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山水画的主流传统中,是以笔墨系统为中心,追求其笔墨精神的书写和绘画技法的运用的。在其山水画发展主流的传统中,云南具有边陲文化的独特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与山水地貌的多样性使云南呈现出"异域"的文化个性,作为文化呈现形态的艺术在其文化滋养下呈现出地域性的风格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山水画出现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凸显其地域的魅力特色的同时,也在追求笔墨语言及形式的更新。在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双重情境中,云南山水画家在继承和创新中摸索实践,不断地进行笔墨语言的探索及笔墨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山水画是中国文化人的独特创造,是笔墨文化的典型形式,也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笔墨不仅是用笔墨的技巧,更不仅仅是材料工具,而是一种体现着境界的思想,是浓缩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语言,是非常民族化的艺术智慧。如此看来,山水画就绝对不是风景画了。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山水画坛,李兵是一位独具一格卓有成就的中青年画家。李兵"块斧劈"皴法的创立以及"挤白法"、"衬白法"等绘画表现新技法,构建起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个性风格。他雪山题材山水画探索与创作的全部价值在于,以其充满现代意味的审美原创性,并以雪山高原为取材对象,从自然景观中获取了新的文本范式和艺术图式。其气势恢宏、令人耳目一新的雪山题材山水作品,不再重复和延续明清以降文人画的残山剩水和逸笔草草的狭  相似文献   

4.
兰善兴 《民族学刊》2013,4(3):44-53,108-110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在中国艺术史、美术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如此,从其中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恢复并接续了上古中国山川"圣地"崇拜的传统。山水画及其创作理论将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生命力"看作是山水画的最高追求。在这种追求中,蕴含着山川在"封建"之前的神圣性,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只是,山川的神圣性,并不直接体现为远古式的"圣地",而更加人文化。在这种人文化的神圣性中,文人士大夫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之下,或有意或无意地使得山水画发挥了接续"道统"的作用,而这一点又使得山川与近期关于人类学文化自觉的讨论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5.
孙成慷是一位富有才情善于思考而又非常年轻的四川山水画家.其充满抒情意味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水画创作,清新典雅,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且具婉约华滋的静谧之美,这种充满抒情意味的乡村民谣式的表达方式,使其找到表现川西山水最为恰当的绘画语言,从而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 孙成慷对中国画精神与古典形态的敬畏和守望,展现出其扎实的传统功底和面向当代的文本探索与美学诉求.他的山水,是传统的,婉约的,含蓄的,抒情的.作为山水画家,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绘画语言,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绘画语言的,仍然是凤毛麟角.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成慷是幸运的.尽管他的绘画语言还需要强化,还需要锤炼,还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6.
云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技法.陆俨少云水技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陆俨少早年研习传统,之后通过不断的写生游历,从自然中汲取精华,总结出独特的陆氏勾云画水表现技法.本文结合陆俨少各时期山水画作品中云水法的笔墨、形式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云水法的形成、特点及云水对画面虚实取势的作用,分析他如何从传统和自然中汲取精华,并创作出独特的绘画语言.对当代青年画家们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笔墨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内容,赋予了中国画最内在的灵魂。对于笔墨所具有的内涵,不管是从纸、笔等工具的狭义意义上来讲,还是从抽象绘画形态这种广义意义来讲,都体现了中国画与我国传统笔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和相关联系的相辅相成性。所以,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对笔墨的融会表达必须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以此才可充分将现代绘画的那种审美艺术特点呈现出来,此同时也才能不断探索出未来的前景与规律。中国画是一种有着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而且也包含了各种中国艺术刻印的元素。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画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其神韵风姿、精神特质与我国传统笔墨之间的密不可分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画笔墨语言为切入点,立足于传统思想文化和人文精神,从线、墨、色三个维度分析笔墨的抽象性内涵,深究中国画艺术之精神,以期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抓住其本质内涵,保留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和命脉,国画的意境与气韵主要是通过笔墨呈现出来的。写意花鸟画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创作者懂得熟练运用笔墨来展现和表达客观物象的精神,使得一转一束间充满丰富的情趣,将创作者的内在思想和精神追求融于画中。本文首先论述了笔墨与中国写意花鸟画之间的特点和关系,然后就写意花鸟画在临摹时、写生中以及创作中笔墨的运用展开分析,并对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创新发展进行思考,通过深入分析和感受写意花鸟画中的笔墨情趣和精神,以期能够推动国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焦墨山水绘画门类,作品大多以写意为主。张仃的焦墨山水画形式独特,重笔墨、造型实、质感强等特征突显,富有玄素纯净、人文属性的审美意境,为现代焦墨山水画创作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富有中国山水画创新性发展的贡献与成就,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是云南民族文化十分典型的内容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是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其建筑特色及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云南省民族文化宫项目,希望能够为我省民族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山水黄山"和以北京为主题的"水墨家园"等系列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批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13.
隋唐以来,山水画的用笔、用墨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这来自于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出彩的山水画家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作为学习、研究、探索山水画的后辈,在体会这笔墨意趣时,有自身浅薄的感受,在学习先辈们的前提下望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  相似文献   

14.
隋唐以来,山水画的用笔、用墨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这来自于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出彩的山水画家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作为学习、研究、探索山水画的后辈,在体会这笔墨意趣时,有自身浅薄的感受,在学习先辈们的前提下望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  相似文献   

15.
对于"笔墨"的看法,历朝历代的画家们对其阐释与解读众多,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笔墨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近代的山水大家黄宾虹提出了"五笔七墨"的理论,对古人的笔墨观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并且与自己多年来的写生经验相结合,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笔墨。本文通过论述中国画的笔墨含义以及黄宾虹本人的笔墨观,探究其对笔墨的理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元代山水绘画是继五代以来中国山水绘画史上的又一高峰,而元代山水画在经过唐宋几百年的发展后,以一种继承与创新的方式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朝代交替之际和元代,中国山水绘画史上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优秀的画家。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作品一直为后人所学习和称赞。本文将以王蒙的密体山水为论点,从对王蒙山水作品的解读分析、社会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经历等方面,论述王蒙密体山水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欣歌 《民族论坛》2013,(6):68-68,F0003,F0004
正韩向阳来自牡丹之乡——洛阳,自幼随父亲习画,后来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读书时,山水、花鸟都下过很大功夫,写生、临摹是他的必修课,多年来一直坚持不辍。再后来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先生开办的山水画硕士研究生创作工作室,沐浴贾先生的治学之道与苦学精神,使他的创作飞跃进步。在此,他重点解决了山水画的技术问题。贾又福山水画教学体系对传统的强调和重视写生的创造性,使韩向阳在掌握技巧的基础上,开始传统文化方面的思考。通过领略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山水画萌芽,宗斌在《画山水序》论述了山水“以形媚道”,创作目的在于“卧游”以悟道;王微指出山水画与地图的区别,强调创作山水画的情感宣泄;更重要的是在南朝时期甚至已经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优劣在于“格高而思逸”,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后世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后世的画论对此继续发展,由此衍生出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品德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王胤泉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以能者为师,贤者为师,自然为师。早期从西画入手,将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创作严谨,作品注重点、线、面与思想感情的统一,追求自然天趣。作品多是巨幅,长于山水,擅花鸟兼人物。绘事50余载,写生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在艺术生涯中历经人生坎坷,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经多年苦心探索,其作品法无定法,气势磅礴,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笔墨沉酣苍劲,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  相似文献   

20.
正大利的山水,是近年我最喜欢的山水画。从研究美术史的角度讲,在近代的美术出版家里,有一位学者型的画家黄宾虹,有世界眼光,更有民族文化自信,成为借古开今的一代宗师。程大利继承了黄宾虹的文脉,把自己山水画的发展建立在对中国山水精神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浮沉曲折认真反思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