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元港币,若用于内地市内电话,只可打几分钟,而在香港,只要投进一元港币,就可以打任意长的港内电话,“煲电话粥”也由此而来。国内友人一到香港,就用投币电话联络另一位久别的友人,一聊就是40分钟,声称“好痛快”。 内地人赴香港,也曾经闹过这样的笑话:打电话找香港的朋友,朋友不在,其母亲说“等我女儿回来再找您‘煲电话粥’”,内地人赶  相似文献   

2.
余平 《社区》2010,(30):62-62
上个月我去香港旅游了一次,顺便探望在香港居住的表姐。 那天表姐开车带我去观光,到了中午,我们到达香港海底隧道的北端入口。通过香港海底隧道可以到达香港岛的铜锣湾。在九龙入口处,我看见等着过海的车密密麻麻,表姐介绍说:“香港海底隧道是船王包玉刚投资港币3亿2千万元兴建的香港第一条过海行车隧道,1972年8月通车,  相似文献   

3.
大四那年,我去一家报社实习。第一天报到时,部门主任安排一位同事带我熟悉环境,这是一位穿着一身宽松西装外套的年轻女孩儿,我微笑地打招呼:“老师好!”她笑了笑,然后耐心地带我熟悉工作环境、内容,我一口一个“谢谢老师”,还自以为特别礼貌、尊重前辈。结果,下班后她悄悄对我说:“你不用一直叫我老师啦!这样我很尴尬,我和你一样都是实习记者,也是大四。”  相似文献   

4.
如此扯平     
这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心急火燎地带着女儿往学校赶,骑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被一个警察拦住。他把手往脸前一举算是对我敬了礼,说:“骑车带人罚款50元。”说完就要开罚款单。我很不平:“我一直就这样带孩子的,从来没有被罚过款,今天怎么回事?”警察说:“那  相似文献   

5.
何震 《21世纪》2009,(2):20-21
案例1:主动提供帮助竞遭白眼 有一次,笔者何震陪同北美一家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到山东进行投资考察。旅途中出于中国式的礼貌,我想帮他拿行李(一个不算太大的包),不料他却质问(Questioned me)我说:“怎么?你难道认为我老了吗?”(Well,do you think that I am old?)语气中显示出了不快和诧异,我也十分诧异地看着他的表情,他显然不是在开玩笑!我连忙说:“这是我们华人对于别人的礼貌和尊重的表示。”他应了一声,显然还是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6.
香港唯一写农村题材的作家 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时,他出现在我面前,中等偏高的个子,闽粤人的脸型,黑黝黝的皮肤,说着港腔普通话。他握着我的手,感觉告诉我都是老茧。寒喧后,他走开了。 “这位先生是香港作家吗?”我问香港作家李远荣。 “是的。他是一位出色的香港作家,而且他是香港唯一写农村题材的作家。” “香港有农村?” “大屿山是距离香港本岛不远的海岛。它就是香港‘万国都会’的郊区。岛上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居民大都是从广东东莞、潮州等地来的移民,生活习惯、道德观念都与大陆相同。吴应厦就以大屿山为背景,写了一本18万字的小说。” 说着,李远荣递给我一本印刷、装帧都非常精美的书,“这就是吴应厦的小说《女人啊,女人》。”  相似文献   

7.
1996年,内地人到香港,揣着一叠人民币就可以去了,可以不带港币和美元。 不过,到了香港这块土地上,商品的交易均以港币为单位,虽然人民币可用,但必须折算成港币,任何一件物品的标价均为港币××元,即使不直接标明港币,而标注××元,那也是指港元。 从深圳罗湖或皇岗入关,踏上香港地界之后,提醒你已经进入香港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港币。入关处的水果摊上插着小木牌,上面写着:10元港币3斤  相似文献   

8.
谁说我醉了     
《可乐》2007,(1)
一辆在马路上“画波浪线”的小轿车被警察截住。警察拿着酒精检验器走到车窗前,对司机礼貌地说:“先生,请您对准这个漏斗吹一口气。”“对不起,长官,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患有严重的哮喘,这样  相似文献   

9.
那年我刚上班,毛头小伙子一个,正是风风火火骑着自行车在街上乱窜的年龄。一天,我带着女朋友正在飞奔,突然被一个交警拦下。那交警也很年轻,一脸的血气方刚,他告诉我说骑自行车带人,按规定罚款5元。当着女朋友的面,我觉得很没有面子,就直冲冲地对他说:“不就是骑自行车带个人吗?什么大不了的事?不罚行不?”  相似文献   

10.
漂亮的女狼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上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们两个人……”小伙子见信,忍俊不禁,很有礼貌地写了回信,说:“狼姑娘.谢谢你的美意。非常遗憾,我不敢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我可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11.
爱的接力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相似文献   

12.
李端俊 《华人时刊》2012,(11):44-45
主动提供帮助竟遭白眼有一次,我陪同北美一家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到南京进行投资考察。旅途中出于中国式的礼貌,我想帮他拿行李(一个不算太大的包),不料他却质问我说:"怎么?你难道认为我老了吗?"语气中显示出了不快和诧异。我也十分诧异地看着他的表情,他显然不是在开玩笑!我连忙说:"这是我们华人对于别人的礼貌和尊重的表示。"他应了一声,显然还是感到困惑,估计  相似文献   

13.
娱乐世界     
王某平日放荡不羁,不懂礼貌。一天,他到朋友家赴宴,吃起菜来旁若无人,狼吞虎咽般地把美味佳肴抢吃个净光。同桌客人问他:“你属什么?”他张口结舌地答道:“我是属狗的。”客人说:“幸亏你属狗,如果属虎,恐怕连我们也吃了!”  相似文献   

14.
想拿港币,先过“三关” 我是幸运的,199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准备回家乡烟台找工作,却赶上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输港优才计划”,要从内地招2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赴港工作。由于我所学专业是商业管理,加之形象、气质都不错,香港“广之莲”公司一位主管在初试中对我表示很满意。但能否到那座国际都市闯荡,还要过一  相似文献   

15.
我已是80多岁的老人,本以为和社会已经脱节了,却偶然地认识了一位在商海上呼风唤雨的“款爷”,和他成为忘年之交。1997年香港回归,儿子兴奋地说,想请我到香港旅游。我琢磨了一阵子对儿子说:“1982年我去英国时经过香港,并不太喜欢。如你有孝心,  相似文献   

16.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的我     
小时的我幼稚无知,喜欢模仿他人。别人弯弯腰,我也弯弯腰;别人吐口痰,我也吐唾沫。害得妈妈总点点我的鼻子笑道:“傻瓜!”可我还是改不了这个习惯。有一次,我随妈妈买完东西,走出商场,见门口有一位礼仪小姐很有礼貌地向我们点点头,说:“欢迎下次再来。”嗨,这词儿不错!耳尖的我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05,(5):61-61
神情疗法的副作用 有一位医生对他的同事说:“劝病人用精神治疗法治病,有时也会起副作用。” 同事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次我接待了一个神经衰弱者。”医生说,“我劝他到气温高的地方去休养一段时间,他说经济能力不允许。我便让他在房顶上画一个太阳,然后整天想像着自己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干活。” “后来怎么样了?”同事急迫地问。 “他中暑了!” 仍然有效 一位病人向医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病情。医生仔细听完后,作出了诊断并给她开了药方。  病人接过药方,急忙对医生说:“您给我开的药,昨天报上已经公布停止使用了。”  医…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7,(8)
被压缩的财富史我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听到一位中国年轻的企业家说,当他发现自己赚到的钱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时候,感到很茫然,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小熊对人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熊爸爸带他到猴叔叔家去玩。小熊行了个礼说:“猴叔叔,您好!”“啊,好孩子!”猴叔叔很高兴,拿出一串香蕉和三个大橘(jú)子说,“吃吧,吃吧!”“橘子真甜呀!”小熊刚吃了一瓣(bàn)儿就想起了妈妈。他悄悄地把剩下的橘子都装进了衣兜(dōu)里。他们要回家了,出门的时候,熊爸爸发现小熊的衣兜鼓(gǔ)鼓的,就说“:你这兜里装着什么呀?我看看。”当熊爸爸把小熊兜里的橘子掏出来的时候,小熊的脸红了,他忙解释(jiěshì)说:“我不是要自己吃,我是要拿回去给妈妈吃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猴叔叔夸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