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推进两个转变的思考詹宏松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及对策严闻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要实现两个关键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关系到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转变为前提条件,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体制转变,即农村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转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制度结构的双重转变。即: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意义上的体制(system)转变,而且也是新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institution)变迁。因此,寻求农村市场经济的制度结构之于农村发展与改革不无意义。一、作为一种体制的农村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制度: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比较典型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两种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经济学从18世纪70年代形成体系至今的中心议题。①不同体系、不同学派的经济理论关于政府行为作出一些富有说服力的假...  相似文献   

5.
政企分开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王庆功,杜传忠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6.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对年鉴事业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作为信息载体的年鉴,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渊源。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年鉴大多是由政府机关或行业主管部门主办的,出版经费靠财政拨款,发行是赠送或靠行政手段。所以,年鉴编纂出版单位只管编书、出书,书能否销得出去,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与编辑没有直接的利害  相似文献   

7.
关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实践与思考赵树国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力量之一。然而,随着我国加快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的形势发展,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矛盾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新旧经济体制更替,必须加快经济立法,这是当务之急。 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及其行为规范,急需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主人和直接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十多年中发展起来的地方年鉴,基本上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一时期正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另一方面,地方年鉴都为政府机关所主办,担负发布“政府年度公报”的任务,并享有财政拨款补贴。在这种机构体制下,地方年鉴从组稿方式到框架、内容必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因此,面对市场  相似文献   

10.
政府职能转变,是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搞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条件。充分认识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进这一转变的完成,无疑将成为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重大课题。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政府职能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旧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使政府基本职能的运行与新体制相协调并为其服务。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企分开,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本质要求,为了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与改革,强烈冲击着高等教育的现行制度。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是互为对应的。教育受经济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模式是政府计划型、资源配给型,其特点是自上而下、整体划一和相对静止迟缓的超稳定状态。学校层次的规格、招生分  相似文献   

12.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本文拟就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问题谈些看法,愿与大家研讨。 一、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 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资产经营与两个转变牛冬梅禚昌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时期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绍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陈王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制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第一个转变,党的十四大以后已有大量的论述,现仅就第二个转变进行探讨。一、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汐P延型)和集约型(内涵型)两种基本类型。它们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一国的建设往往是从粗放型开始,经过若干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16.
论金融业实现“两个转变”的途径选择张仁明,尹忠祚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它为世纪之交乃至下世纪初我国宏观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完成“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具体把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最深刻体现。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估价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一个什么样的判断,都将成为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认识上的误区孟才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指出,要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报业经济如何适应这两个根本转变?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下的报业产业...  相似文献   

20.
粗放、集约及其衡量──应准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武建奇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一经提出,与经济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