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随之产生的矛盾也接踵而来。地区经济增长与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是城市建设当中表现突出的矛盾之一。如何保护与挖掘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打造民族城市特色,需要从明确城市特色定位,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融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博采众议与接受监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何在经济文化的快速融合中加强保护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的特殊性,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开发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泛亚铁路东线建设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滇越铁路面临着部分路段即将改扩建以及新线建成之后如何经营管理原有铁路、如何保护开发原滇越铁路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从滇越铁路历史文化价值出发,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与分析,可以认识到:在推进泛亚铁路东线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滇越铁路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使其在云南加快对外开放、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旅游大省的实践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这一区域的旅游研究上,学者以往的研究目光主要停留在旅游开发比较成熟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与之相反的是,对于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则掉以轻心或者关注不够,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实行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要]古丝绸之路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西南民族文化,酝酿了底蕴深厚的智力资源,为西南民族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创造力。“一带一路”建设为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智力资源联结着文化之根,以教育途径传递丝路文明的薪火,需要在更加开放的格局中构建起“内外互通、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开放创新为驱动,加强跨文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文明互鉴为方向,开发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密切联系,掌握二者的联动机制与实现形式,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进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有着指导约束作用,保证了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由此完成二者的联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与现代化建设难相适应。为此,党和人民政府为加快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先后提出了开发“北大荒”,开发“大西南”、开发“大西北”及“青藏高原”等一系列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战略,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何使我国民族地区开发中所取得的成就能长远的稳定的持续下去,又要避免在今后开发中的副作用,这自然成了我国当前民族开发建设中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得总结前人的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全面地审察民族地区开发的所有既成事实,探索更有实效的开发途径。于此,我  相似文献   

8.
建立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保护民族文化、加强学术交流、传播民族文化的需要.建立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加快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族地区著名古镇文化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古朴的历史遗迹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保护好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古镇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贵州民族地区古镇旅游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开发建设应该在保持古镇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利用贵州古镇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甘肃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佛教寺庙文化、民间文学艺术、民俗文化、文物古迹等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发挥少数民族与偏远地区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资源开发型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透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深刻思考推动新发展的思想结晶,不仅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认知发展的重要新思维,而且集中体现了全面促进发展的重要新方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更加深刻、更具特色、更显活力的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五大发展新理念为积极引领发展新走向、深层破解发展新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有效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疏解整治促提升"要求,不断推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为导向测度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减量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5个测度指标,构建了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值法综合测度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总体上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各领域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其中,创新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减量发展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正在逐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稳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建议北京市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完善政策协同机制,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的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到关注社会综合指标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日益突出了发展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属性,前者表明人是一切发展的中心,后者意味着发展必须付出代价,因此诉诸公平的发展就格外重要了;而这些内容,我们均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4.
发展概念是一个学术命题 ,也是实践中的复杂工程 ,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话语。但其内涵、思路的流变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的范畴。本文对发展理论作了疏理 ,对可持续发展和转移式发展作了初步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坚持发展,历来是我们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发展理论,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理论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內涵。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正处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 ,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必要的 ,也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注重内涵提升,质量优先。创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包容不同学派,包容失误、失败,包容后辈冒尖,包容人才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出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观阶段;社会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观阶段;人类发展观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我国国情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西差距悬殊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将使西部地区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也将使东部地区的发展受到制约。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指出 ,地区间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具有客观必然性。开发落后地区 ,是世界性的趋势 ,我们必须顺应这种历史趋势 ,尽快缩小东西差距 ,使东西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为新时期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把人的发展看作一切发展的核心,使人的发展成为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