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丛林 《江淮论坛》2001,(3):111-115
在中国古代 ,广大妇女在婚姻中一直处于任人宰割屈从受辱的地位 ,成为婚姻悲剧的主角。而封建礼教乃是制造婚姻悲剧的根源 ,是扼杀自由婚姻的一把软刀子。先秦时期是礼教和儒学产生与形成的时期 ,礼教已开始了对男女婚姻的干预。儒家的妇女观、婚姻观成为礼教干预和钳制妇女婚姻最直接的思想武器。而在男女婚姻问题上则表现为儒学礼教对婚姻干预的逐渐强化。为了从思想上让妇女自觉成为婚姻的奴隶和男人的附庸 ,秦汉时期统治阶级开始大力提倡妇女要有贞操观念。但封建礼教真正以“贞节”杀人、对女性在婚姻上的极端束缚是在理学产生的宋代以后。而批判宋明理学 ,主张婚姻自由则成为宋代以后叙事文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从婚恋作品看中国妇女解放的艰难历程李光荣在人类发展史上,妇女的悲剧命运随男权制的确立而出现,同时,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也随之开始了。历史便出现了这样颇具悖论性的循环:妇女的斗争愈激烈,男权统治就愈加强;而妇女所受的压迫愈深重,反抗也就愈猛...  相似文献   

3.
唐代贵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唐代贵族妇女的地位相对提高。她们敢想敢 做,旷达不羁,向儒家礼教进行了大胆地冲击,昂扬地追求个性解放,婚姻家庭观念变得清新、率真而自然,其放达 程度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西主流人性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年 《船山学刊》2001,(1):123-126
一、古代中西主流人性思想的比较 本文根据人性思想涉及到人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划分比较。人的关系,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人性与经济、政治,人性的变化等方面。这里所比较的主流思想,指那些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跨度时间比较长或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时间范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认定中国古代主流人性思想为古代儒家人性观。在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学是一门显学,到汉武帝的时候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其“人之初…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屡遭诟病,儒家的"礼教"也备受批评。长期以来,人们未能从历史的观点看礼教,造成了对礼教的误解和反感,影响至今。对于礼教,须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回到源头加以考察,剖析其深刻内涵,衡定其历史地位,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讲清楚其内涵与地位、意义和价值以及后来的异化。应当在深刻反思其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上,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仁为本,仁礼并建,构建具有自由、平等精神,充满人文关怀的新时代的新礼教。  相似文献   

6.
男女之同情感的产生是人的本能.在儒家礼教闭锁世界中生活的妇女,个人的情感被礼教所禁锢、压抑.礼教时妇女性情的过分压抑,以及现实婚姻制度中"老夫少妻"现象的普遍存在,致使妇女的情感无法得到室泄,性欲更是难以满足,随之也就导致了晚明盛行一时的"偷情"乃至"通奸"之风.本文对明代妇女形形色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多姿多彩的性情生活进行了系统考察,进而指出,明代妇女的性情生活开始流于畸形,而"人妖"的出现乃至妇女同性恋的流行,大抵就是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周斌 《齐鲁学刊》2012,(4):78-82
分析中国古代立法的指导思想,应置之于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儒家治国方略的历史维度中进行。德礼教化作为一种伦理功能,其实效性必须依赖于法律保障,否则只能是虚有其表的抽象观念。唐律以刑罚为后盾不遗余力地推行伦理教化、加强礼教的合法性与强制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伦理教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8.
信佛妇女在接受信仰的同时势必受到信仰的约束,这种约束也一定会对她们的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而这种约束与随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受戒遵戒上面。唐代在家信佛妇女受的主要是菩萨戒。唐代一些受了具足戒而出家的比丘尼与家庭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因为这种关系不仅意味着它也是一种家庭生活,而且还说明了出家妇女对家庭生活的依然参与。这些不仅和社会的环境、宗教本身等因素有关,而且也曲折地反映了妇女提高自身在家庭中形象地位的一种努力,即信佛妇女藉此在礼教的氛围中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人格。同时,还显示了中国佛教戒律的情理化。  相似文献   

9.
试论礼教中女性的地位问题刘弋涛,赵树贵素称“礼义之邦”的中国,自先秦以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礼义体系。这一体系是由儒家奠基的、以牺牲女性为起点的,服务于君主专制的封建思想的主心骨。在它里面,饱含着妇女们悲惨的辛酸血泪。翻开这本血泪史,你就会懂得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先驱秋瑾,提出了系统的妇女人权思想.她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以及封建压迫,提倡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主张男女地位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女子有受教育权和参加革命的权利.她还指出了妇女获得自身权利的途径:要勇于与封建纲常礼教抗争;放弃依赖思想,掌握一技之长以求经济独立;要积极参加革命,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一样,低男人一等,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作为历史研究来说,仅仅作这样抽象的认识,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欲真实、准确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社会境况,必须从婚姻、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具体考察其实际的生活情形。而客观、真实地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对于魏晋南北朝史及整个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研究,又有着重要意义。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在男权社会中,婚姻是妇女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家庭则是其活动的最重要空间。因此,要了…  相似文献   

12.
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汉以前妇女观的相对平等性 ,西汉的妇女观开始走向苛严。在此过程中 ,董仲舒、刘向、班固和班昭分别源于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立场而形成的有关妇女的理论与观念 ,是促成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建立与强化的关键所在。此后 ,正统儒家妇女观对中国古代女性观念始终起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礼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用于维护社会、家族人伦关系,是儒家礼教的重要内容.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在人伦关系的很多方面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故本文所指的"非礼"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不合礼节"、"不礼貌",而是与儒家礼教背道而驰之意.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男权文化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物竞天择的结果,形成最原始的男权中心文化。而人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明史,又强化了这种男权意识。因此造成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群体的两极分化:对男权文化认同且有意就范的女性和对男权文化潜意识抵触或有意识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老幼有叙、朋友有信"五伦观念,再到汉儒董仲舒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创造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儒家用"礼"来规范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日益得到强化.而儒家的妇女观正是建立在儒家尊卑秩序的大系统基础上的.儒家上下尊卑等级秩序,常常从男女有别开始,最终是通过降低妇女的地位乃至压迫妇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服饰风貌周兆望,侯永惠魏晋南北朝是十分动荡而又急剧变革的时代,广大妇女群体显得异常活跃。他们向儒家礼教进行大胆的冲击,勇敢地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努力谋求个性的解放。一些史学同行已从社交、婚恋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若干有益的研究,本文则试图...  相似文献   

17.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认为,大清朝社会是由男权主义来统治的,而男权主义统治下的清朝社会必将走向衰败与灭亡.对此,曹雪芹以其特定的艺术手法描述了男权主义统治下社会悲惨结局的种种现象,目的是使人们认清男权主义给整个国家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揭示<红楼梦>的独特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卓 《人文杂志》2022,(9):64-73
乡约可谓实现儒家政教合一理想的古代乡村建设运动。乡约制度变动不居,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伦理教化。作为后世乡约蓝本的“吕—朱乡约”,贯穿着儒学的仁爱精神和伦理原则,始终强调社会和家族责任,注重以礼教提升个人道德,可以视其为一种儒家社群主义的理想与实践。“吕—朱乡约”以儒学价值建构道德规范,以教化的努力将儒家的伦理价值推广贯彻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促进儒学的教泽流行。其儒家社群主义理想以道德宣讲、互助相恤、伦理操练、公德培育等方式加以实践,突破了以往儒家伦理的家族局限,开辟了社群伦理的公共空间,发展出儒家伦理的公德形态,有重要的史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批判日本封建社会末期即德川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伦理思想为其理论前提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将军家康祖孙三代都大力扶持林罗山(1583—1657)的朱子学派。他们把一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规范合而为一,如用天地上下的关系证明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主张以“五伦道德为贯通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从而把当时的封建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加以绝对化。”儒家伦理思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双重维度和唐代以前礼法结合的法律文化在唐代婚姻制度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以礼入法,法律直接移用礼教规范;法律制度的建立与罪名的设立直接源于礼的规定;法律对维护家庭伦理关系的高度重视。唐代法律文化对当代婚姻家庭关系有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