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城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工业遗产建筑空间设计改造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在实际改造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问题,不能确保相关设计的准确性,难以更好的将工业遗产建筑空间的相关元素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城市工业遗产建筑空间设计改造的过程中,应总结丰富经验,因地制宜的开展相关改造设计活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改善设计元素和内涵,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展览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点来创作。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入手,探讨建筑空间设计元素,希望能对未来展览性建筑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求所设计的空间兼具实用性、美观性、艺术性等特征,能够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以及对空间的应用需求,对于特殊的空间设计,还要求其具备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以文化空间、绿色空间或者两者兼具的空间设计为代表,绿色空间设计是以生态环保理念为核心进行的,文化空间设计则以传统文化元素、民间美学元素的融入为核心展开。中国式的空间设计理念往往会在设计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传统民间美学元素的应用,将空间作为传统美学元素的载体,在促进我国文化传承的同时,丰富了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人们居住、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载体,是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能够保持传统的城市风貌,同时赋予新的城市功能,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预防性保护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预防性保护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提出建筑遗产的主要类型,最后提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人们居住、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载体,是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能够保持传统的城市风貌,同时赋予新的城市功能,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预防性保护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预防性保护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提出建筑遗产的主要类型,最后提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建筑、古遗址,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遗产在近年来也逐渐受到重视,而其活化利用也是全新的课题,融入到中国历史及城市发展。本文就隶属于无锡博物馆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现状分析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工业,在这个产业替代的过程中与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以及一些地段景观的再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山西晋华纺织厂为例,从空间角度对其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的再生利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意义与其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构思方法。希望通过这些保护措施让更多人明白工业遗产是加深我们对于过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工业,在这个产业替代的过程中与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以及一些地段景观的再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山西晋华纺织厂为例,从空间角度对其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的再生利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意义与其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构思方法。希望通过这些保护措施让更多人明白工业遗产是加深我们对于过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9.
老旧小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的使用矛盾也在逐渐凸显,对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了城市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在一线城市兴建楼房,在楼房兴建的过程中受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限制,楼房多以八层以下,无电梯的楼房为主。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加,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设计师逐渐关注到了老年人口的居住需求,许多小区纷纷开始适老改造,使得小区的居住环境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娱乐休闲需求。本文从老旧小区改造的视角展开适老改造的设计探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这里居住着三代工人,他们都是老工业基地的缔造者.他们经历了工人阶级的辉煌、改革的阵痛、反思后的腾飞,他们的生活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程的缩影,他们的“工人精神”更是这座老城发展的精神内核.工业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将冷冰冰的机器、厂矿封存起来,而是将一座工业城市发展的历史展现出来,是将使这些冰冷机器喷发火光的工人阶级的生活展现出来.这才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适应性再利用与城市遗产管理:以丽江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探讨适应性再利用的动力机制以及其对城市遗产管理带来的影响.认为当前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驱动以及政府经营城市理念的实施,适应性再利用直接导致丽江古城内传统建筑的文化意义消失.为了达到可持续的遗产管理,作为主要遗产管理者的政府应该将居民的福利和遗产的真实性放在首位,并且放弃以经济为诉求,用城市经营来管理城市遗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郑晶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88-190
从城市公交站台的创新实例及研究背景出发,分析长沙市公交站台功能及造型设计的不足,制定改造设计内容;通过梳理长沙地域文化内涵,运用符号及建筑语言将其根植于站台的改造设计实践中,在提升城市地方特色、强化城市名片的可识别性、完善城市出行方式体系等方面为市政建设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该文着重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开发模式,对比目前中国工业博物馆经营模式,以期找出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工业性博物馆经营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明清地方文庙的建设布局细节,并尝试分析建筑布局与仪礼空间营造之间的关联性。文章从文庙建设的起源、布局、形制、建筑构成的要素研究入手,研究仪礼空间营造的相关元素和文庙建筑文化象征的功能,总结我国明清时期地方文庙的建筑特征,深入分析当时政治文化部署的实际需求,以及对文庙建筑的设计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文化遗产是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应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合理保护。文章通过对瑞士多个地区城镇建筑文化的参观学习,总结瑞士建筑风貌及主要特点,研究瑞士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结合中国贵州省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发展现状,思考中国城镇建设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共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域传统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陈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地域传统文化元素的视野下进行公共陈设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它既完善并开发了公共陈设的实用功能,又能展现城市记忆的延续、发展地域的民俗传统。本文主要阐述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地域文化元素的视野下对公共陈设中文化元素的追求及其意义进行探索,并以杭州为例分析研究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陈设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与提升创新。  相似文献   

17.
里院建筑是青岛一种分布广泛的民居建筑形式,也是青岛100多年城市建筑进程中具有浓郁平民符号意味的独特生活样本,代表了青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状态,展现了青岛极具生命力的城市性格,也记录了一个城市平民化的发展和变化历程。然而,大量里院建筑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遭到拆除和破坏,保护现状堪忧,里院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窑砖,城市建筑的基本元素。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我们,却难得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更难得亲历它们从泥土变成窑砖的"涅槃"过程。只有把眼光投向城市之外,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我们才可能看到一个又一个土得  相似文献   

19.
里院建筑是青岛一种分布广泛的民居建筑形式,也是青岛100多年城市建筑进程中具有浓郁平民符号意味的独特生活样本,代表了青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状态,展现了青岛极具生命力的城市性格,也记录了一个城市平民化的发展和变化历程.然而,大量里院建筑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遭到拆除和破坏,保护现状堪忧,里院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沿海殖民地建筑遗产的南北方比较,解读了不同的两种风格取向,并研究了国内殖民地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在较为成功的殖民地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沿海城市殖民地建筑遗产的创造性和可持续性保护原则及三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