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滨下武志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是日本著名的中国经济史专家.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史学会的邀请,滨下教授于1992年6月28日在广州作了一次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报告.报告所讨论到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课题,而且对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举行了明清经济史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明清经济史研究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室主任洪焕椿教授首先发言。他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经济区和经济开放地带的确定,明清经济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就更为明显。在四化建设中划定的江南经济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现代农业、工业、商业和乡镇企业经济能在全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推动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和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广东经济史研究会,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大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1987年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市举行.出席讨论会的中外学者共200人,其中内地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136人,香港、澳门地区学者17人;来自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的学者47人,与会外国学者人数之多,为国内史学会议所少见.  相似文献   

4.
<正> 1991年7月10日至13日,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翠享村举行.这次大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山市文联主办,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协办,会议得到了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市人大的大力支持.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山市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著名作家秦牧、杜埃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海外代表分别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与国家,近40人,为历届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国内代表有100多人,除北京和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外,中南、西北、东北地区均有代表参加,说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正> 自傅衣凌、西嶋定生、藤井宏等诸位教授率先研究以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史之研究已经阐明了十六世纪商品经济开展之情形.当时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单纯商品生产,已在小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中见到.从江南与外省之间,农产品、手工业产品交换之盛行,市镇林立繁荣,可以确认明末江南三角洲全区都已经商业化了.本文拟以此为前提,试图探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江南地主商业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叶显恩     
叶显恩,海南省临高县人。生于1937年7月。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6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建明清经济史研究室,任室主任、研究员。并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中国经济史研究会会长等,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正>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暨港澳史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3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白云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各地和海外学人进行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和港澳问题研究的动态与最新成果,讨论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做出展望和进行协调.参加会议的共有来自北京、福建、广西、海南、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美国、英国等国家的30多位学者.3月30日举行大会,来自各地的学者分别报告了各自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评论了区域社会经济史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农村和港澳研究的现状,就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策划与组织、成果发表和资料利用等许多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31日会议分为区域社会经济史和港澳史研究两个小组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并更深入地讨论了有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本着注重实效、不拘形式和学术平等、畅所欲言的精神,开得生动活泼、认真而热烈.  相似文献   

8.
一 由历史上形成的江南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明清以来它代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带有导向性的意义。现在它正是上海经济区的范围(也有称长江三角洲经济规划区),它的建设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对这个区域经济史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明清以来江南市镇史的研究业  相似文献   

9.
<正> 1989年9月4日至7日,“广东社会经济史暨电白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东电白县水东镇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大、华南农大、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等10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茂名市史学工作者、地方志工作者共100余人,他们与电白县的领导同志一起,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为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腾飞共献良策.  相似文献   

10.
评刘石吉先生的明清江南市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久前,刘石吉先生从北美西雅图寄给我三篇有关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运用了大量的方志资料,是作者辛勤耕耘的成果。作者在来信中,希望就明清江南经济史诸问题互相切磋,交换意见。现就我读后的一些粗浅看法,提出下列几点,略加评述。一、是耕织结合还是耕织分离明清时期,江南农村既有粮食作物,也有经济作物。农民家家户户都从事纺织。刘先生认为,“江南这种木棉生产的充分商品化,以及耕织两业的逐渐分离的情形,从明代后期起已经十分明显。”并且指出:“这种耕织的分离,在当时江南的木棉产区,是一  相似文献   

11.
元青花是元代流行的陶瓷消费品和工艺美术品,其在国内的出土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主要集中于北京、内蒙古地区以及长江下游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地处江南丘陵的景德镇是元青花的生产基地,与外界商业交通网络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瓷器的生产。通过国内考古的元青花观察,元代正是通过便捷的大运河、驿站等交通系统,把青花瓷销往国内市场,因此从青花瓷可以管窥元代发达的商业交通。  相似文献   

12.
明隆庆帝继位后,在福建漳州设立海澄县,并于隆庆元年(1567年)在该地部分开放东南海禁.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海宇宴如",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海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白银大量内流,国内银本位制渐得确立,商品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并开始日益侵蚀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明后期出现了以反矿监、税使为标志的"市民运动",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为工商业者鼓与呼的新思潮,由此可见,明代后期隆庆开放应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在论及江南社会经济时说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此语既说明了江南从远古起就是一方风调雨顺的富庶土地 ,亦揭露出至司马迁作《史记》时 ,江南经济开发程度之低 ,生产和生活水平相对于中原发达地区不可同日而语。然何以如此 ,《史记》并无细言。中经西汉后期至东汉一代 ,由于江南人民的辛勤劳作、积极开发以及中央行政管辖的加强 ,江南经济状况大有改观 ,经济地位相应提高。但是 ,秦汉时期江南经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取得了什么成果 ,江南经济有何区域特色 ,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4.
金应熙教授是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是海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1992年6月 25~26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广东历史学会在广州联合举办了“金应熙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浩,副部长邹启宇,粤、港、澳等地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金应熙教授的亲属、生前好友共一百多人出席了研讨会.一代史家,风范长存.在金应历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张难生研究员、姜伯勤教授、金科雁博士的文章,以表示对金教授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5.
<正>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史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潮流,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这一学术潮流的出现,其实有着十分深刻的科学、哲学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是与近几十年来科学方法论从决定论向选择论转变、学科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密切相关.而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虽然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启其端,但作为一个汇合多学科的、重要的学术潮流,并受到学术界的空前重视则是近几年的事.它的兴起与发展,正是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由于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铸成了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一统社会,各个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高与低、快与慢、发达与不发达等等不同的水平上,而每个地区又无不按照自已的特点在中国历史的总进程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鉴于历史所形成的这一格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作  相似文献   

16.
吴承明 《中国学术》2000,(4):282-287
斯波义信教授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汉学家,也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宋史专家之一。1968年他的《宋代商业史》问世,一举成名,遂即被译为英文版和中文版。此后20年,斯波先生又在一系列研究中国经济史著述的基础上,于1988年出版这部巨著《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本书视野广阔,广征博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佛山高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高峰会暨西江产业带发展论坛",于2004年11月19日在广东佛山高明举行。来自北京、广东等地的专家学者,与泛珠江经济区和其它地区的100多位企业家共聚一堂,共商中国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子彪、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的文章《“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在本刊 2 0 0 0年第 1期上刊出后 ,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作者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此集中作答 ,并对如何改进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涉及对一些重要理论概念的理解 ,这些概念包括近代以前中国的“经济革命”、宋代江南的农业变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经济史上的技术进步及其与经济变化的关系等 ;第二类则主要是经济史研究中各种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 ,这些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其他学科的方法 ,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 ,史学家只有敞开胸怀 ,努力向其他学科学习 ,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才能使历史学在今天所面临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刘经华教授刘经华,男,1949年3月生,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福建省经济学会理事,经济思想史专业、中国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以及经济史、国际商法等本科生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思想史、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侧重于中国近代盐务和民国财政专题研究)等。近年来主要承担《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唐宋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环境关系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及《多卷本中国财政通史》横向课题。主要著作有:《中国  相似文献   

20.
<正> 综观有明一代的私人海外贸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洪武至弘治时为前期。由于明王朝厉行海禁,私人海外贸易只能在暗中艰难进行;正德、嘉靖两朝为中期,私人海外贸易得到较快发展,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商集团;隆庆至明末为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终于冲破海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一明初,朱元璋鉴于“海疆不靖”,担心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和防备“倭寇”的骚扰,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