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无效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因为不能实现签约当事人所预期的目的,难免给当事人造成某些损失。如何处理损失赔偿事宜,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不同的办案人员有着不同的损失界定标准与处理方法。许多法官将损失限定在直接的财物(权利)灭失范围,如投入资金的流失减损、所交付的合同标的物的灭失。最高人民法院有些大法官,在其所主编的《合同法》解释书籍中也支持这种观点[。1]如果当事人列举不出实物损失,法院往往会认定原告(含反诉原告)没有实际损失而判决其败诉。笔者认为,无效合同中的损失范围应当界定在信赖利益损失的框架内,除实物财产的减损之外,还包括交易机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行政信赖利益损失补偿是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补偿领域的体现,是贯彻行政裁量不受拘束原则和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间的有效均衡的手段。在我国既未将信赖保护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仅《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可法》第8条提及),又无统一行政补偿法的情况下,确立行政信赖利益损失补偿制度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3.
周龙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信赖利益是合同法上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不仅能衡量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判定契约具有约束力的因素,是请求损害赔偿的基础。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分别构建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与允诺不得反悔原则对信赖利益实施保护,从而使人们的合理期望得到合同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就如何维护投保人的信赖利益这一问题,理论上存在三种方案,即扩大合同成立的可能性、认定存在先合同义务以及扩大保险人的侵权责任范围.通过合同法或侵权法的一般原则来保护投保人的信赖利益均有可能侵蚀合同自由原则.相对而言,先合同义务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平衡裁判术,在类型化的限制之下,既可维护合同自由,又可实现个案正义. 相似文献
5.
保险合同因具特殊性而在无效的原因及其法律后果方面迥异于一般合同。本文在分析保险合同无效原因的基础上,从返还财产责任、赔偿责任、追缴财产等方面研究了保险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并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1条规定进行了述评,提出相应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赖是形成公平交易秩序的基础。合同法通过建立对合同利益(包括返还利益、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规则,成功地维护了财产交易的互惠理性,使其具备了通过当事人自由合意形成交易信赖秩序的基本功能,从而形成了建立在自由理性基础上的公平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7.
8.
信赖以及基于信赖而形成的安全的交易秩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文章就合理信赖之界定、信赖保护的途径等进行了阐述,并从保护信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民法相关制度的创设与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论缔约过失责任及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当代民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确立对维护缔约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制度在我国民法中却并不完善,它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我国民法学界存在许多争议。对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对目前理论界的争议问题进行论证,介绍了缔约过失的基本理论以及该制度在两大法系和各国的确立和发展概况,展示了缔约过失制度的丰富内涵和特质,其中更着重论述了缔约过失在我国的立法状况和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审判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笔者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理论作了一定的总结和评价,对我国缔约过失制度的完善和改革之路作了一些浅薄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11.
高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7):21-2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不讲信用的行为不因此受到惩罚 ,反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是造成社会普遍信用不足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严格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使失信者付出高额成本 ,才能形成社会良好的信用氛围 相似文献
12.
论组织化社会中的信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上,工业社会已经可以称为"组织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与社会的组织化相伴生的是一种契约型信任.契约型信任从属于以分工一协作形式出现的集体行动的要求,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制度化的信任,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从契约型信任在工业社会的表现来看,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能够使整个社会的行为成本降低.特别是在组织活动中,是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信任的秩序功能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信托法是一个古老法律制度,因其在克服委托人和受益人能力之不足、确保财产权益之有效增值与承继、活跃社会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在英美法系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大陆法系也得到肯定。信托法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总体上师承大陆法系,法律制度及传统与信托法亦存冲突,目前的信托立法也颇多缺陷。本文在回顾历史、总结成果、梳理现状基础上,对我国信托法的完善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产保险利益原则是我国保险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经济发展需求正在多样化,我国保险法起步较晚,现行保险法虽然在一些条款上有改进,但是仍然有必要在明确财产保险利益的构成要素与效力的前提下,准确界定“保险利益”及其转移问题,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论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从分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出发,提出必须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同时对何谓公共利益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分析了政府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影响。最后认为要有效地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必须建立有效政府,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间的关系,强化组织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论利益结构与公平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化,最突出的表现为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结构变化过程中,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利益结构大体均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时期建立的中外条约关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南京政府建立后,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继续发展,逐步取得实质性成果,迄至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废约目标最终得以基本实现。抗战时期,中外条约关系由不平等到基本平等的根本性变化,是中华民族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伟大斗争的重大成果,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学术界有关战时外交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对该时期条约关系尚无专题论述。对此作一全面探讨,不仅可深入了解该时期条约关系变化的全貌,且对于深化抗战史研究,以及认识近代中外关系演变的规律,亦不无裨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