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惩罚和赏识都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随着素质教育和人本教育思潮在我国的兴盛,加之人们常常将惩罚和体罚混为一体,惩罚在教育中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以致部分学校和教师不敢惩罚学生,这种现象在高校尤为严重。为了缓解这种现象,我们首先应正确认识惩罚,了解惩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使用惩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惩罚这种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育场域中存在着惩罚与欺辱现象,前者是必要的,后者则应当杜绝。教育惩罚区别于欺辱等其他行为的几个特点在于:在行为目的上,教育惩罚具有鲜明的目的指向,体现为规训教化,旨在防止违规行为的再次出现;在价值属性上,教育惩罚意味着对违规学生施以“有意义的痛苦”,而非仅仅是“有用的痛苦”;从实施过程看,教育惩罚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惩罚行为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是合理合法的,惩罚过程同时伴随着对人的尊重和关爱;从发生机制看,教育惩罚行为应当符合学校的正当程序,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3.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进行教育惩罚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否则,教育惩罚不当,就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笔者基于实践的视角,指出目前中小学教育惩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行有效教育惩罚的实践追求:坚持教育惩罚的原则;回归教育惩罚的教育性;追求教育惩罚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纠正错误的手段、措施,惩罚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惩罚的本真是否定,惩罚之所以会具有严重负面效应是忽视内在惩罚存在的结果。纠正学生错误,如何实施惩罚应该成为首要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指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者批评处分,旨在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以合理性为标准可以将教育惩罚划分为合理教育惩罚和不合理教育惩罚,合理教育惩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目前,学校的教育惩罚存在不合理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育惩罚的实施应有法、有度、有情、有艺术。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儿童心目中的惩罚问题,是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性质的研究中,着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皮亚杰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是围绕着两个问题进行的:(1)在儿童心目中什么样的惩罚最公正?(2)在儿童看来什么样的惩罚最有效?为了查明这两个问题,皮亚杰设计了一些关于惩罚的故事,内容都是叙述儿童常犯的一种过错行为,要求被试对故事中提出的惩罚办法作出判断,或让他们自己作出最有效惩罚办法的建议。皮亚杰根据他的研究发现,年幼儿童几乎全部选择抵罪性惩罚办法,半数以上的年长儿童选择回敬性惩罚办法。  相似文献   

7.
学界通说基于过错责任、惩罚性赔偿以及《侵权责任法》出现“制裁”的字样,认为惩罚是侵权责任法的功能之一。然而,我国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重在赔偿而非惩罚,过错责任也只是分配损失的依据,并不能承载惩罚性,真正能够体现民事责任惩罚功能的民事制裁制度在《侵权责任法》中却没有规定。肯定侵权责任法惩罚功能不但混淆了公法和私法责任界限,而且违反了平等主体间无支配权原则。因此,侵权责任法不应具有惩罚功能。  相似文献   

8.
道德惩罚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制裁手段,对于规约和范导道德行为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惩罚实现的前提是被惩罚的对象应该具有意志自由,只有意志自由的道德主体才能承担道德责任;社会舆论在社会中的强大影响力使其成为道德惩罚实现的基本手段;道德自觉促使惩罚的主体行使道德权利同时促使惩罚的客体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因此道德自觉是道德惩罚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已有的社会实践中,惩罚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当前,围绕惩罚问题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惩罚的正义与否的问题上。对惩罚正义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两种理论: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本文通过对康德式惩罚主义和边沁密尔式功利主义这两种理论传统意蕴以及它们紧张关系的揭示,来展现绝对的惩罚主义和完全的功利主义都不是保证惩罚正义的合适方案。本文最后旨在指出,惩罚的正义必须形成一种建基于多元的现实之上的多元的理论,从而达到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在有限理性假设框架下,基于前景理论对食品企业制假造劣等违规风险决策行为选择的心理与过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建立食品企业风险决策模型以分析政府惩罚力度对食品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食品企业的制假制劣行为取决于心理参考点及对违规风险的主观感知等因素。在对食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中,惩罚和治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食品企业对违规造假行为的风险态度,并存在“惩罚困局”,即食品安全惩罚力度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越大越好,当惩罚力度加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惩罚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