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国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
“■”、“■”二字,在我国汉语字词书中,始见于清初吴任臣《字汇补》。其书释“■”为:“与馨同。见《齐民要术》,又见杨慎《山海经补注》。”释“■”为:“读与馨同。《金匮要略》:‘(殸 禾)’饪之邪。’”稍后于《字汇补》问世的《康熙字典》对此二字的诠释与《字汇补》完全相同。《康熙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向深远,以致我国现代编纂行世的大型汉语字词书,凡收有此二字者,如《中华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台湾省编)均沿袭了这一误断,乃至现代日本诸桥辙次所著《大汉和辞典》也受其影 相似文献
2.
欧阳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
《说文·殳部》:“(?),从上击下也.一曰素也.”新旧字书、韵书均只照录《说文》而没有任何关于本义的注疏以及例证的补充.以此,人们颇疑《说文》或系收录了一个早已失去生命力的“死”字.其实不然,这个“(?)”字至今仍然“活”着,只是知道它的人已不太多罢了.“(?)”的字形出现得很早,甲文中就有了“(?)”(前五·四一·八)“(?)”(菁三·一)等字形.这些字形,绝大多数为商代卜人的名字(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三),另外也有作邑名的(见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 相似文献
3.
孙永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说文·■部》:“见雨而比息,从■、从雨,读若欷”.段玉裁注:“比,密也.密息者谓鼻息数速也.道途遇雨急行,则息必频喘矣.此字读若欷,正与齉为卧息、(?)为卧息、呬为息、(口尸)为呻,皆读虚器切同.各本‘比’作‘止’,《篇韵》同,或又作‘上’,似不若宋刊、叶抄二本作‘比’为长”.《中华大字典》、《中文大辞典》和日本出版的《大汉和辞典》皆引《说文》“见雨而比息”及段玉裁注.其实,“比”当是“止”字之讹,段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范毓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甲骨文中有“■”字,是自组卜辞中屡见的一个奇字。对于此字,过去诸家皆无释,直至最近,仍有人把它当作自组卜辞中出现的一个无法隶定的人物名称看。其实,这个字并非什么难以解读的奇字,它就是卜辞中屡屡出现的“王”字,只不过它是自组卜辞中一种特殊的异体写法而已。 相似文献
5.
徐山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2):53-54
“刃止刃止”字的篆书形体“从四止”,为会意字,其中朝向为上的两足状和朝向为下的两足状,当为同一人之足。其形体义指的是某人在泥泞的路上向前移动却又向后的滞氵刃止刃止难行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张和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中”字金文或作“■”。一般认为,“■”字写法有误,当作“■”,取旗帜之象,因为上古有立旗(即“立中”)聚众之传统。学界的这一普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对“中”字得以构形的经验原型的具体考察,便不难发现,“中”字在上古除了取象于旗帜之外,还取象于“旋转”,而这恰与金文中“中”作“■”形是相吻合的。“中”字之所以在取象于旗帜之外,复取象于“旋转”,这与它内含“世界本原”之意蕴有关。 相似文献
7.
吴祺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65-68
甲骨文“来”和“翌”是卜辞中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两个词,二者为近义词,有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二者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即在表示将来时间远近上的不同。通过详细地搜索相关卜辞材料,用数据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得出“来”是远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第二旬的期间内;“翌”则是近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的一旬期间内。 相似文献
8.
胡大雷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36-39
“颠覆阅读”的“难以为继”,在文学史上的印证就是“江郎才尽”。对“江郎才尽”,文学史上有多种解释,此处认为,江淹是以“颠覆阅读”的手段来使自己的诗歌达到一种独特性,故意用一种怪诞或隐晦的文风,用一种奇哨怪仄的意境或修辞手段,来实现自己诗歌的新鲜感甚或冲击力,以震撼人们视觉、听觉,但这种文风难以为继,文学史告诉我们,“颠覆阅读”也是需要创新的。 相似文献
9.
10.
李瑾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2):55-56
一些大型的辞书和几部现行高校《古代汉语)教材中,都将“比数”一词解释为“并列计算”、“相提并论”,将“比”与“数”分作二义,事实上,“比数”为一同义复合词,本是“亲近”、“接近”之义,引中为“重视”。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关雎》一诗是中外驰名的名诗魁首。对诗中“关关雎鸠”中的“关关”之注释,历来都遵循郑玄的注解。文章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考证,发现《诗经》中用象声词模拟鸟鸣叫的句式都和“鸣”字相连;雎鸠无论是那一种鸟,都不可能发出“关关”的叫声;“关关雎鸠”和“淑女采荇”一样,采用的都是比兴的手法。因而认为“关关”是动词重叠连用,说的是先人利用“鸟媒”的一种捕猎方式。这种利用鸟媒的形式表达爱情在民歌中仍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2.
13.
容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
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九七三年六月第二版第一○○页云: 殷周种族统治者,为了从巩固统治者氏族中以巩固氏族贵族的统治,就已倡导“仁”。卜辞中有“仁”字,作“仁”——就是要诱致被奴役者都能“怀于有仁”的统治者,这样,氏族贵族的统治权自然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4.
王述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
两千年来,历代经学家对“学而优则仕”都极力加以美化;“五四”以来,人们又把这句话当作“读书做官论”而痛加挞伐。笔者认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均不能自圆其说。 一、“优”字泽作“好”不符合逻辑。 “学而优则仕”最初见于《论语·子张》。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北京大学《论语批注》把“仕”解释为做官,把“优”解释为好。译文是:“子夏说:‘做官做得好(的人)就应该学习,学习好(的人)就可以做官。’” 相似文献
15.
马世瑞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9,(3)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上刊载了我写的《“凌云志”一解》,对毛主席的光辉诗篇《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中“久有凌云志”一句的解释,提出了我的看法。这里,对于我的观点进一步加以阐述。 “凌云”一词,原意为高举超出尘世。如《汉书·杨雄传》:“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因此,“凌云”一词后来多用于表示人的雄心壮志,远大理想和非凡抱负等等。如《后汉书·冯衍传》:“不求苟 相似文献
16.
“风骨”作为文学理论概念,自其首次为《文心雕龙》提出之后,由于刘勰并没有给“风骨”赋予一个严格的理论形态,所以“风骨”便以其等有的多义和模糊性,给人们留下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色彩,引来了纷纭的众说。我们无意也无力给“风骨”作明确的界定,中想通过对《风骨篇》的分析,谈谈对“风骨”内涵的一孔之见。 《文心雕龙·风骨》的起首就开宗明义地写道:“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却通常为人们所忽视。其实“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便是刘勰所确定的“风”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特殊职能,“化感之本源”是对具 相似文献
17.
周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3)
“营窟”一词,屡见于古代典籍。《礼记·礼运》:“冬则居营窟。”《孔子家语·问礼》同。《孟子·滕文公上》:“上者为营窟。”郑玄注《礼记》云:“寒则累土。”孔颖达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以地上累土而为窟。”王肃谓:“掘地而居谓之营窟。”赵岐注《孟子》云:“凿岸而营度之以为窟穴而处之。”焦循《正义》:“此营窟当是相连为窟穴。”朱熹《四书章 相似文献
18.
徐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1)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绿肥红瘦”被世人称为奇句。长期以来,“绿肥红瘦”一词,一直被解释成“绿叶的肥硕茂盛与红花的零落稀少。”笔者深知此说稳重效磐,仍冒大韪而不敢苟同,非为寻奇觅异,只欲远虚就实,还其本来面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代的“饮酒惜花之作,反映了作者极为悠闲感伤的生活情调,体现了女词人灵魂的空虚和内心寂寞的精神状态。”缘何得出如此结 相似文献
19.
“姑苏”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其骧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在与我校历史系徐规教授的通信中.讨论到本刊发表过的有关文章,有新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墨经”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以往学界讨论墨辩之学更多关注墨子所持的观念或立场,而没有考虑到墨子也是在用语言讨论语言。墨经亦称辩经,辩经亦称语经,就是说话的方向、辩论、说理、解释、论证的途径。它是中国式的解释学或语言哲学,即如何把词语与语义连接起来。在这方面,透过形式逻辑的外表,墨辩展开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式的说理传统:与寻找第一原因的古希腊哲学明显不同,特别在分类问题上,墨经展示了一种突破事物界限的横向分类方式;在同异问题上,由于墨经把隐喻和叠喻引入论证之中,从而具有离开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倾向;在论辩之标准问题上,墨经以相对的彼此取代绝对的是非概念,是一种更为开放与灵活的说理方式。墨经还提示并没有所谓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空洞的大字眼,在它下面隐藏着多样思想,例如墨家与儒家思想有巨大差别,却与诞生于西方的所谓后现代哲学有类似之处,这更进一步昭示不必截然划分属于中国的或西方的思想,就像物理学思想不分东西方一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