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后勤形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标志和品牌。高校后勤形象是高校各类公众对后勤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最终印象和总体评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是高校后勤最珍贵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 ,能够产生极大的综合优势效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 ,后勤不再是高校独家包揽的部门 ,而是一个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体。在此形势下 ,打造高校后勤形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试图从高校后勤形象的特征、高校后勤形象的要素、高校后勤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作一粗线论述。一、高校后勤形象特征1 高校后勤形象形成的客观性高校后…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中的责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革及其新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注人了新鲜活力,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了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质是打破政府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后勤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君 《理论界》2005,(10):128-129
高校后勤市场建设问题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发展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后勤市场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内涵,既体现高校后勤为高校服务的宗旨,又体现高校后勤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关系高教事业及高校后勤长远发展的战略大计。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化改革对于克服高校发展的"瓶颈"制约,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国内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廓清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边界,为下一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清头绪,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是后勤工作的本质属性 ,高校原有的“小而全”后勤工作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分析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 ,探讨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模式 ,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成功与否对促进高校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正确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建立起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为此,从中国当前高校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入手,对高校在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后勤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要真正实现社会化,就必须要对高校后勤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这是解决我国高校发展瓶颈问题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由于高校和后勤企业之间没有理顺产权关系,加上管理体制及高校后勤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等因素制约,高校后勤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坚持“由政府统筹主导、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绩效的最终决定因素,高校后勤企业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及高校后勤企业自身特点等因素,目前高校后勤企业存在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落后、激励机制不健全、人事不匹配等问题,严重阻碍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定位,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合理使用人才,才能使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了解和借鉴国外高校后勤服务,特别是对国情环境、消费水平、思想观念、运行经费、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推进我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满足当前高校跨越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后勤服务部门,面对高校综合改革,应加快后勤服务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步伐,需要认清高校后勤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树立高校后勤工作的意识;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极大重视,高校后勤应进一步重视服务育人工作,而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高校后勤将为服务育人目标的实现开辟新的路径。文章首先对协同治理理论与服务育人主体的界定进行概述,其次分析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提出完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平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马恒通 《南方论刊》2008,(12):72-73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它对于稳定高校教学和师生生活秩序,对于高校办学的良好育人环境起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就必须正确处理两种关系,树立两种服务意识,在坚持常规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人才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后勤服务水平,后勤服务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首先强调了加强高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接着指出了高校后勤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人才队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德全 《理论界》2004,(3):119-120
自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高校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以后,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特别是1999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后,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改革后的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但是,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难题当前高校后勤在实行社会化中主要暴露出如下不足:一是改革思路不清。没有认真思考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真正…  相似文献   

16.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也逐步加大。李岚清副总理指出 ,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 ,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努力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高校要积极主动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转变观念 ,彻底摒弃高校大包大揽办社会的陈旧思想 ,下决心从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 ,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一、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问题(一 )解放思想不够 ,转变观念困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  相似文献   

17.
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物业管理,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高校办学形势发展所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服务实体,它是继过去高校后勤总务管理工作所辖水、暖、电、气、土建维修及环境管理、卫生保洁等工作内容于一体的总体后勤保障工程,为此物业管理工作好坏非常重要,本文就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顾多年来我们所在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实践,深深体会到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素质,加强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搞好高校后勤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已日益显得必要和紧迫。 一、高校后勤干部队伍的现状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自身的管理属性,而且还涉及到行政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营养学、土木建筑工程学等许多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已愈来愈受到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龙君  吴国璋 《理论界》2002,(3):32-3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改革从1978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期间步履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作为一种教育产业被人们所认同,对高校后勤改革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高校后勤如何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有许多迫切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时代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消除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后勤进行了社会化改革。 1999年以来 ,经过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高校后勤改变了过去完全靠国家投入、学校办后勤的管理模式 ,各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已普遍实现了与学校行政系统的分离 ,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改革必然带来新的利益、思想的矛盾冲突 ,必然要求服务思想、服务行为和服务理念的变革和创新。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思考 ,必须重构和完善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