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只具有陈列展示、科学研究、保护管理及文物收藏等功能,更要发挥搭建城市多元化文化交流平台、弘扬城市精神及引领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博物馆事业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现已成为衡量城市、民族及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本文以全新视角阐述博物馆功能,促使博物馆成为"文明窗口",承担其自身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进步。  相似文献   

2.
严允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216-217
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只具有陈列展示、科学研究、保护管理及文物收藏等功能,更要发挥搭建城市多元化文化交流平台、弘扬城市精神及引领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博物馆事业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现已成为衡量城市、民族及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本文以全新视角阐述博物馆功能,促使博物馆成为"文明窗口",承担其自身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进步.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展览陈列工作直接影响着历史文化的体现效果,为了使参观者充分体会博物馆蕴含的文化精神,需要对博物馆展览陈列工作加强建设。而目前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充分展示展览品的文化内涵与内在魅力,导致博物馆与展品均缺乏吸引力。为了促进博物馆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博物馆展览陈列现状,针对展览陈列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以期在充分提升博物馆展览陈列水平基础上推动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国都对自身的文化发展加强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建设更更加注重将当地的历史、人文古迹等打造成有机整体,这是因为城市的发展和自身的文化脉络有着紧密的联系。真正的美丽城市不仅是拥有繁华的现代外貌,还必须具备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对于各大城市来说,博物馆起到了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的作用,人们通过博物馆能够得到知识,提升自身的审美和修养,可以说,在现代城市发展下,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提升,也因此它的城市地位不断提升。本文对城市文化建设理念下的城市博物馆研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锐 《中国民族博览》2022,(22):212-216
博物馆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是地方形象传播的第一站。博物馆信息传播和地方形象传播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根植于地域文化符号,从而建构地方文化体系,通过信息媒介进行地方形象传播。本文以广东雷州市博物馆陈列升级改造为例,强化雷州文化的内涵,阐述博物馆对地方形象传播的建构,探索博物馆赋予小城崛起的新路径。主要阐述两大内容,第一是通过雷州市博物馆布展大纲的重构,提炼雷州地域文化符号,建构雷州历史文化叙事。第二个以雷州市博物馆陈列设计为主要内容,通过展陈语言塑造空间叙事,将雷州历史文化可视化,创造雷州历史文化的时空体验,传播地方形象。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博物馆承载着当地文化底蕴,在宣传特色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博物馆文物陈列保护问题进行探究,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护意识存在的问题、工作案例分析及经验启发、新形势下文物陈列与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蕾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256-258
在现代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中,博物馆也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必经之地,对文物进行陈列展览也是表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形式之一。现如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追求,急需进行转型与创新。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转变的意义、背景和现状进行简要概述,并提出优化的转变与发展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促使博物馆真正肩负起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收集、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主要场所,以博物馆典藏文物的历史性为前提,从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了解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藏品陈列、优化文化传播水平,发挥历史文化传播功能三方面,对历史文化传播功能的利用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收集、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主要场所,以博物馆典藏文物的历史性为前提,从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了解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藏品陈列、优化文化传播水平,发挥历史文化传播功能三方面,对历史文化传播功能的利用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参观者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因而愈发追求精神文化。博物馆作为弘扬人类历史文化的关键阵地,可使人们在参观、鉴赏文物时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在数字化时代,为有效管理、保护馆藏文物,提高文物观赏体验,博物馆应合理使用各类数字化技术。本文先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管中的应用意义和要点,进而重点探究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每个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丰厚的历史积淀代表着城市的特色、底蕴、气质。博物馆作为永久性收藏机构,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收藏者、展示者、保护者、宣传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先进技术在文化遗产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如博物馆逐渐加强了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期打造出呈现效果丰富、吸引观赏者的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方式营造虚拟空间,能够让观赏者更加形象化了解历史。本文主要分析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目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中国历史的呈现,关系到人们的精神层次。文物博物馆的陈列要保留文物的价值、知识价值、观众需求的三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文物博物馆的陈列的性质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增加博物馆的陈列效果和形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先进技术在文化遗产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如博物馆逐渐加强了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期打造出呈现效果丰富、吸引观赏者的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方式营造虚拟空间,能够让观赏者更加形象化了解历史.本文主要分析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目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中国历史的呈现,关系到人们的精神层次。文物博物馆的陈列要保留文物的价值、知识价值、观众需求的三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文物博物馆的陈列的性质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增加博物馆的陈列效果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教育、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很好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所以,近些年来,我国对文化建设更加重视,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其管理模式也逐渐变得更加规范。本文主要对中小博物馆陈列布展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提高中小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古建筑保护利用事业与博物馆事业步入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在原有的基址上建造博物馆,让古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但古建筑转型成为古建筑博物馆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的因素,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古建筑博物馆,由于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让博物馆的展陈工作更是雪上加霜。本文将结合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实践经验,从展览主题与内容定位、展陈路线与空间利用、装饰材料与工艺选择等多个方面,探讨江南地区的古建筑博物馆在陈列展示过程中应注意到的细节问题,以及如何在转型中扬长避短,用当下的陈列展示艺术向公众展示古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8.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当前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展陈方面的现状、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及应该注重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游客展现一个特色的民族博物馆。笔者认为,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非常重视展陈的题材和内容,对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讲解也更贴切,让优秀文化通过博物馆的展陈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是存放具有珍贵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书籍、画作、古董等器物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历史研究、艺术鉴赏等活动的基础。博物馆展览是展现历史资料、文物、艺术品的重要工作,提高博物馆展览的设计水平、加强博物馆的科技含量,不仅有利于突出展品亮点,还有利于通过环境烘托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进而有助于对文化、艺术的传承。本文针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思想性和观赏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参考性。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的存在既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又体现了古老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本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若干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结合当前的博物馆发展趋势,进行行之有效的策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