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方民族经济研究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 《民族研究》2001,(3):79-84
本文通过对西方民族经济研究的历史传统介绍及其研究内涵的总结 ,指出民族性对民族经济发展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强调对西方民族经济的研究应注重历史与发展的二重性 ,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重视民族经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十年改革,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地区仍未摆脱贫困。振兴山区民族经济的途径在哪里?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作些探讨。制约与促进——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二重性民族文化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组织、管理形式等构成了民族的制度文化;其独特的科学思想,价值、道德、审美观念、社会观、国家观、字宙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情感志趣、心理素质及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各民族经济生活的类型差异和样式差异,提出在对各民族的经济生活进行比较和认识时,须有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经济生活的指标体系,它应包括:经济生活所能控驭的能量;能量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劳动力投入与产出比;产品在各民族间的通用程度;产品的可汇聚程度;同等产品的使用效益及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率等。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民族研究》2004,(6):10-19
民族认知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类依靠认知来认识客观世界 ,依靠认知有选择地收集周围世界的信息 ,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和不同经验、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或民族群体中的人 ,其认知必定受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制约 ,从而表现出独特的认知特点。研究民族的认知特点可以从民族认知框架、认知选择性及认知方式等心理维度入手。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对民族认知结构进行跨文化的诠释 ,研究各民族在认知及其结构方面的特点 ,探讨导致这些特点差异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及历史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作为人的生命解释系统以及生产力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双重基本事实,使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二重性特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或每一次方向选择,都是“他者”与“我者”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存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现代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6.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23,14(2):32-39, 154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扩大了各民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空间和技能、偏好的匹配空间,而且还展现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自由、相互包容的精神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综合评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发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已有显著提升,但族际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慧群 《民族论坛》2009,(11):58-60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互不相同,相应文化规约下的经济生活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进行经济开发时,必须因地制宜,才能收到实效。本文拟就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又有巨大的影响。各民族由于社会生活条件不同,他们的风俗习惯也存在着独特的不同点。社会历史条件相近的有些民族,如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的经济过程中 ,不仅有制度要素的参与 ,而且其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内容都受到了它与其它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制约。民族形成的过程由此成为特定民族经济特点形成的首要因素。本文指出 ,中国早期的多元民族结构 ,为其经济的成长构筑了最初的社会框架。并结合夏商周社会经济性质的再讨论 ,以这个从氏族共同体的融合走向广大地域的社会联合中 ,通过世袭等级的分封方式 ,构筑起以血缘世系进行社会划分的地域性社会组织制度的基本框架的事实 ,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早期封建化进程与趋势的探寻 ,阐释了特定民族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合力作用下 ,形成多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和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族文化产业由于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其发展愈加得到重视。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衍生出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能够与实体经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立足于“产业产品—内部架构—外部环境”理论框架,科学分析数字经济对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族格"的概念,认为族格是自然赋予的,即天赋的每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人格"是"族格"的哲学基础,族格是人的群体的抽象人格,在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完整的"人格"的实现离不开"族格"的保障."族格"包括民族政治权利的平等和文化上的多元.文章以从自然法权推导出的族格理论揭示了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理论等的哲学渊源,阐释了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族格"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构建国家、民族之间和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论者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遗产的区别中,提出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基本特点,以及其他特点。同时,论者还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并建议据此制定相关政策、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论族群与民族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族群概念的引入和使用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族群概念的界定是多义的 ,有的强调族群的内涵 ,有的强调族群的边界 ,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但简明准确的界定可以概括为“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 ,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族群与民族的区别是 :(1)从性质上看 ,族群强调的是文化性 ,而民族强调的是政治性 ;(2 )从社会效果上看 ,族群显现的是学术性 ,而民族显现的是法律性 ;(3)从使用范围上看 ,族群概念的使用十分宽泛 ,而民族概念的使用则比较狭小。族群与民族的联系是 :族群可能是一个民族 ,也可能不是一个民族 ;而民族不仅可以称为族群 ,还可以包括若干不同的族群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与迁移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村和具有民族特色私营企业中的就业状况 ,指出少数民族迁移者因为自身民族文化在城市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不但是城市中的“就业迁移者” ,而且是城市中的“民族文化携带者”。从进入城市的角色看 ,他们不但是“就业移民” ,而且是“文化移民。”  相似文献   

15.
杨军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1):155-160
青海回族在漫长的历史形成、发展进程中,在坚守主流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融摄周围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周围少数民族历史上信仰的萨满文化。萨满文化遗俗至今仍在青海回族,尤其是农村回族聚居区较为流行。这一现象可视为青海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融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民族各种历史形态在东西方不同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同时在论文中提出文化民族概念,分析政治民族形成,对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民族群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地区的农民到底能否适应这种社会文化变迁?如果能够适应,其文化基础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理周城白族村民段元参个人生活史的描述与解读,揭示了白族农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及其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族预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好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均衡发展意义重大。语文教育是挖掘、弘扬、传承、传播民族文化重要途径,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民族预科文化多样性、民族预科语文教育对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