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与永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国 《船山学刊》2003,(3):109-111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足足十年。他一生共创作作品600余篇(首),有490余篇(首)是在永州完成的,包括其名作《非国语》、《天说》、《封建论》、《永州八记》。可以说,永州十年奠定了柳宗元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永州造就了柳宗元,柳宗元推动了永州文化的繁荣。在永州文化史上,柳宗元是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他对千余年永州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承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柳宗元是永州地域文化兴起的代表人物永州地处湘、桂、粤交界,潇湘两水在此汇流,早在旧石器时代,在永州广袤的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  相似文献   

2.
骆正军 《船山学刊》2009,(3):133-135
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期间的心态主流为“无悔”,十年“炼狱”,使柳宗元的思想更加成熟、笔力更加雄健、知识更加广博、灵魂倍加净化。他虽然无奈于世事,却痛定思痛,运用手中的如椽巨笔,写下了近500篇诗文.为后人留下可资借鉴的、光泽璀灿的思想财富,因此而无愧于生民,无悔于人生。永州的十年,可以说是柳宗元“无奈的十年、无愧的十年”。更是“无悔的十年”。  相似文献   

3.
<正> 三、“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丰富而又精湛的文化修养,加之经常受到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熏陶,使得柳宗元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对自然美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永州龙兴寺东丘记》)这样,自然风景之美,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旷景、奥景。旷景之美在于“天高地阔”,“寥廓悠长”。永州龙兴寺就是旷景的好范例,“登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773—819)出生在唐代长安,就中华文化形态学来讲,他是在中原华夏文化中茁壮成长的。他33岁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后贬居永州。永州地处荆楚南越之间,正是楚文化的洞庭湖南部基地。如果说,楚文化是以主源祝融,干流华夏文化,支流蛮夷文化,“三者交汇合流”(张正明《楚文化史》)而成的话,柳宗元就是从中原华夏文化,进入到楚文化的次腹地永州,与古越族文化的遗风,朝夕与共,整整十年。屈原(约前340—前278)功国时代楚人,他是在楚文化心腹地成长壮大的。现在谈谈屈、柳两人的文学创作思维,在楚文化的孕育和薰陶下,既有共同反映,又有不同折射。  相似文献   

5.
夏卫平 《学术论坛》2005,(8):145-148
柳宗元与永州的相互依存,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奇迹的创造是需要支撑的,永州给他最有价值的,是永州意识的支撑。尽管永州意识不是物化的,却在他的人品和作品中大量存在,深刻地影响着柳宗元的人格个性、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因为它,柳宗元才真正地发现永州、融进永州。因为它,又超越了永州,走向了永恒。研究柳宗元必须要研究永州,更不可遗忘永州意识。  相似文献   

6.
《永州八记》(以下简称《八记》)是柳宗元创作中备受后人称道的作品 ,是“柳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八记》赏析分析 ,一般认为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 ,在游历了湘江西岸的山水后写下的游记散文。文章以“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的艺术之笔 ,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山水之美 ,寄托了贬居永州期间忧愁愤懑的情感。这些观点大多是从整体上对《八记》予以评价 ,而未对《八记》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因此 ,笔者在闲暇之余重读了《八记》 ,并对其作了一些新的探讨 ,观点如下 :一、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本文写于元和四年深…  相似文献   

7.
蒋华 《社会科学论坛》2009,(11):118-121
本文探讨了永州店名中永州城市文化的承传与缺失。部分永州店名对永州城市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有所承传,体现出相当的文化内涵;但更多的店名体现的是永州城市文化的缺失,表现在洋化与俗化等方面。永州店名应与永州城市文化遗产相结合,这是社会文化道德的责任,也是消费者审美享受的需要,更是提升永州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治柳州,有永贞革新的经验教训和永州十年理论深化的思想基础。四年的吏治,是他的自然观、历史观、政治思想在永贞革新之后的重要实践。柳宗元结束了废置十年的贬谪生活,出任刺史,从此“怀印曳绂,有社有人”。他给李愬的信里说:“意者殆不可自薄自匿以坠斯时,苟有补万分之一,虽死不憾。”态度非常积极。补什么?无非早年在长安从政“利安之道,将施于人”的抱负。关于柳宗元被贬后,从此“悲观失望”的说法,事实上是对他很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永州店名中永州城市文化的承传与缺失.部分永州店名对永州城市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有所承传,体现出相当的文化内涵;但更多的店名体现的是永州城市文化的缺失,表现在洋化与俗化等方面.永州店名应与永州城市文化遗产相结合,这是社会文化道德的责任,也是消费者审美享受的需要,更是提升永州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在谪贬永州以后,常“闷即出游”,“无远不至”,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他藉此将自己的骚怨情感和对生命的悲剧感悟,融合到了对南楚山水景物的审美与描写之中,在“自我”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之下,使其笔下的山水风物,流露出一种浓郁的主体自叙性色彩。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的山水诗 ,多数写在永州十年 (80 5— 815 )的流放生活中 ,诗中满含着悲情。形成这种悲情的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寻幽探胜、寄情山水于柳宗元实在是迫不得已、无可奈何的事情 ;二是游览中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三是山水染上了深怀幽愤的诗人浓浓的主观感情色彩 ;四是与永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有关。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诗文佛学渗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自幼就受到崇佛的家庭影响 ,谪居永州后始精研佛法。当初是为了从佛学中寻找精神上的抚慰和解脱 ,后来主要是为了“统合儒释” ,用以佐世。因此 ,他受贬后撰写的大量传世诗文都渗透着佛学思想 ,并侧重反映在“贬官禅悦”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华夏族与那里的少数民族间的交往不断向纵深发展。到了汉唐时期,许多有识之上都积极地促进这种民族交往,尤其是唐代的许多南满官员,他们都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贡献较为显著。从永贞元年到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先后生活在中南地区的永州和柳州两地。永州是苗、瑶等民族先民的杂居地,而柳州则是壮族先民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十四年中,柳宗元与当地少数民族朝夕相处,深受他们的尊重和敬仰。考察柳宗元在永州和柳州时期的生活,有助…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作于永州不同时期的两首渔翁诗,其创作风格和渔翁形象都大不相同.前后的不同,折射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心态变化.柳宗元诗中的渔翁,不仅包蕴了中国文学史上"渔父"形象所特具的象征性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作者本人的自喻性形象.其笔下渔翁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面貌,可视为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精神与生活的折光.因此,考察柳宗元渔翁诗,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情感状态和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5.
在柳宗元改官柳州刺史后的诗篇中,有《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这一首七律诗,结尾两句说:“非是白苹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潇水、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指他贬斥永州后居住、游览的区域。白苹洲在哪里?宋代韩醇注引述:南朝梁柳恽出任吴兴(即令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曾经写成《江南曲》,其中有“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两句。(见中华书局校勘本《柳宗元集》卷四十二)白居易集中有《白苹洲五亭记》,叙述“湖州城东南六百步,抵  相似文献   

16.
主张“文以明道”的柳宗元,他写作《捕蛇者说》,旨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全文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借事明道,溶理于事,因事说理,以蛇毒与赋毒相对举而成文,相比较而见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作者以“蛇”为导引,步步深入地展开文字。全文以蛇开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产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说的顺序步步递进,最后得出结论。虽然题为“捕蛇者说”,却不径从蒋氏叙起,而从“永州之野产异蛇”下笔。写蛇,饰之以“异”,使人醒目  相似文献   

17.
永贞革新失败,"二王八司马"被贬,柳宗元始贬邵州刺史,离开京城长安之时,他的心境并不是凄凉、忧伤,而是离开是非之地的解脱、在邵州建功立业的期许以及夹杂着告别京城的忧伤.途中,加贬"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他由此被推入失望的深渊,引屈原为同道,写下千古传诵的<吊屈原文>,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把骚情融入了永州十年的所有创作.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美感性杨铁星《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为历久弥新。读者打开这束绚丽夺目的画卷,神游多娇的永州山水,若饮陈年醇酒,清冽芬芳,从中获得赏心悦目和恰情的美感享受。柳宗元把永州山水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牢骚文”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牢骚文”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用以发抒愤懑不平之情的文章。此类文章运最多的是书信、对话、游记、辞赋、寓言等文体。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展示真实的现实情状、塑造特立不群的主观自我、为当时和后世提供有益借鉴等方面。柳宗元大量创作“牢骚文”,是由其创作指导思想、特殊的人生经历及孤高的品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徐翠先 《中州学刊》2005,(2):203-205
柳宗元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永州山水游记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主要在于它们与时代的审美文化同步.柳宗元对自然山水进行独特的审美观照,在神与物游的感兴活动中,形成独特的文学意象,又用"牢笼百态"的笔墨加以表现出来."永州八记"完美地体现了作者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度的审美能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