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对内可以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对外可以彰显城市的形象和风采,是城市的文化渊源与精神品格的凝练.城市精神承载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底蕴、现实风貌和未来远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彰显和弘扬石家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何进一步深入提炼和涵养城市精神,就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石家庄的地缘文化及历史传承与变迁来分析石家庄城市精神的构建,从地缘文化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蕴含着“崇山乐水”的城市精神底蕴;从历史传承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内涵着“和合文化”的城市精神内核;从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的取向来看,呼唤着“诚信立市”的城市精神精髓.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对内可以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对外可以彰显城市的形象和风采,是城市的文化渊源与精神品格的凝练。城市精神承载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底蕴、现实风貌和未来远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彰显和弘扬石家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何进一步深入提炼和涵养城市精神,就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石家庄的地缘文化及历史传承与变迁来分析石家庄城市精神的构建,从地缘文化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蕴含着崇山乐水的城市精神底蕴;从历史传承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内涵着和合文化的城市精神内核;从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的取向来看,呼唤着诚信立市的城市精神精髓。  相似文献   

3.
资源丰富,经济落后,是少数民族山区的共同特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资源优势已开始向经济优势转化,自然资源得到多品种、多层次的开发利用.但少数民族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缓慢,不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象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全县31万人,还有17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人才缺乏或严重浪费、外流,资金短缺,这些都是事实.但纵观三江几十年的发展情况,我认为决策是重要因素.决策正确,没有条件可以创造;决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西北边疆,其范围包括现今的新疆和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到楚河流域以及帕米尔广大地区。 这一地区高山环列,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屹立在它的南部,高耸入云,白雪皑皑,号称“世界屋脊”。天山山脉横亘它的中部,昆仑山脉蜿蜒在它的南边。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塔里木盆地,盆地的中央是一望无垠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沿山麓地带,因有河流的灌溉而形成许多“绿洲”,适于农耕。阿尔泰山(古称金山)耸峙在它的东北,在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之间,有一块大的盆地,即准噶尔盆地,这里气候较为湿润,形成荒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白族聚居的大理地区,很多人家中都珍藏着家谱、族谱。在这些文化遗存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说、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宝贵材料。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表明,白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的苍山洱海地区,几千年来开拓了祖国西南边疆。从各姓氏的家谱来看,早在汉晋时期,白族就有文字可考的家族史。据《鹤庆张氏族谱》记载,其家庭为唐代南诏蒙氏时张乐进求之裔,张乐进求为蜀汉时白王张仁果的32代孙,这个家族有文字可查的历史有85代,是至今白族家谱最长的。如每代平均以25年计算,那么共有2125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汉武帝六年。可见张氏在  相似文献   

6.
黎族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保存完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是这个地区生命力的象征,黎族文化也不例外,其斑斓多姿的文化深刻影响着黎族文学的创作,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黎族文化的变迁、记录、传承与保护,鲜明的体现了黎族文学创作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科威特国地处波斯湾西岸,北与伊拉克比邻.面积17818平方公里,人口170万(1989年),其中科威特籍阿拉伯人68万,约占总人口的40%,其余为外国侨民,主要有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印度人、伊朗人和巴基斯坦人.科威特常驻人口的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穆斯林占伊斯兰教徒的70%. 科威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从公元七世纪开始,科威特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631年,穆罕默德派弟子来到科威特地方传教,当地阿拉伯人放弃了多年信守的多种崇拜,开始信奉安拉为唯一真神.  相似文献   

8.
人名,作为社会成员的符号,如同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信仰、心理、审美情趣,也必然地反映出社会现象、历史特征、时代风云、民族关系、文化过程等等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从1978年至今,我国恩格尔系数从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仅从数值上来分析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不能充分证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消费、教育消费、医疗消费以及养老消费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分析,指出我国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民生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正确分析及运用恩格尔系数这一指标,为,为今后更好的实现民生幸福,实现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建设新疆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搞好和田绿洲区域的经济建设,是个颇值得注意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系极端干旱地区。研究其经济发展战略,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加快前进的步伐,又要考虑到生态效益,防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境内,宝藏着我国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凡经重点调查的主要文物,都得到了适当的保护。这些出土文物,是新疆自古就属于祖国大家庭的见证,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历史关系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侗款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侗款的成长变化过程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自秦汉以后,侗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侗族社会内部的一些情况,也开始在汉文古籍中得到了记载。尽管这些记载零零碎碎,有的还带有某种阶级偏见和民族偏见,但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蒙古族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文字的发展轨迹的分析研究中得出:蒙古族是一个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智慧的民族,他们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精神风貌,以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从而不断地使本民族的文化事业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之中  相似文献   

14.
祭祀青海湖被纳入国家祭祀的千多年间多次发生变化,在清代和民国年间变迁较为突出.雍正初年改遥祭为近祭,祭祀时间和地点逐渐固定,清中期蒙藏各族参与到祭海、会盟中,晚清时还出现近祭和遥祭交替、并举的情况.从帝制到共和的鼎革之际,地方势力延续了祭海、会盟,在具体仪式上也变得更加符合现代国家的特点.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仪式变迁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体现出不同时段的现实要求.可见,祭海会盟仪式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国家政治权力的务实性,且这种务实性在帝制与共和两个不同时代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仪式在不同时期变得更加符合不同性质的国家的现实环境和政权的自身诉求.  相似文献   

15.
吴倩 《中国民族》2024,(1):84-86
<正>中国文字与书法肇始于实用,早期主要用于传递信息与纪事。自在龟甲兽骨上书写、镌刻文字的商代始,到以书法为媒介寄情抒怀的魏晋时期,中国书法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艺术自觉。这一阶段的书法发展以书体演进为主线,各体发展出区别于其他书体的书写技法与风格特征,并在此过程中反映了书法审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百夷是元、明时期汉文文献对今日之傣族的称谓,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南部,在西南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地理与气候决定了稻作农业生产是百夷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也是其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稻米获得的主要途径。作为农耕经济的重要补充,畜牧业和家庭副业生产在百夷的经济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百夷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以及经济交往等三个方面对其经济生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十世班禅的转世认定入手,介绍了藏传佛教活佛与活佛转世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及其核心内容,突显出了作为大活佛转世根本原则的金瓶掣签制度实施的意义,强调指出了社会政治因素在活佛转世历史定制形成中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中央政府批准在大活佛转世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是热河地区主要民族之一。本文揭示了元、明、清时期该地区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间军事争战,造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在和平时期各民族间互助合作,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清真寺是我国回族等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也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与分布的象征,同时还承载着伊斯兰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主要功能。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内部组织制度的干预,清真寺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从唐代"蕃坊"制到元代"哈的司"再向"教坊制"的转变过程中,清真寺管理也经历了三掌教制——掌教世袭制—阿洪聘任制—董事会制—民主管理制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伊斯兰教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0.
在雍和宫改庙50周年之际,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初四日,乾隆皇帝亲至雍和宫拈香瞻礼,触景生情,当日即特颁训谕,着重强调雍和宫作为供奉三宝的场所永不更改。同年十月二十二日,乾隆皇帝阅读到《清世宗实录》中雍正皇帝关于雍和宫方面的谕旨,深有感触,遂当即再颁训谕,再次申明雍和宫必将作为佛寺而不能更改的积极意义,并敕谕子孙后代永远钦承。乾隆皇帝的训谕不仅体现了雍和宫的重要历史地位,而且彰显了雍和宫超越宗教意义的更深更广的内涵。雍和宫即可成为宣化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教育基地,又可成为内地蒙藏佛教的学经中心;既可作为政治纽带,加强清中央政府与蒙藏地方的政治联系,又可作为文化纽带,加强汉、蒙、藏、满等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