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由周积明教授与宋德金编审主编、郭莹教授副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史论》(上下卷 ,1 2 0余万字 )被史学界推为近 2 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总结性成果 ,是“当代新史学思潮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出版后 ,学术界反响热烈 ,本刊特约几位著名学者以笔谈形式谈谈此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喜读《中国社会史论》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的开拓之作  相似文献   

2.
荀悦对史学有很丰富的看法,在《汉纪》的史论中他对史学性质、功用、撰述要求等各个方面都作了较深入的理论阐述。他的论述有一定的系统性,也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他的史学见解充实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体系,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侯外庐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同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前辈一起,为中国史学这一最古老学科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等著作,构筑了宏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侯外庐学派。本文仅就《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一书,评述这个学派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左传》与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有密切关系,它是许多优良传统的源头。《左传》开创了中国古代史学的据事直书传统、详近略远传统、文史结合传统、史论结合传统。历代优秀的史学家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揭示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一书值得注意的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考察,以事实说明了史学与社会有没有关系和史学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强调史学家应该具有关注社会的治史宗旨;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史学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揭示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一书值得注意的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考察,以事实说明了史学与社会有没有关系和史学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强调史学家应该具有关注社会的治史宗旨;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史学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侯外庐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具个性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他从翻译《资本论》入手转而进行思想史研究的独特学术路径,不仅奠定了"侯外庐学派"的理论特色,也发前人所未发,得出了一系列对中国古代社会特点极具启发性的认识。外庐先生不是书斋里的学者,而是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怀融入学术研究,他对封建社会"异端"思想、早期启蒙思想、宋明理学的研究,都表现了这一特色。外庐先生是史学家,也是教育家,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侯外庐学派"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发掘上述具有鲜明个性的学术特征,便可发现外庐先生学术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我院历史系教授侯外庐同志,不久前不幸逝世。本刊特请多年在侯外庐同志身边工作的历史学家黄宣民同志以及姜广辉同志撰写了两篇纪念文章,以期全院师生更好地继承侯老遗志,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学术事业不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虽说已有四十余年,但以对它的研究而论,真正走向正轨,还只是刚刚开始。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资料之不足、不完整、不系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葛懋春教授花费数年之力主持编辑了自有现代史学以来,第一套比较全面、比较系统、注重科学性的大型资料书——《中国现代史论选》,近期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中国文化中的史学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自此秦以来,历代著述连绵不断,数量之多,足令世人兴叹不已。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统计,当时著录和存目的史书多达2132部,38239卷,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中国古代史籍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纵的方面来说,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历史都有连续不断的记载;从横的方面来说,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宗教、天文、地理等都有记载、同时,中国古代史籍的体裁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最初有记事、记…  相似文献   

11.
自"小说界革命"以来,在现代学术立场下,学术界出现了众多的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这些小说史著,因理念局限,几近千篇一律,实际上没有完整、准确地呈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熊明先生的《中国古代小说史论》,在生活史视阈下重写中国古代小说史,以重返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发展的历史现场为书写理念,以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品格的发生与演变为重心,通过多角度、多线索的立体考察与研究,书写出一部全新的中国古代小说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参谋言谏制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朝代兴衰。承担言谏重任的秘书等下级官员,为匡正纲纪、兴邦安国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也有少部分佞臣谀惑君主,谗害忠良,演出一幕幕悲剧。参谋言谏制度源于先秦,确立于秦汉,魏晋至唐发展至高峰,宋至清逐步衰落,因此也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今天我们更应从历史上吸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房福贤  吴辰 《东方论坛》2015,(1):123-126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这个学科已经"不再年轻",而种种迹象也表明了一个事实:这个学科正在"走向成熟"。[1](P502)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学科开始学会了反思,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文学史重建的构想和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文学史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轨迹。这条轨迹背后所蕴含的,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认识的深化,在看似清晰的文学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它在我国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发展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不少人一谈逻辑——主要是形式逻辑,似乎只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才是它唯一的创始人,至于辩证逻辑,则首先津津乐道的是黑格尔。本书作者钻研中国逻辑史有年,造诣颇深。他博稽古籍名著、广采诸家各派,而又不囿于成见,推陈出新地写出了这部《中国逻辑史论》,对目前争论较多,岐议不少的古  相似文献   

15.
《周礼》作为中国的儒家经典,内容丰富,涉及古之九州、天文、国家的封邦建制。政法文税、弄伤医卜以及沟洫道路等等;而这些内容都构成了古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研究历史地理更为重要。本文即从农作物、地图、行政区划、气候以及建筑五方面探究其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孔夫子撰《春秋》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夕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史学止,中国古代史学象中国封建社会一样,经历了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学及其优良传统,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藏,而且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深刻的历史意识,是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核心。恢廓的历史视野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相结合,求实和经世的一致,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以及讲求文采、重视考据、探索理论等,是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几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史学中也有不少谬误和糟粕,但它们掩盖不了这些优良传统的光华。总结、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对当前的史学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史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它无疑是我们应当“承继”的“一份珍贵的遗产”。笔者仅据自己的肤浅之见提出如下六点,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 在中国史学悠久的历史上,出现了丰富的历史典籍,而这些典籍,大体是衔接不断,完备而又系统的。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感受到了经济建设形势的催唤吧,近些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史方面的学术著作在积极问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的秦佩珩同志所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就是其一。学术著作贵有创见。《论稿》集论文二十篇,所论涉及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明清社会经  相似文献   

20.
史学政策不仅体现于修史机构的设置和史馆制度的程序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皇帝和历史学家二者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的微妙关系中和复杂的心态中。本文尝试从“史学政策”这个新视角,新维度去解读中国古代史学史,以揭示出中国古代中学史所蕴含的极其深厚的权力内涵和极为广泛的政治意义,弄清中国古代史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