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盘扣在衣服上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装饰辅料,在服装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女装中更是作为很重要的一种装饰品而存在。盘扣一般用在衣服上是为了维系衣襟两边,主要在衣服上起着连接和装饰的作用,以前盘扣在服装设计中大部分用途是为了满足它的传统功能,也就是连接服装,充分发挥其实用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盘扣的种类丰富多样,在服装设计方面已经不只是单单的起连接作用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服装创意设计行业发展中,服装元素、设计风格、地域特色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传统服饰元素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现代服装的设计中。旨在通过研究盘扣东方美学精神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来分析民族文化对服装设计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梅 《中国民族》2013,(3):76-76
2011年6月的那个夜晚,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我们在呼和浩特西郊的蒙古风情园举办“首届朵日纳文学奖”的颁奖晚会。载歌载舞之中,12位蒙古族作家诗人容光焕发地上台领奖。  相似文献   

3.
智疆  张旭 《民族论坛》2005,(9):32-33
摄影是瞬间艺术,它捕捉和凝固每一次让生命感动的无言之美。人的思想情感中,有一部分是无需文字和语言去表述的,如自悟、静悟、感悟、禅悟等等。这一点比利时作家缪利斯·梅物林克论述得很经典,他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摄影,这门用镜头说话的艺术,更是以追求无言之美为旨归。无言之美的魅力是丰富的。从张旭那一幅幅源于心度、巧于天成、情随心动、物伴心融的作品中,人们能体会摄影人对美无限的向往与追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旭用自己的心灵之光、“第六感觉”,捕捉着美,展示着…  相似文献   

4.
黑色之美     
大千世界,万种风情,精彩各自不同。在西昌街头于茫茫人海中,惊鸿一瞥地与最初三个彝人相遇,我领略到一种非常另类的精彩。他们矜持高傲的神态、黑灰色的披毡以及斑斓古艳的百褶裙,包含着非我们通常用以形容乡土生活的言词所能描述的“冷酷”要素,看上去十分迷人并适合于艺术,现在的景象却令我在震撼之余,立刻丢掉了一切猎奇的动机,当视线所及范围所有的人都向你展示相同的仪表、相同的语言和相同的行为方式时,你看到的是“文化”。这里没有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主流与边缘的对比,只有单一的,既纯粹、又被普遍接受并习以为常的东西。比如…  相似文献   

5.
金陵芥子园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美学家李渔的家宅式园林,被称为金陵名园的扛鼎之作,有“园中之王”的美称。本文通过回溯芥子园的起源发展,从“壶中天地”入手,分析其诗性美的内在含义,对芥子园的内部构造进行审美鉴赏。同时从芥子园的园林建造、文人园居、境界营造三个角度,结合时代背景,探寻诗意栖居的生命观照意义。  相似文献   

6.
端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以老坑、坑仔、麻子坑三大名坑为代表,是指细腻、娇嫩致密、坚实,石色石品丰富多彩,端砚匠人的制作也十分精细。近几年端砚备受关注,而且石坑砚材枯竭,除了其本身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越来越高。本文将从端砚的石品和工艺价值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苏肖伊 《中国民族》2013,(10):101-102
山里的壮族,文化厚重且极具特色。仔细琢磨,那看似新鲜的事物之后都有一种细致的味道。壮族的细致不像客家的精巧秀丽,也不像傣族的风情。更不似苗族的绚丽……它只是一种不经意间让人眼前一亮或会心一笑的美。  相似文献   

8.
故园春梦总依依 叶嘉莹本是大家闺秀.她出生在京城北平一个古老而显赫的蒙古裔满族旗人家族,原与纳兰成德同里籍,祖居于叶赫地,本姓叶赫纳兰,父辈曾在清朝为官.满族、旗人、祖上当朝为官,这几个因素似乎就注定了叶嘉莹非同寻常的身世.民国以后,主张废除满族姓氏,她的姓才简化为"叶",以至于一般人再也不能从姓氏上判断她祖上曾经的显...  相似文献   

9.
10.
·花·三个维吾尔女子有一个名叫‘花”古今中外的妇女都有以花命名的习惯,如:汉族妇女的梅、兰、菊、莲,俄罗斯妇女的“丽力亚”(百合花),法国、英国妇女的“露丝”(玫瑰花)等。相比之下,维吾尔妇女人名中,“花”及带“花”字的名字显得尤其繁多。除了“尼鲁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以金、石、土、木、丝、革、竹和匏等制作材料来划分乐器种类,称为八音分类法,后来就用丝竹来统称中国的民族乐器。丝就是弦,可见弦乐在民乐中的重要地位。任何弦乐都离不开造弦技术,古代琴弦制造技术十分成熟,具备完备的工艺和理论体系。受工业化材料和技术的影响,传统的制弦技术濒临失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保护传统工艺的行列,传统琴弦的制造也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琴弦的历史和古法制作以及国外传统的制作方法,让更多的爱好者了解传统琴弦之美。  相似文献   

12.
杨森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42-143
羌族情歌是羌族青年男女以对歌的方式来倾诉衷肠和表达心中爱慕的方式,属于山歌体裁,旋律抒情、婉转,歌词朴实、动人.本文以羌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手法从歌词的韵、侓和艺术审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从而让我们能深刻地了解羌族情歌音乐,为羌族音乐、文字和创作爱好者提供素材、源泉和动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汉字从诞生到现在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文字之一。本文以古汉字字体为对象,从欣赏视角和书法理论对其风格特点展开分析,进而对古汉字的研究视角进行一定的拓展,并为该字体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宁夏第一部歌舞剧《月上贺兰》演出后,以其独特的美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喝彩,名声大振。 《月上贺兰》中女主角“海真”的扮演者有两位,一位是来自北京的舞蹈家山狲,一位是宁夏本土演员丁亚楠。 山翀,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荷花杯、全国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山种几乎拿遍了中国所有舞蹈、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是国内唯一一位出演过15部大型舞剧的舞蹈家。  相似文献   

15.
旷野是自然的环境,是人迹罕至的场所。它的独特之美在于它没有阻隔,没有修饰与喧嚣,它让人沉浸在浪漫、开阔的氛围当中。它有别于高山峻岭的巍峨、大江河流的绵长、室内瓶花的精致。我的成长环境让我对旷野有着深深地感情,它影响了我艺术题材的取向。本论文以对旷野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梳理分析为主线来阐述绘画中的旷野之美,首先梳理了中西方绘画史中旷野题材艺术作品发展的脉络;其次着重分析安塞姆·基弗、大卫·霍克尼等几位艺术家的旷野作品之美。这些艺术家创作的旷野作品表达的内容情感不尽相同,又对艺术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艺术道路上正在探索的晚辈有着重要影响。绘画史上有这么多表现旷野题材的优秀作品和杰出艺术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希望能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我能慢慢完善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6.
羌族情歌是羌族青年男女以对歌的方式来倾诉衷肠和表达心中爱慕的方式,属于山歌体裁,旋律抒情、婉转,歌词朴实、动人。本文以羌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手法从歌词的韵、侓和艺术审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从而让我们能深刻地了解羌族情歌音乐,为羌族音乐、文字和创作爱好者提供素材、源泉和动机。  相似文献   

17.
从第十二届荷花奖现代舞组作品《肖像》中关注到了非常态的、异化的审美体验之于舞蹈的重要性,本文从美学理念切入,从作品形象塑造、细节处理、内在表意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总结并引申出异化的审美表象与真实的表意内涵之间看似朦胧却实则紧密的关系,以辐射当下现代舞创作中非限定性语汇的使用与转化方式和幽默为表,真挚为里的表意通道。  相似文献   

18.
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意境美的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等艺术门类,追求意境美往往是中国艺术家艺术创作关注的热点。在这些艺术门类中,意境美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基于意境美视角这一前提:只有充满意境美的作品,才会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令人心驰神往,才能使得山水与自我融为一体。北宋全景式山水就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客观自然的主观情思,无论是历朝历代的鸿幅巨制山水,还是文人雅客的小景山水。它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或隽秀、灵动,或缥缈、幽深,或千姿百态、巍然屹立的意境美。本文以北宋全景式山水画为切入点,来分析意境美在绘画中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意境美的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无论是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追求意境美往往是中国艺术家艺术创作关注的热点.在这些艺术门类中,意境美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基于意境美视角这一前提:只有充满意境美的作品,才会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令人心驰神往,才能使得山水与自我融为一体.北宋全景式山水就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客观自然的主观情思,无论是历朝历代的鸿幅巨制山水,还是文人雅客的小景山水.它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或隽秀、灵动,或缥缈、幽深,或千姿百态、巍然屹立的意境美.本文以北宋全景式山水画为切入点,来分析意境美在绘画中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05,(3):41-42
“美”之极至是一泓澄碧的水。树美 长白山的岳桦林很有名,它是长白山最顽强的树种,也是长白山最高的(1700-2000米)林带。它们外皮洁白似雪,黑疤累累,像白桦树,但又不像白桦树那样拔地而起,笔直冲天,而是主干似虬龙当空气舞,分枝屈伸如银龙探爪,如被岁月摧毁了身躯,而精神越发矍铄的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