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新闻报道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报道门类,有广泛的读者群。然而,其报道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同样为人所诟病。以《南方周末》2004--2013年的头版犯罪新闻报道为例,通过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展现该媒体建构这类新闻的方式,并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提出改进意见:一是处理好报道题材的发掘、选择与确定的关系;二是善于把握报道的时机;三是善于处理情感导向与法理公正的关系;四是把握报道手法的创新与报道真实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典型报道是报纸上最常见的内容之一,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也是中国新闻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么,什么是新闻典型呢?“典型”一词是借用文学中“典型”这一概念。一般来说,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同类事物或人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个别事物或人物。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臧国仁的新闻框架理论,通过对比2014—2017年中国科技新闻报道与2015—2017年“换头术”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与生产方式,分析两种新闻框架在传播效果方面的差异,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提出增加中国科技新闻可读性的可行性方案,以期使科技新闻报道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加快科技新闻报道的生产与传播由“传统科普”阶段[1]向 “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2]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关于“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新闻框架理论,通过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以量化数据分析媒体对事件的主题框架、时间反应框架、消息来源框架、新闻来源框架、报道角度框架等方面的建构,从而探究新闻框架建构影响因素及其框架效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媒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推动了新闻报道的不断创新。报道的创新就是要立足于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以受众为中心来发现和挖掘报道题材、寻找报道角度,运用和创造新颖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把握新闻采访技巧。  1.挖掘意外,寻求隐含信息  意外,也就是出乎意料的“偶然”。它在采访中有,在传播后引起的反馈也有。后者又有意外“成功”与“挫折”。按控制论的观点,意外成功是积极反馈,它的功能是保持或扩大变异,使系统加速其某些行为。那么,抓住意外成功再施加动力,就可滚雪球一样把新闻做大。反之,意外挫折就是消极反馈,它的功能是检…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内容分析法,作者力图阐明不同融资背景下,两大主流网络媒体--人民网和凤凰网,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在倾向性.针对人民币汇率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截取其悬而未决的时段,从标题制作、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新闻内容、配发照片等五个角度,研究资本构成对网络媒体新闻话语再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也是地市台的立台之本。目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僵化,尤其是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陷入了固定的宣传模式之中。要改革地市台时政新闻,就必须树立新闻意识、平民意识、深度报道意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基础上,揉合“民生新闻”的风格,突出地域贴近性优势,使重要的时政新闻真正变成百姓关注、要看、爱看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所谓人情味是指人具有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并被广泛采用,讲究人情味,是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一大特色。即使是一些较为严肃和抽象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报道,他们也要尽可能通过描写卷入事件或受事件影响的人物,使得新闻报道“人格化”。美国新闻学家詹姆斯·阿伦森曾说:“新闻是很有人情味的商品,还是让它保留这个特色吧!”在我国,作为时代前进号角的新闻事业,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在新闻价值理论中,许多人把人情味作为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在新闻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众说不一的问题就是新闻的思想性、指导性与新闻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著名记者艾丰曾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我们在新闻的写作中,要选择好新闻角度,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那么,作为记者如何提高选择最佳新闻角度的能力呢?笔者对此作刍议。选好新闻角度就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各要素都是通过意义相关联的句型进行链接,而任何句型又是通过新闻语汇的历时性叙述链接的,由此型构了一则新闻报道的话语秩序。当某个流行的新闻语汇被叙述过程所接纳时,它必定在新的话语秩序中确定了自身的位置。而新闻流行语汇进入新闻流行报道所采用的是一种填写方式,进而型构了“填空游戏”的模式。当受众知悉上述游戏规则,并参与到游戏中来的时候,我们有理由认为一种填空游戏正在信息传播的同时进行着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在全世界范围的媒体上广为报道,我国新闻媒体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表,需要一个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当今“环境至上论”的新闻报道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在当前的环境新闻报道中还经常出现忽略重要的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问题恰恰是比较重要的。媒体记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仅需要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充分的预见意识,深思熟虑到一些“事与愿违”的问题才符合环境新闻深度报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新闻”报道研究一直是被人们忽视的领域。近年,国家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体的权利越来越重视,然而煤体在以儿童为报道对象主体的“儿童新闻”报道中却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报纸必须具有“蹲下来看孩子”的儿童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所谓“三件套”,即新闻主体、背景新闻、新闻点评。新闻主体,即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它是“三件套”编排方式的载体与核心,新闻背景、新闻点评依此展开,故称其为“新闻主体”。背景新闻,即对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一种补充、点染、解释或阐明,它有别于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背景新闻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它所反映的内容要比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要广、要深。背景新闻是“三件套”编排方式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4.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相同的事物,由于观察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也就不同,常常报道各异。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调整好报道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策划 在近几年的新闻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就报道主题、整合信息、沟通受众和发挥媒体整体优 势等方面论述了新闻报道策划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博新闻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它需要通过多种模态相互作用来进行报道,所以具有多模态语篇的特征,即语境的统一性和意义的连贯性.各种模态之间存在互补和非互补的关系,共同建构意义.各种模态在逻辑语义层面上相互衔接,使微博新闻报道成为连贯的整体.现代媒体技术使新闻报道能以多种模态呈现给读者,恰当地使用各种模态能使微博新闻报道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事件、人物有联系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衬托性叙述。新闻需要背景材料,这是由新闻自身、受众、时代等因素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对其产生巨大作用;运用新闻背景要紧扣新闻事实与主题,并与之相互揉合、穿插,以便更好地达到辅助说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H5等新技术表达载体为支撑的“新闻游戏”,作为融合新闻报道的新型新闻产品,正逐渐成为国内纪念性活动议题报道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文章探寻了新闻游戏的集体记忆建构路径,认为其在形式与内容上“新与旧”“虚与实”的融合创新形态下,通过多重符号等元素的互动组合与建构,使受众在游戏般的沉浸式体验中,形成记忆并回馈感受、参与互动。因而无论从个体、群体还是媒体角度来看,新闻游戏+纪念性议题的报道模式,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现代传媒生态下催生的必然之物。  相似文献   

19.
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立意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立意,“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主题或主旨,指的是在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而这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由此可以看出,主题与文章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制约了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如把握不助主题,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使人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20.
新闻图片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是纯文字报道所无法企及的 ,科技发展、传媒竞争、信息时代来临和摄影理论的自觉把新闻报道带进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需要加强策划 ,转变视角和提高受众的读图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