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派,它主张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语言.其感兴趣的课题有概念隐喻,心理空间,意象图式,原型理论等.当前,对古歌史诗的研究多局限在民族学、民俗学领域,而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之进行探讨的尚不多见.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现、隐喻观及凸显现三个角度来分析解读瑶族史诗<密洛陀>.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境角度八手,探讨句法歧义的作用机制,认为歧义是语言使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句法歧义是歧义的一种,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句法歧义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句法歧义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包括语言使用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背景知识等内容,是语义理解的基础,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采集是生态人类学常用的研究植物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旨在从当地人的语言来了解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德昂族为例,通过展示该民族语言对茶的分类、认知以及相关的地方性知识,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提出语言采集不是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出的语言决定论的实践,而是对人类在生存环境中适应和选择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毋小妮 《中国民族博览》2022,(4):117-118,121
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技巧研究,语言篇章研究,文学文本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今学者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已经进入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学者常常利用认知语言学进行翻译文本的分析,还有多数学者将认知语言学运用于翻译课堂教学,总结翻译教学策略,构建翻译教学模式.本文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诗歌翻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认知语言...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学、心理学的角度,力图探索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了语言能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质,语言的习得对儿童今后智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些规律来把握儿童语言能力获得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不同特点,以加强儿童语言学习的科学指导,达到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中语言能力的影响、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中空间能力的影响以及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中数学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性分析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旨在不断提升认知能力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中语言能力的影响、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中空间能力的影响以及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中数学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性分析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旨在不断提升认知能力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一些主要的石化理论研究进行简要评述后,借助于两个技巧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语言石化现象进行宏观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语言输入理论、意识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动机观,提出一些避免语言石化现象产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词汇的教与学是有一定规律、有章可循的.本文从对艺术院校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艺术生的词汇教学应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和个性特色,运用形、音、义相结合的词汇教学手段,鼓励学生通过使用词汇的方式来学习词汇,并建议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Michael Lewis的语块理论(Lexical Approach)为依据,以258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从口语、写作、翻译、语言环境、学习方法五个纬度对藏族大学生英语语言输出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思维模式、"三语"语境和语言输出的模糊认识是导致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较低的主要因素,而语块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1.
"花园路径现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类语言现象,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句法、语义及语用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解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花园路径现象"作一个认知识解,旨在探讨人类语言的认知机制.通过对"花园路径现象"的成因及理解过程的分析能够深化我们对语言认知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特别是语言教育者,我们希望了解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学习者身上发生了什么。语言的学习是整体"人"之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具有了全人的视角,才有可能促进包括语言进步在内的学习者的成长。男女教师的心理结构不同,心理认知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将会被引入语言教学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角色认同程度从而分析其与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民族研究》2004,(6):10-19
民族认知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类依靠认知来认识客观世界 ,依靠认知有选择地收集周围世界的信息 ,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和不同经验、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或民族群体中的人 ,其认知必定受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制约 ,从而表现出独特的认知特点。研究民族的认知特点可以从民族认知框架、认知选择性及认知方式等心理维度入手。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对民族认知结构进行跨文化的诠释 ,研究各民族在认知及其结构方面的特点 ,探讨导致这些特点差异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及历史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人类学家哈拉尔德,艾德黑姆(Harald Eidheim)的论文《当族群身份成为社会污名》,从挪威人和拉普人的语言态度分析的视角下,来阐述身份认同、面子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分析流行语的语言,我们可以有效了解社会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理论框架,结合从官方媒体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检索出的100条真实文本,对流行语“XX刺客”构式进行分析,发现它的产生离不开汉语认知隐喻机制的影响。最初产生的句式表达是“雪糕刺客”,因为仿拟类推和高频使用逐渐产生更多类似表达,最终凝固成为语法构式,以“XX刺客”形式存在于汉语中。“XX刺客”代表的这类戏谑构式语言折射大众社会消费心理,暴露相关市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供需矛盾调节和市场合理化定价的隐性指向标。  相似文献   

16.
黎荔 《民族论坛》2008,(3):48-50
老舍之后用京味语言写北京风土故事的作家首推邓友梅。邓友梅的语言特色是少用形容词、成语,多以鲜活的生活语言入文,叙述语言得北京话的方言精神而又化用于无形,清爽利落,明净单纯,带着北京人亲切的民间声口,又有三流九教、当行本色的行话。本文试图从语言民俗学的角度来解读邓友梅小说语言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17.
转喻性“吃+X+饭”结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立 《民族论坛》2008,(8):62-63
现代汉语"吃"是一个常用的高频动词,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与"吃"相关的一类动宾短语——"吃+X+饭"结构。从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开始,论述作为"吃"后面宾语的"X饭"的性质,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的认知机制将"X饭"界定为来源宾语,而非受事宾语,并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句法结构的象似性来解释这一结构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而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为了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本文以人类的其中一种基本情感“悲伤”的隐喻表达作研究对象,主要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入手,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耿慧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01-104
浩瀚的中国典籍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其英文译本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历史与文化、译者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多重架构下,如何从认知转向视阈对其进行重译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综合把握译者的认知现状、思维特点、语言图式及转向心理,着重分析了"隐喻"现象,旨在梳理翻译过程,解读经典片段,拓展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藏族大学生在识记不同语言材料时表现出不同效果的分析,从信息加工的角度阐述了母语是识记的基础,是识记表象建立的关键,母语所反映的认知取向决定了识记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