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全国掀起了雷霆万钧的反腐风暴。据报载,到5月2日重庆市人大副主任谭栖伟被调查,已有29名省部级高官应声落马,一批厅局级贪腐分子被查处,各种违纪现象得以遏制。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1.
<正>经营的好坏就如同一个人是否有钱,而管理的好坏就如同一个人是否健康。“经营”是财,“管理”是寿。一般来说,企业经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把业务做起来,通过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来服务于哪些市场、客户,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而出等等。而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写过这样一段话:数与形本是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少直觉,形少数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这段话充分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相依相存的关系.的确,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它不再是一种数学方法,而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像晋惠帝司马哀,这叫“大愚若愚”。这两种人,一目了然,没什么好说的。值得说道琢磨的,倒是另外两种人:一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7年1月3日起,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这部专题片继《永远在路上》之后再次引起了热播和热议,并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灯下黑"。"灯下黑"原指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由于这些区域离光源很近,被引申指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  相似文献   

15.
“猴筋”局长报告毕,副局长“讲两句”,书记作“补充”,副书记“再提提”……套话反复说,换人不换“戏”,不讲即“贬值”,发言是“待遇”……会场“跳猴筋”,人人心焦急。唯有失眠症,开会能治愈……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经理人》2012,(2):6-6
李途纯的陨落,当引起企业界的警惕和反思。从“央视标王”,到“10年10000亿”愿景,再到今天的破产清算。太子奶为自己超乎自身资源能力的战略目标付出了代价。而令人扼腕之处在于,它并不是唯一一家。飞鹤、春都、三株、五谷道场、太阳神,这些“火箭式”成长的企业都在昙花一现后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新班子经过一段时期磨合以后,彼此间比较融洽,配合默契,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肯定其团结协作较好,但不久发现该班子因集体贪污被纪检部门“一锅端”了。何故?  相似文献   

18.
30年前,人们“盼温饱、求生存”;30年后,人们“盼环保、求生态”。
  30年,人间半甲子。30年后的今天,时代不同了,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与时俱进。由此,继今年3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绿色化”之后,事隔仅仅43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5月6日即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绿色化”与“新四化”并提,将“四化”拓展为“五化”。即“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与“四化同步”并行,大大地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政治地位,这是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表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已将其上升为战略部署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筱陈 《领导文萃》2006,(4):175-176
以下这几个概括,是闲时读书获得,把它汇拢在一起,加上自己所悟所思,形成一篇短文。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人的一生,用这简单的六个字概括,形成了人生的一条“经”线,富有哲理,令人遐思。今天处于昨天与明天的交接点上,我们每一天都在告别昨天,每一天又都在迎接明天。如果一个人把双脚并立,两臂张开,双脚站立的就是今天,一只手就牵着昨天,另一只手牵着明天,今天是昨天与明天的传承。昨天已成过去,昨天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喜,有乐,有苦、有悲。昨天的成功为今天奠定了基础,昨天的经验与教训成为今天的借鉴。但是,昨天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每天上班必经的一条商业街,“跳楼价”“大出血”、“全市最低价”之类横幅随处可见。此招曾吸引过不少顾客,如今却失去了昔日的魅力。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店家因某批商品总体上已经赚了钱,为加快资金周转将剩余的东西减价处理,绝大部分店家的“跳楼”、“出血”只不过是噱头。 日前,笔者路过那条街,偶见一店家摘下了“跳楼”横幅,采取“亮底”促销。生意分外红火。所谓“亮底”就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