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社分开工作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必须同人民公社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因为政社分开必然涉及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如果在政社分开的工作中不改变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而只是将政权组织与经济组织从机构上分开,这个工作是搞不好的。我省目前的政社分开的改革试点工作就存在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尹业香 《学术论坛》2005,(10):62-65
农村人民公社自1958年成立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共存在23年.公社组织的"一体化"在满足国家要求时,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农民自主自治的要求.公社解体以后,实行"政社分开、乡村自治",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既要避免重蹈公社体制的覆辙,又要不增加农民负担;既要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来进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农村 “乡政村治” 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徐勇(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政经分开的“乡政村治”格局(即国家的基层政权建立在乡镇一级,乡镇以下实行村民自治)。在“乡政村治”格局下...  相似文献   

4.
谈政事分开     
谈政事分开段成凯按照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精神,政事分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也是党政机构改革的一条基本原则。为积极稳妥地搞好政事分开,本文从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机构改革中政事分开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政事分开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政社分开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乡镇机构改革亦不断深化。对乡镇机构改革的分析可从实践演进与理论研究两个层面进行审视。在实践中,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主要进路是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同时减少乡镇数量。学界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研究经过了研究的兴起与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与高潮以及继续深化三个阶段。取消或弱化乡镇政府是学界影响较大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对乡镇机构改革的现实走向产生太大影响。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演进并没有采取政府层级间的"纵向压缩",而是进行了乡镇数量和内部机构设置的"横向瘦身"。我国乡镇机构改革走了一条比较理性、科学可行的道路。目前,乡镇机构改革仍存在一定现实困境,特别是职能转变还没有真正实现,而这些困境也正是学界下一步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我省农村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正在稳步开展,但是,在政社分设工作中,各地对乡一级经济组织的认识不一致,有些方面分歧意见比较大。由于对乡经济组织的性质、职能、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乡政府不管经济工作,全乡的经济工作全部由乡经济组织去承担;另一种是党、政、企名义上分开了,实际上并没有分开,还是乡党委书记统管一切,乡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没有发挥。这显然是不符合政社分设这一改革精神的。为此,我们就建立乡经济组织工作中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看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1年2月2日,全国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由此拉开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当前,省级党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省级政府精简人员编制7.4万人,省级政府机构设置由平均55个减少到40个。政企分开有了突破,政事、政社分开有了进展;转变职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理顺关系成效明显,解决了一批职责交叉、重复问题;规范了省级政府的组织机构;结合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改善机关人员结构;达到了预期目标。推进市县乡机构改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全国机构改革总框架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项目制下的政社互动业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枢纽方对政社关系的影响。文章以W市社会工作联合会的策略为重点,考察枢纽型社会组织如何影响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的互动。枢纽型社会组织具备行政与专业的双重属性,其以管理方或委托方的身份入场后,既突破了现有“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和“政府—乡镇街道—社会服务机构”项目运作模式的科层桎梏,又将原先的控制机制扭转为一种新的议价机制,使得政社互动更具协调性。项目运作过程中,枢纽型社会组织选择性采用“加总”“补偿”“包装”等策略,为社会服务机构谋取更多的专业实践空间,呈现出“行政为基、专业为本”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农村组织体系创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组织体系经历过数次演变。当前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组织形式仍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创新农村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并应在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组织创新方面下工夫。农村组织体系的创新,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是“入世”的必要准备。农村组织体系创新的目的是调整农村组织机构,改变农户自我封闭状态,优化组织行为,增加农民的合法收入,保障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甘信奎 《江汉论坛》2007,(12):82-85
现有的"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十大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镇直选、村庄合并、费税改革及乡镇机构改革等实践使"县政乡社"模式从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1983年11月,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在体制建设上已经基本完成。毫无疑问,体制的设立是乡政管理优化的开端,它为改变以党代政、以党代企、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现象提供了制度上的条件。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和实例调查来看,怎样使新的体制有效地运转起来,有效地行使各自的职能,达到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与所有权、经营权的演变轨迹□许经勇一、我国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两权分离”为出发点我国城乡微观经济组织形式,是选择集中型、封闭型、政企合一型或政社合一型,或者是选择分散型、开放型、政企分开型或政社分开型,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我国经济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超大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拥有九亿人口的农村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工程。以村民委员会为载体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建立,不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原则在基层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意味着乡村社会管理机制的重大转变。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是农村居民在从事生产和生活的一定范围内,通过直接民主为主、间接民主为辅的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制度变迁的历史角度看,政社分开导发的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农村体制的第三次大变革。政社分开削弱了基层对集大权于一身的行政本位体制的依附,…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首先,十多年来全国农村经济体制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1)是80年代初,实行政社分开,以乡镇政权代替人民公社,普遍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家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是1985年后,为了克服各家各户资金、人力、物力的不足,发挥农户联合优势,引导农民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竞争,在农村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3)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体制上逐渐形成了“乡政村治”格局,即在乡镇建立基层政权,对本乡镇事务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乡以下的村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对本村事务行使自治权。村民委员会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村民的意愿和利益。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农村治理结构的现状和“乡政村治”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改革的走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卫  白瑞 《理论界》2005,(4):178-179
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事业单位的旧模式,建立现代事业单位体制,必须实行事业组织创新。本文从政事分开入手,强调建立多元化的事业单位,通过分类管理、聘用制、融资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来保障新型事业单位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社会组织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发展关系到社会治理水平,也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社会组织依法自治,通过发展公益基金、完善管理机制、促进良性运行,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4,(6):223-2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社会组织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其地位日益突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显示:农村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针对性程度高,多为针对某一类型残疾人的专业化组织,与残联机构联系密切。同时,机构规模小,缺乏自主办公场所;组织类型单一,民间创办不足;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不多,国际交流缺乏。鼓励个人或团体自主创办残疾人组织,增强各个残疾人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改变单纯依靠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理顺残联、政府、残疾人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措施可有效促进农村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雅静 《东岳论丛》2003,24(4):126-128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组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其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为适应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 ,我们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快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各地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和实践基本相同,形成了“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治理结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三级所有”的表达及具体治理机构的设置上。理论界基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不同认识,对其治理结构形成了“公司构造论”和“国企模仿论”。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偏颇,或者模糊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或者忽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发展的阶段性。应当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为基础,承认其发展的阶段性,并允许其自主决定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治理结构,此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自治阶段论”。在观照现实、参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时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结构进行妥当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