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弘治间韩国学者崔溥《漂海录》记载其时绍兴府城其阛阓之繁,人物之盛,三倍于宁波,颇与今人感受和统计数字悬隔;关系绍兴文化在明清时代大发展的绍兴府境人口的兴衰,向亦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参考和审慎解读人口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占有历史文献指出,明末绍兴府总人口很可能已达600万,与当今绍兴全市人口加上旧属绍兴的余姚、萧山人口规模总和不相上下,保守估计也达460万,今之绍兴市范围1990年的人口在明末已具备七八成;清代盛极而衰之前,绍兴府的人口总量遥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口压力最大、最紧张的一个地区,今之绍兴市范围在鸦片战争爆发时人口已达430万,太平天国武装进入浙江前更多达478万,创造了迄今没有再现的绍兴人口最高纪录;绍兴文化在明清时期获得大发展,绍兴也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才摇篮,作为绍兴文化创造主体的绍兴人才之盛堪称登峰造极,有士比鲫鱼多之誉,由庞大人口规模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是我国继刘知几之后的又一位颇有建树的史学理论家。自从“五四”运动之后,胡适提倡研究章氏的吏学理论,人们对其理论评价越来越高。本文根据自己学习章学诚著作的体会,谈一谈对章氏“史德”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古代和近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战国时期已开始开发。苏州、无锡、绍兴是吴越两国统辖和建都的地方。东晋南北朝时,西北各族进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有产之家纷纷向中国南部迁移,他们带来的财富、学问、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使江南“物  相似文献   

4.
“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的家世与家庭生活,在有关著述中大都语焉不详,而国内外读者则时以此相询,因掇撰此文,加以概述。蔡元培生于一八六八年一月十一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辛亥革命后,废府,山阴与会稽合并为绍兴县。蔡说:“我家住在绍兴城内笔飞坊中的笔飞弄,那时没有门牌号数。附近有笔架山、笔架桥、题扇桥、戒珠讲寺(相传为王右军故宅)……这都是纪念王羲之的故事。”还说“蔡氏以明季自诸暨迁山阴。”《绍兴县志资料》也说:“蔡恭政明隆万间由诸暨迁绍兴井巷”,并加附记:“此氏无谱,仅一抄本,记载甚略,其后  相似文献   

5.
明代流民与豫西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两次大规模从山西移徙人口牵涉面很广。山西洪洞县志办公室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征集明代迁民史料,竟收到全国二十一省市数百个县的大量资料,迁民涉及范围之大可见一斑。洪洞县广济寺内的“古槐迁民纪略碑”载,明初移徙人口迁往地为河南、河北、山东数省。当时的河南府和南阳府三州二十四县接纳山西百姓的数量,仅次于豫北和豫东。明代的河南、南阳二府大致相当于今日豫西地区。从文献资料看,首先形成的是豫北方言,豫西方言步其后。但豫西方言形成的原因与豫北方言并不尽同。本文就豫西方言的形成原因、时间及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地方志所见明末社会秩序的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16世纪到17世纪前半期编纂的地方志“风俗”项中,时常可以看到编者们基于敏锐的危机意识,所叙述的有南及北全国范围内各种各样社会关系中的秩序变动,而且是剧烈变动的事实。笔者曾经于1978年的论文中论述过这一问题(1)。也就是,注意到作为地方志编者的各地士大夫阶层在“风俗”项的记载中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深刻认识,将这种记载设定为“社会关系中的秩序”的概念,尝试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地方志中,南方的有万历24年(1596)刊行的浙江嘉兴府《秀水县志》,万历 29年(1601)刊行的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志》,万历33年(1605)刊行的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志》,万历 40年(1612)刊行的福建《泉州府志》,万历44年(1616)刊行的福建《福宁州志》。北方的则有嘉靖36年(1557)刊行的陕西《庆阳府志》,万历18年(1590)刊、天启元年(1621)补刊的陕西西安府《渭南县志》,万历27年(1599)刊行的山西大同府《应州志》、万历32年(1604)刊行的山西太原府《榆次县志》和万历47年(1609)刊行的山东滨州直隶州《(?)化县志》等等(2)。  相似文献   

7.
一、几度上临安献书?《宋史·郑樵传》及省、府、县方志均载称郑樵一生三次从兴化赴南宋首都临安:第一次是绍兴十九年(1149年)上《献皇帝书》,献所著百四十卷,诏藏秘府;第二次是绍兴二十八年应高宗召对诣解,投右迫动即3第三次是绍兴三十一年携《通志脉于朝,进《上段通志表》,适“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进”,投枢密院编修。翌年,郑樵便逝世了。近来,吴怀棋先生编著的《郑樵年谱》据《上宰相书》的记叙,重新考定郑樵在以上三次人都之前,已有两次赴临安献书之行:第一次是绍兴十五年;第二次是十七年,即作《上宰相书》的时…  相似文献   

8.
广宁府是金代为数不多的散府之一,其军政地位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金初,延续辽朝显州的影响力,仍然为医巫闾地区军政要地;天辅七年至天会二年五月,一度成为金朝经略所占辽地的中心;此后,随着金朝疆域南拓,广宁府降为地区军政要地,但其直接统辖区域却有所扩大。影响广宁府军政地位及其变迁的因素大致有两个:一是广宁府重要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地位;二是金朝发展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汤寿潜(1856─1917),原名汤震,字蛰先(一作蛰仙),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今属杭州地区萧山市进化镇)入。早年就读宁乡塾,20岁左右到杭州、上海等地游历。后曾为山东巡抚张耀幕僚。光绪时考中举人、进土,先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散馆后人选安徽省青阳县知县。1895年加入强学会。1905年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次年与张春等组织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被委以云南按察使,辞未就。任浙江港议局议长。1911年11月杭州新军起义,被举为浙江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被任命为交通总长,未到任。后参加统一党,并任浙江铁路公司理…  相似文献   

10.
绍兴和议是南宋政治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宋高宗、秦桧政权借反和议为由制造的绍兴冤狱,也常常成为即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绍兴八年(1138年)末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底,反和议者争论不休的论点里,有关金人不诚信、宋室屈节等问题,多是道德层面的评说,并非本质反和议之辞。绍兴和议缔结之后,赵鼎、李光等人及与其相交往者相继被投冤狱,与反和议关系不大,多半由于他们的政治地位及社会关系影响到绍兴和议之后的政局稳定。所谓绍兴冤狱,当是宋高宗、秦桧政权为重构政治基础而采取的非规则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弘光元年(1645)农历六月十五日,浙东一位讲学老夫子因为遭受一连串的国变而开始绝食,前后历时二十一日,最后以一死践履了他一生的学问.他就是刘宗周.刘宗周(1577-1645年),字起东,学者概称念台先生,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水澄里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举进士,后授行人司行人,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相似文献   

12.
唐朝在东北民族地区设置的府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是我国历史疆域最宏阔时期之一。自李渊建立唐朝政权之后,就开始在全国各民族地区设置州县。至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了全国的行政区划,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分为十道,自上而下地实行道、府、州、县四级中央集权统治。除了在内地设置了三百五十八个州府外,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已先后在四境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府州。分别册封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并充任所设府州的都督或刺史,保持与内地的经常联系,替  相似文献   

13.
(一) 秋瑾(公元一八七九——一九○七年),字璿卿,小字玉姑,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县) 人。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家和诗人。今年是她殉难七十周年。秋瑾于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己卯) 十一月八日生在福建省云霄县。当时,她的祖父秋嘉禾在福建做海防厅同知(比知府略小的官),全家随任到福建。福建的厦门市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帝国主义强迫辟为商埠。英国、法国和葡萄牙殖民者,在厦门胡作非为,百般凌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发展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的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从均衡走向不均衡的路径,这种不均衡正是区域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进行空间扩散的条件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应从产业空间扩散基本理论框架入手。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空间扩散的理论条件给产业在区域内部扩散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空间扩散的现实条件包括飞速发展的交通网络、广泛存在的劳动成本差距和不断推进的区域一体化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169-170
"卧薪尝胆"是越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反映出越地受王霸文化的影响。王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对资本积累方式的选择,企业往往选择缺乏契约约束的资本积聚方式。从越地传统的民间金融形式——兜会,到证券市场中"绍兴板块"的出现,再到当代绍兴相关产业行业协会的增多这一脉络,揭示出越地中小企业具有尊重契约约束、彼此信任、互相合作的文脉。  相似文献   

16.
贵霜帝国时期是中亚和西北印度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境内丝绸之路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贵霜人的扩张,许多新兴城市得以出现在南亚次大陆的广阔区域,它们主要集中在以犍陀罗为中心的地区,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城市也在恒河中上游、印度河河口及克什米尔等地兴起。这些城市以点带线,基本确立了丝绸之路在南亚次大陆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17.
在清王朝统治的253年里(从顺治十五年,即1658年大西军退入云南算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贵州的教育比明代发展得快。其间,大致经历四个时期:(一)康熙、雍正年问(约73年),是贵州府、州、厅、县官学发展时期。当时,全省官学共66处,有建立时间记载的34处,其中康熙年间建的25处。(二)乾隆、道光年间(约115年),是贵州书院发展时期。全省有书院130余处,有建立时间记载的92处,其中乾隆年间建的26处,道光年间建的21处。(三)道光年  相似文献   

18.
<正>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词)的作年至今仍有争论。自近人梁启超《跋四卷本稼轩词》指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稼轩于绍兴三十二年以忠义军掌书记奉表归朝,以嘉泰四年知镇江府,相距恰四十三年。”以为是嘉泰四年即公元1204年的作品以来,唐圭璋、夏承焘和胡云翼先生都宗其说,  相似文献   

19.
尹湛纳希是我国清代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和史学家。一八三七年五月生于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的一个贵族家庭。(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蒙古族自治社)小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因排行老七,家乡的人们都称他是“七爷”、“七公子”、“七哥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的忠信府,经常到蒙族喇嘛庙惠宁寺里去赏  相似文献   

20.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都城为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其建国后佛教便成为“国教”,承天寺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承天寺塔是目前我国唯一有修建年代记载的一座西夏古塔。作者通过对承天寺残碑铭考释,诠释了西夏残碑的一些历史问题,考证了承天寺内残断刻石称“轨”,还是称碑、称碣,残碑文中的宋“诏圣”实为西夏“福圣”纪年之误,从而也省去在有关承天寺塔修建诸问题多方考证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