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颖 《北方论丛》2011,(5):45-47
"崇高"是美学史上较"优美"而言出现较为晚近的一个文艺范畴。它在中西方思想史上的演变和发展分别表现为对古典和谐美的破坏和对宁静典雅审美理想的反拨。在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崇高范畴彰显出审美关系上的对立冲突的美学本质,从而确立了鲜明的近代属性。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以“主情”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是晚明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文学的角度提出美学的主体性问题。汤所标举的“情”,是与“理”、“法”及古典和谐美理想相对立、带有激越的近代崇高气质的“情”,它在封建专制与封建礼教统治的黑暗王国中闪射着璀璨的理想之光。这种美学追求在创作论中表现为对于情感、想象、天才、灵感的推崇,而它在美学观念和方法论上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美学的差异则反映出东西方两大美学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西方“崇高”范畴强调由恐惧、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强调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和对立?为什么中国的“雄浑”范畴提倡豪迈宏伟的美感,提倡刚柔相济、优美与雄浑的结合?为什么西方将崇高视为最高的审美范畴?而中国却将温柔敦厚、平淡中和奉为金科玉律?要真正理解中国的雄浑范畴的深层结构,就必须从文化心理的深层做一番解剖分析。从西方崇高范畴的各家论述中,我们常常可以体会到一种强大的异己力量在威胁着人  相似文献   

4.
审美的道德之境——中西形体审美意识的伦理精神之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形体审美意识中伦理精神之“同”,主要表现在“朴素为美”的道德理想及其对物质身体形式与精神心灵统一关系的规定方面。它们的“异”,在于伦理精神在中国形体审美意识中作为道德理性发生作用,在西方则表现为知识理性。具体而言,西方形体审美意识与“神人相合”文化模式紧密贴合,中国则以“纯粹伦理主义”为出发点;西方强调二元对立中的统一,中国则强化心灵的道德价值一元性;西方形体审美路线是由外向内、由身体形象透视心灵精神,在中国则走上了由内向外、由心灵价值反观身体形象存在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勾勒与周来祥美学理论述评韩德信一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态势从形成过程看,它是从接受西方美学思想到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建立中国美学体系的过程;从其理论形态上看,它是由近代对立崇高阶段向现代辩证和谐美过渡的过程。鸦片战争隆隆...  相似文献   

6.
李岩 《北方论丛》2015,(4):29-33
在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如何较好地契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复杂关系。文章从当代理论重构的意识切入,分析“文气论”的现代话语范式,主要涉及“文气论”的哲学根源,指出“文气”之清浊决定了文章的审美价值,物之美恶;在“文气论”中,蕴含着作者与文本、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个人气质与后天学养、内容与形式等诸多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无不彰显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突出特点———浑融性。文章关注从哲学和科学上的气论哲学到文学批评话语上的“文气论”这一生命美学范畴对现代话语范式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比西方传统美学中崇高与美的审美范畴对立,阐释“文气论”的普适性价值及其合理性,使其现代阐释及美学重构成为可能,并为建立跨文化的美学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西方文化的理想诉求,“中和”是中国文化的理想诉求,“和”则是人类审美共通的理想诉求.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以生态科学与生态哲学为指导思想的阶段,即生态文明阶段,人类的认识与思想由片面走向全面,由单一走向整生,所以传统之“和”的思想就由或天人关系或人人关系或自我关系的片面走向了各种关系的全面;由或突出对立冲突机制或突出协调统一机制走向了对立冲突与协调统一的整生机制;由单一价值的追求走向真、善、美、益、宜价值的整一追求;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三维空间走向四维时空.所以,在生态思想的背景下,在传统之“和”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人类的理想诉求就走向了生态之和,是为“生态中和”.“生态中和”是人类“和”之理想诉求在生态文明阶段的必然趋向,是人类“和”之理想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很早就注意到西方现代绘画的美学原则和中国传统画论有相通之处,并从审美的“距离”阐述了这种形式化特征.对于中国传统的“诗画融合”观点,朱光潜改造西方移情说,提出具有中国特色“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审美定义.对于元明清中国绘画偏向山水一途,朱光潜则认为从美学观看,艺术美在价值上高于自然美,因此没有理由只注重自然画而不注重人物画.对中国传统“意在笔先”的绘画原则,朱光潜在改造克罗齐的意言一致观基础上提出“意到笔随”的创作理论.凡此种种,朱光潜通过“批判的综合”中西方艺术理论,以中国文化熏陶下的“心灵”“化”西方理论,所以说朱光潜的艺术观本位是中国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周纪文 《东岳论丛》2000,21(5):128-130,144
明清时期的思想和艺术都表现出转型期的特征 ,小说作为这一时期的艺术代表 ,又因其本身在表现方式和艺术载体等方面的特征 ,所以对审美理想和艺术特征 ,从古典向近代的转化的表现就更为集中一些。明清小说在审美理想上更强调美真统一 ,强调艺术元素间的矛盾对立 ,注重主体、个性、真、丑等审美范畴 ,具体表现出像突出情性、世俗、审丑 ,以及塑造个性典型形象等艺术特色 ,因而从本质上讲 ,明清小说已经属于近代现实主义的范围 ,表现出近代崇高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审美意义和生存意义的揭示,“崇高”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电视剧对崇高美的追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崇高美的表现主要体现为悲剧性以及壮美式上。本文最后阐释了当代中国电视剧崇高美追求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符号载体本身就包含着抽象和摹拟双重功能,而这两种功能的逻辑展开,便在历史上呈现为七大文艺思潮,即古代素朴和谐的古典主义、近代初步对立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代完全对立的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后现代彻底对立的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并在美学上呈现为美、崇高、丑、荒诞等四种不同形态,而未来的艺术,则将是上述符号功能在颠覆与更迭基础之上的重新组合与彼此交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断裂和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在关于现代性的讨论中 ,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问题成为焦点。汪晖等人提出了中国现代性是“反西方现代性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的现代性”命题。“反西方现代性”或“反现代性”是事实陈述 ,没有什么问题 ,但称之为“中国现代性”则成了问题。汪晖等人的逻辑是 ,毛泽东以反西方现代性或反现代性的方式 ,完成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 ,因此这也就是中国的现代性。这就提出了现代性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问题。汪晖等人的失误不仅在于把“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性对立起来 ,从而造成逻辑上的矛盾 ;更在于简单地把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等同…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后叶诗文审美新变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叶诗文创作的审美理想发生了由古典和谐美向近代冲突美的嬗变,其表现有二:一、感情情欲与封建伦理尖锐矛盾的冲突美;二、主体与客体、个人与自然对立的崇高美,而嬗变的实质则是明代社会思潮下个人与社会及其政治人伦神圣理性规范的对抗,是以人的独立个性为前提的内在心灵的自由显现。  相似文献   

14.
“崇高”是一种重要的美的范畴。与中国美学较少直接论述“崇高”美不同,从朗吉弩斯、艾迪生、荷迦兹、博克、温克尔曼、康德,到席勒、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尼采、利奥塔,西方美学论“崇高”形成了一个强大而丰富的传统。本文对此细加辨析与整合,并在与“壮美”差异的比较中,揭示“崇高”是现实生活中具有巨大的、积极的肯定性价值的,能体现无限、唤起无限想象的,与审美主体处于一种矛盾、对立、冲突状态的,适合引起包含着痛苦、恐惧、震撼、敬畏和仰慕的乐感对象,对人们重新准确认识“崇高”的美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儒、释、道三家彼此渗透、重新整合的晚唐时代,一种长于抒情、偏于写意、善于表现、贵于朦胧的新的审美理想--优美在此时形成。这一新的审美理想在诗歌创作中通过“不光是泳史的怀古诗”、“不仅是言志的无题诗”和“不限于男女的爱情诗”等大量的作品得以具体展现。正是从晚唐开始,诗歌艺术由壮美、崇高的外在开拓,重新回到了优美、和谐的内心志趣,并开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审美之旅。  相似文献   

16.
汪洪亮 《天府新论》2008,(5):118-122
近代和谐社会思想与实践开启了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化过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和谐文化的对接和契合,在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近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努力,就是近代国人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进行近代诠释的过程,而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目前处于一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的“别现代”社会形态中,网络文学的叙事审美契合了这种语境,这种语境塑造了网络文学的叙事审美特征。在叙事上,网络文学构建了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同时共存、文明博弈的时空,不同文明既“对立冲突”又“和谐共谋”,体现出时间空间化的特点。在人物塑造上呈现英雄化倾向,且英雄形象体现出多样化、凡俗化的特点,体现出一种后现代娱乐性价值追求、现代个人主义张扬和前现代宗亲伦理观念和儒家基本道德复归的杂糅、复杂而折中的别现代价值导向。在审美体验上,以根植于前现代中国文化土壤的“乐感”文化为根基,借用前现代文化母题,采取后现代的表现手法,生成了“爽”的审美形态范畴。这一审美形态范畴与大众在别现代时期多元思想涌动、内在对立紧张的社会精神结构下的需求相应和,体现了超越阻滞和有限、追求自由和无限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派文学,在反传统反理性的旗帜下,把“丑”作为美学的重要范畴。在形象塑造上,出现“非英雄化”的倾向。他们既非英雄,亦非坏蛋。他们因失去自我而感到痛苦,但又缺乏勇气和力量反抗日益异化的现实,因而否定人生的价值,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非英雄化”的倾向,反映了西方文学审美意识和审美视角的深刻变化:从传统文学强调表现崇高、激情的原则转向对猥琐灵魂的揭示;从刻意塑造完美理想人物转向热衷于非英雄化形象的刻划;从注重真善美的追求转向对假、恶、丑的挖掘和揭露。  相似文献   

19.
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以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为其思想渊源,但无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某些异质音响,还是洋务派的富国强兵战略,都与五四启蒙思想相去甚远;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梁启超等人提出“开民智”、“新民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一致把“新民”看做是强国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五四一代启蒙思想家借助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以“立人”为目的的启蒙思想,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化启蒙树立了“人学”标志,并由此确立了国家与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这种关系准则是现代社会关系最本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和改革时期的基本思维方式可以用“三实”——实践、实用、实质来总结,与西方的“三理”——理性、理推、理想(类型)十分不同。“三实”是基于二元(或多元)互动与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主流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十分不同。当然,两者在历史中都显示过其偏颇的一面。当代中国曾经显示趋向平衡之外的极端,譬如,脱离实际和过度管控的“大跃进”,或与其相反的过度动乱的“文化大革命”。西方现代则在自由主义的同时,长期显示帝国主义侵略、资本主义无穷逐利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偏颇。中国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在稳定、平衡地推进由上而下的领导与由下而上的民众参与,也在继续吸纳必须的“三理”思维和其连带的机械化发展,以及自由主义和西方法律的个人权利观,借此追求超越中西二元对立,迈向综合中西优点的长远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