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研究城市农民工的原因、内容及其局限性,回顾和反思了二十年来城市农民工的研究情况.一般说来,对农民工群体的学术研究,长时间以来显示了人们意识到农民工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们对他们的出于人道主义的关心.然而,研究存在局限性,缺乏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而且,研究结果没能很好地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从初创、改革、发展到深化的变迁历程中呈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工资补助以实物拨付,福利待遇实行统包制;解决工资补助拖欠问题,福利待遇趋向市场化;关注工资补助倾斜力度,福利待遇迈向法制化;工资补助“提标扩面”,福利待遇趋于规范化。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的变迁历程进行检视可发现:经济体制与财政投入影响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的政策走向,管理体制变革促进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的调整与革新,文化观念转变使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由“潜藏”走向“明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呈现出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制度断裂三种变迁样态。与此同时,“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初始成本与政策过程的“黑箱”现象使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在变迁历程中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未来在制定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时应关注政策环境因素,提升政策设计的前瞻性和民主性,在突破路径依赖中寻求政策革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文献梳理和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年(1999—2010)高校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笔者认为,该领域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理论探索阶段(1999--2004)和实证应用阶段(2005—2010)。第一阶段均为非实证研究,第二阶段以实证研究为主。总体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就文献数量而言,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就其研究类型而言,实证研究占据主体地位,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占多数。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自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霍姆斯小组提出教师专业化的理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内容、阶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对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也存在着忽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人文性、研究的理想色彩过浓、研究缺少针对性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把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政府、高校和学术界共同努力下得到急速推进,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等五个方面是改革的总体方向;政府采用立法规范、政策引导、制度建设推进改革;高师院校和综合大学对改革积极响应,从办学模式到办学体制再到课程体系均有重大调整。但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对教师教育管理规范不严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专业地位,严格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在此背景下各国学者都积极地开展有关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学者近二十年来也广泛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从学理研究、建设研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研究以及新颖视角研究等方面全面梳理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概括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研究的不足之此,为今后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师信念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教师信念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当前,我国教师信念研究处于发展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的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教师信念自身问题的复杂性,国内研究仍存在教师信念研究多集中于教学信念的研究、对于学校中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关注较少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闲暇对教师个体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闲暇的价值,在积极闲暇中提升生活质量、生命意义,谋求专业成长,成就自身的优秀。通过对闲暇、教师闲暇、教师专业发展、闲暇生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综述,提出了已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旨在为研究者深入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了近20年(2000-2020年)国内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证研究文献131篇。通过分析发文总体情况、研究内容、研究不足发现:该领域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国内实证研究数量相较于国外仍相对匮乏,共同体模型主要依托西方理论,模型的构成要素有待本土化改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反思,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斐然经济成就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令人忧虑地持续扩大,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城乡收入差距与生产力分布的差异性以及生产关系创新进程的非均衡性有关,但城市偏向的传统制度安排更值得反思和检讨。缩小乃致最终消除城乡差距,需要持续的高强度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供给,切实赋予农民平等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西北农村教师的生存境况进行了全面描述,结果表明: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社会地位不高、自我职业认同度底、职业流动困难及发展空间狭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教师压力巨大、身心疲惫,职业厌倦感明显。因此,要改善西北农村教师的生存境况,需要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并优化分配机制,优化组合教育资源,优化农村教育环境;需要营造尊重教师自我价值和现实需求的良好社会氛围;需要教师个人树立职业情感以增强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估计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存在高估的问题。其理由是城乡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异没有在估计时加以考虑;有人认为存在低估的问题,其理由是城镇居民的一部分隐性补贴没有加以计算。本文将在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异和各类隐性补贴后,对当前城乡之间以及全国收入差距加以重新估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近年来人们对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已经将个人所得税改革列入近期工作计划。本文对现行个人所得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改变税制模式、合理确定费用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完善税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费用扣除不合理,税率结构不科学,税收征管不力等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明确个税的税种归属,实行综合所得税制,调整税率结构,建立起有利于援助弱势群体的负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验通货膨胀对我国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影响的结构效应,基于中国1995-2012年17个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构建了均衡模型论证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水平居民总收入和分项收入的影响机理,采用动态GMM方法检验了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份额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最高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外,通货膨胀降低了其他各收入水平组的当期收入份额,从而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中低收入组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份额对通货膨胀没有调整应对能力;通货膨胀却极大地提升了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中等偏上收入组的经营净收入份额,降低了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经营净收入份额,从而缓解了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的差距;高收入组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通货膨胀中受益最多;通货膨胀有利于转移性收入“正向分配”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日渐突现,并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入世”以后 ,现行企业所得税对内、外资企业分别立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国民待遇的实施。为加快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以法人所得税制模式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上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有利于融资效率的提高,但是否有利于农民增收,经验研究结果不一.笔者在农村资金来源中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非正规金融的假定下,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发现:国内贷款和外资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非正规金融和国家预算资金的影响统计上是非常显著的,并且各地区的地区性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结构及税收征管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 ,应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 ,使之更好地发挥聚集财政资金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