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十年来,我省外贸坚持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积极开拓各种对外经贸的合作渠道,特别是实行外贸体制改革以来,进出口贸易有了更大发展,1979年,中央对我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当年出口额为2.45亿美元,到1987年,发展到8.47亿美元,去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进一步同国际接轨了.对于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如按汇率法(人民币1元=7美元)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415亿美元,超过德国(36534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三位.而另一个新兴经济实体国家印度为第四位.  相似文献   

3.
韩国自60年代初开始推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路线以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从1962年至1991年的30年间,韩国GNP由23亿美元增加到2808亿美元,增长120多倍;出口贸易额增长更快,由5500万美元增加到719亿美元,增长1300多倍,纵观韩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特点,即韩国的正业集团,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在经  相似文献   

4.
河南经济要振兴,必须大跨步改革开放。本文就河南省加快对外开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求对河南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河南省对外开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自1979年到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1.34亿美元增长到11.91亿美元;出口创汇由1.34亿美元增长到10.4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共3.59亿美元;引进技术设备600多项;完成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5亿美元。在国际旅游、对外文化交流以及省际经济协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河南的对外开放仍比较落后,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严重的不足,突出地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对外贸易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愈加提高.199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65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850亿美元,进口额为806.3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国内市场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也日益成为国际市场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行为的心理学看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旅游业起步于80年代初,1980年至1994年,接待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旅游者46.8万人次,创汇5100万美元;1984年至1994年接待国内游客7455万人次,回笼货币15.06亿元.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贵州省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在全国的名次,从1991年的第26位前移至1994年的第22位;外汇收入相应从第27位前移至第23位,实现了逐年升位的目标.但是,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贵州,却显得十分的不尽人意.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行为的心理学分析,从一种新的视角来探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 0世纪 80、90年代国际投资出现惊人的发展。 80年代 ,直接投资占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增加了两倍。据统计 ,19 80~ 1989年 ,国际投资增长 14 % ,比世界贸易的增长率 ( 5.4 % )高 1倍 ,比世界生产的增长率 ( 2 .8% )高 4倍。① 由此可见 ,国际投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正式宣布积极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初达到高峰。 1991年 ,我国利用外资达到 4 3亿美元 ,1992年达 110亿美元。② 但是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地区和国别分布上很不平衡。来自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初以来,韩国经济取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62年的82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6500美元。1986年它实现46亿美元的国际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国内储蓄率首次超过投资率,实现了投资自立。韩国在经历近3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迅速呈现高级化态势。为此,韩国经济一度被许多学者颂扬为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一时间“韩国模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畅通无阻。然  相似文献   

9.
(二)第三世界的奋争十多年来,第三世界在压抑和苦难中挣扎,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维护民族尊严和主权以及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性。第三世界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第三世界奋争和努力,都属于我们时代的一部分。印度是一个在发展信息技术方面引起世界注意的国家。印度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首先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这里已经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印度提出八年以后软件产值增加到870亿美元,出口增加到500亿美元,由1999年占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10.
经过90年代初的调整,国际直接投资开始恢复增长。几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中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向投资都有不同比例的增幅。1996年,世界各国共吸收外资3492亿美元,对外投资3468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120%和75%;发达国家共吸收外资2082亿美元,对外投资2947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81%和55%;发展中国家共吸收外资1287亿美元,对外投资515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69%和520%。呈现双向投资齐步发展的新格局。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双向投资或多向投资体现了国际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向(区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国际双向投资的经济特征、形成原因和中国如何构造国际双向投资新框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90年代韩国经济形势韩国自60年代初经济“起飞”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曾长期居世界前列,1962—1991年间,年经济增长率约达9%,人均国民收入从87美元跃升为6498美元,出口贸易额由不足1亿美元,上升为695亿美元.1986年至1988年,连续三年获得了超过12%的高经济增长率.但是,近年来,由厂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连年持续高速增长造成的景气过热和某些比例失衡,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创造出“汉江奇迹”的韩国经济自60年代初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据世界银行1992年9月1日公布的世界各国《社会发展指标(1991—1992)》称,从1965年至1990年间,韩国 GNP 增长率年平均达7.1%,居世界第一位;GNP 由1962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2940亿美元,三十年间增长120多倍,使韩国从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13.
一、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行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即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而国际直接投资则是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从总量规模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总规模迅速扩大是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相一致的.1960-1985年,资本主义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余额从580亿美元,增加到6500亿美元左右,25年增长10.2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2%,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活动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而几乎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分支机构也由60年代末的7267家和27300个增加到80年代初的20000家和120000个,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据统  相似文献   

14.
国际银行业并购重组及其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银行业并购的背景。   国际银行业并购由来已久, 20世纪初美国的银行业就发生过并购事件。到了 90年代以后,银行业并购迅速增加。就美国而言,其银行总数由 1989年的 12697家减少到 1999年的 8562家,减少额 1/3。 1995年世界金融业并购案为 4100件,涉及金额 2500亿美元, 1996年金融业并购案又增加了 100多件。   1996年 4月 1日,日本东京和三菱银行正式合并为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高达 6700多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银行。同日,美国大通银行和化学银行合并为新大通银行,成为当时全美最大银行,资产总额达 3000亿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外贸代理制与国际商事代理高瑛玮赵越李留山本文中,国际商事代理中的委托人、代理人,我国外贸代理中被称为委托人、受托人,民法中称为本人、代理人.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始于80年代.1988年《国务院批转对外经济贸易部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将推...  相似文献   

16.
1979年以来,中国外贸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喜人成就。然而改革到今天,现行外贸体制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外贸体制的改革因政企尚未分开而难以推进。这些困难主要产生于体制改革尚不到位或不配套。设想由政府“计划出一个市场经济”的良好愿望可能使我们忽略甚至跨越某些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环节。外贸体制改革好出路在于改革的配套性和进一步深化。我们要在探讨外贸体制改革的同时,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新疆对外贸易发展颇为迅速。1992年进出口贸易额达7.5亿美元,1993年全疆进出口总值达9.12亿美元,1994年新疆外贸总值已突破10亿美元,并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外贸格局。现在新疆已与5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90年代初期,亚欧第二大陆桥接轨与苏联的解体,为新疆发展对外经贸往来带来新的机遇。一、实现“三个”转变。1、由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转变。新疆前一阶段的地边贸易主要是易货贸易,这在邻国经济比较困难,我国与邻国都缺少外汇的条件下,当然是有其客观必要性的。但是,易货贸易是一种落后的贸…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本币资金与外币资金一直没有协调运用好,并且出现外汇资金闲置状态,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很低。因此,很有必要作一番探讨和研究。一、从一组数据谈起(一)外汇储备1994年我国实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建立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年底外汇储备达51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304亿美元。到1995年外汇储备达736亿美元,比1993年底的212亿美元增加524亿美元。撇开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巨额储备也是一种不经济的做法.依照国际通行做法,按1995年我国进口额1320.8亿美元的三个月需求量和外债余额1000亿美元的20%计算,我国只需500…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显著成就。以1993年与自治区成立时的1955年相比,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2.10亿元增长到460亿元,增长30.3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3.72亿元,增长到616.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73亿元,增长到34.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57年的12.51元,增加到780元。农牧业生产连续16年丰收。人均棉花、油料居全国第一位。工业也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不少产品已进入内地和国际市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十三年来,我区的对外经贸工作,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达到4.59亿美元,比开始自营进出口业务的1981年的0.63亿美元翻了两番多;近两年来,地贸、边贸的迅猛发展,已由原来的补充变成两个主力之一。今年1—6月全区外贸出口总额23 948.4万美元,为上年同期的155%。其中地边贸为8 021.3万美元,为上年同期的5.3倍。地贸、边贸的出口额已占到全区外贸出口总额的33.5%。到1991年底,累计利用外资项目107项,协义利用外资金额7.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接受多边及双边无偿援助的援款、赠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