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局面,努力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跃式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新闻执政到公共服务:重构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新闻传播体系中,政府新闻发言人理应扮演着政府政务信息发布者、政府诉求代言者和政府危机公关者的角色。然而,从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体实践来看,还不时存在着新闻发言人角色缺位、错位和越位等角色迷失的现象。因此,必须结合正在积极推进的政务、党务信息公开,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党”的现实国情,尽快实现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从新闻执政到公共服务的角色重构。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着继续生存和执政而作出系统思考的结果。是思想路线的再次自我超越,是先进性的新闻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愿望。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学习型”政党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苏荣 《青海学刊》2003,(4):9-11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四个一定要”的总要求和“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总目标。这个党建总目标既是党的性质的充分体现,又是坚持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所必须解决的首要的根本问题,通常都是由作为党的根本大法的《党章》作出明确界定的。十六大党章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在训诂中注重发掘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提出“六经之言有大义焉”,“夫道者,有事之辞”等观点,明确表明了道对辞的依存性的语言哲学观。但他决不墨守成规、固守古人之道。在“奉常以处变”的思想指导下,他将古人之常道与现实的历史结合起来,在哲学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使圣人之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王晓明 《东岳论丛》2000,21(4):11-1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思想,对党的建设历史作出了新的科学总结,对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纲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对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与强党之路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最高理想与现实实践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代表性的统一。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庄严使命,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法浅论——"夹江打假案"回眸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得作出任何与之相左和背离的报道,更不能与新闻代法去进行“新闻审判”。1995年发生的“夹江打假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是新闻侵权、越权,以舆论干扰司法审判的一个典型事例,值得理性反思、研究和探讨,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意识,对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本质规定,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在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新的科学论断。加强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是其内在要求。完善政德教育内容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养 ;严把干部“入口” ,健全政德措施 ;以民主监督、法治约束来保障政德建设的落实 ,是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必备内容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做好工作,对社会对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呢?江泽民总书记曾要求新闻战线的同志“要打好五个根底”,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理论路线根底”,就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处理新闻活动中的种种问题,以利于反映、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对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工作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于明 《东岳论丛》2001,22(5):11-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分析新世纪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 ,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正反经验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时代要求作出的新概括 ,是对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作出的新揭示 ,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作出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搞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而且根本决定着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 ,是新世纪党的工作的根本指针。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认真、自觉地贯彻落实好 ,必须在联系其思想渊源、理论基础上下功夫 ,在深刻理解上下功夫 ,在深入实践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条件下,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在新闻事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才竞争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如何加强新时期新闻队伍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的讲话中说:“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实践证明,拥有一支好的新闻队伍,就能够“战无不胜”。一、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描绘了迈向新世纪的宏传蓝图。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作为知识,在“知晓类知识”和“理解类知识”组成的“连续集”上位置并不固定,早期传统新闻阶段偏向于“知晓类知识”,随着传播技术发展以及新新闻形态出现,新闻开始逐渐向“理解类知识”偏移。从“知晓类知识”到“理解类知识”的新闻知识转向,为新的新闻模式生成创造了条件。本研究尝试在传统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之外,基于新闻知识形态演变提出一种新模式——“知识模式”。该模式以传递偏实践的“理解类知识”为主要功能,试图把新闻报道从庞杂的现象罗列中解放出来,赋予新闻构建“认知权威”的新角色。“知识模式”发展路径包括:从记者作为“被动连接者”到“知识创造者”的新闻理念创新,以解决“认知危机”“交往危机”为面向的新闻实践创新,从“准确记录社会”到“准确报道社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新闻宣传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根据新闻宣传境遇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仅把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必要性及其方针政策原则、新闻队伍建设等问题作了系统深刻的创造性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经典新闻社会学倡导参与式观察研究法,积极打造编辑室中心主义的新闻文化,形成“新闻生产制作框架”和“新闻是社会现实建构”两大常识系统。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新闻生产制作重新成为社会问题,新闻社会学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因此数字新闻社会学的提出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数字新闻理论创新应重新审视新闻社会学建立的常识体系,在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和规范理论等方面作出哲学反思。数字新闻社会学应当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在本体论层面维护事实的“硬性”逻辑,在认识论层面突显现实的中介化建构,在方法论层面坚守混合民族志研究法,在规范理论层面建构数字时代的“融合伦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①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党的任务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并抓好自身的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十三大以来,我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不仅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而且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到党的建设的新路子,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道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日趋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 ,使当代知识体系呈现出多彩的态势、全新的格局。新闻理论也面临着知识的挑战与时代浪潮的震荡。开放的时代 ,新闻有理由也有可能“随便”一点、潇洒起来 ,新的探索 ,新的实践 ,赋予了新的使命。新闻姓“新”。这个新 ,一方面是指内容要新。穆青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一文中指出 :“我认为 ,新闻的内容应当是十分广泛的 ,只要能鼓舞群众、能推动工作、能产生极大精神力量的新情况、新事物、新思想、新人物、新动向、新问题、新成绩都是新闻 ,都应当也都可以用新闻的形式加以表现。”另一方面 ,新则是…  相似文献   

18.
新闻素描上头条,是增强新闻主体观念,真正让消息在新闻传媒中唱主角的一条有力措施。倡导以“现场短新闻”的报道方式采写新闻素描,是对新闻报道本来意义的一种返璞归真。眼下问题是要革除在“现场短新闻”上的形式主义倾向。关键是新闻从业人员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现场去,同那里的劳动者、建设者同呼吸,共命运,齐爱憎,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倘若大家都注意到运用消息文体中的新闻素描去报道“现场短新闻”,那势必使消息文体大改观  相似文献   

19.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单位开始总结这一活动的得失,探讨活动延续的长效机制。对这一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变“活动”为一种机制和理念。这一活动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探索。如果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可以对新闻实务界和学术界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论心理因素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李玖洪新闻是客观实际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事实的报道”,但并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事实。列宁说:“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反映可能是对被反映者的近似正确的复写,可是如果说它们是等同的,那就荒谬了”。新闻和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