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堂美术鉴赏课成功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真正的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学生有自主"发现",检验学生有没有"发现"要点在于:学生的评述里有没有关于审美个性化观点,有没有对作品发自内心的表述及感悟。  相似文献   

2.
当今,主流人群在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上正在愈渐模糊化。从国内基础教育来看,内陆尤其靠沿海地区的中国学生学习西洋乐器的比例仍然占据主流,专业高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依旧会必不可少地用到他者的文化观念进行本土教学,我们将音乐书写的原理用于转化为音乐生产技术、演奏、演唱、创作与理论等,这些建立在非传统文化模式上的教育观念,看似是当下主流文化如何面对传统语境的问题,由此笔者针对其现象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情境教学法”追本溯源,探讨其在最初学科语境下的含义和应用逻辑,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分析“情境教学法”是如何在实践中产生有利因素,并被中国教育者引入到国内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其次,与音乐学科各专业进行教育实践整合,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类型和属性,结合音乐的表演和审美本质特点,讨论如何通过音乐的表象和表意两种途径去习得,换言之,是情境表现和乐谱信息符号两种材料的达意。“情境教学法”可以从音乐的表象层面还原音乐本质,引导学生产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再与乐谱信息、知识理论和概念性的表意材料相结合。传统解释性的说教方式不作为传授技能的主要媒介,教师在这其中起到辅助性的教学作用,通过可以触碰和感受到的直观材料,将概念、定理、法则等放在技能的实践中学习。“情境教学法”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对音乐本质方面的直观性和感官体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拉近乐谱、文字和现实情境之间的时空和空间关系,解决音乐学科教育中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名词术语与音响效果、理解与感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双选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被许多高校所采用,特别是在专业音乐院校的技能技巧课中其优势非常明显。目前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技能技巧课中,也采用“双选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管理模式反倒成了高师音乐教育“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业,轻文化”的催化剂。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先秦时期的“礼乐治国”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与新时代音乐教育的宗旨虽不完全一致,但也为新时代音乐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首先论述了先秦“乐教”的概况,进而分析先秦“乐教”对我国新时代音乐教育的借鉴意义,为教师在实践中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者很早就有人提出“语言唤醒”一词,语言唤醒究其实质来说就是在内外环境的刺激或激发下,语言潜力被开发出来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心理唤醒和语言唤醒表述了相似的内容。对于《格萨尔》“神授”艺人的神奇语言能力,学界目前仍是众说纷纭。文章认为:从心理唤醒的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可以合理解释“神授”艺人们的神奇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科学活动而言,音乐活动更加注重人的个性表达和情感流露。中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具有审美性和培养创造性的特点。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活动过于模式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方法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带领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优化音乐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音乐互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修养;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和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特别是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学习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两国学校音乐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异同,以达到汲取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更好的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之所用。  相似文献   

9.
从第十二届荷花奖现代舞组作品《肖像》中关注到了非常态的、异化的审美体验之于舞蹈的重要性,本文从美学理念切入,从作品形象塑造、细节处理、内在表意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总结并引申出异化的审美表象与真实的表意内涵之间看似朦胧却实则紧密的关系,以辐射当下现代舞创作中非限定性语汇的使用与转化方式和幽默为表,真挚为里的表意通道。  相似文献   

10.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隐性综合素养课程,对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分析文献、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等方式,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索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研究为出发点,提出高校音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对策和方法,对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迄明清时代,不仅可以看作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民族科技史文献的,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关于铜鼓的起源地,学术界中较一致的看法是起源于中国南方。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就指出铜鼓起源于云南西南部地区。19世纪末,荷兰学者提出铜鼓起源于广东南…  相似文献   

13.
"学堂乐歌"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不少学者对学堂乐歌、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做出了许多基础性工作,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大多停留在学堂乐歌或近代音乐教育单项层面,较少将两者合并展开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本文广泛收集了诸多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及"学堂乐歌"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研究综述三方面着手,将之分类梳理、归纳与分析,为学界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主流人群在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上正在愈渐模糊化.从国内基础教育来看,内陆尤其靠沿海地区的中国学生学习西洋乐器的比例仍然占据主流,专业高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依旧会必不可少地用到"他者"的文化观念进行本土教学,我们将音乐"书写的原理"用于转化为音乐生产技术、演奏、演唱、创作与理论等,这些建立在非传统文化模式上的教育观念,看似是当下主流文化如何面对传统语境的问题,由此笔者针对其现象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愉快教学法是音乐老师为激起同学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艺术审美能力所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针对小学生的特质,在教学当中营造出欢乐的氛围,使学生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对音乐产生兴趣。本文将对该教学法的四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愉快教学法是音乐老师为激起同学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艺术审美能力所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针对小学生的特质,在教学当中营造出欢乐的氛围,使学生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对音乐产生兴趣。本文将对该教学法的四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课程开设方案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对自身专业核心素养定位不准、认识不清,盲目跟在本科院校后面亦步亦趋。因此,本文提出的高职院校小学音乐教育人才的专业核心素养包括:一是作为音乐教师的专业功底与课堂教学素养;二是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其他文化课程)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素养;三是作为乡村小学少年儿童人生心灵导师的素养。另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领域与课程设置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显著提高,人们越发重视精神文化的成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正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流传于大巴山的一种古老的民歌——巴山背二歌于2005年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实现了跨越性、历史性的重视与挖掘。而即便如此当时的巴山背二歌已经慢慢在走向磨灭,它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本身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实情,在本文浅谈几点关于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巴山背二歌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作为高职师范类院校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联系课程育人、思政育人及实践育人的重要纽带,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由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职音乐教育,是对现行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新审视,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补充。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三全育人”的改革浪潮,不断加强艺术育人、文化育人效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家庭教育是幼儿家庭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所在,对于人类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强幼儿家庭教育,提高幼儿家庭德育质量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重点。在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发现幼儿的德育教育在幼儿园已经很重视,但在家庭中却不够重视。现在的父母亲都是"80后"独生子女,文化素质高,重智轻德,教育导向片面,理念和道德底线模糊不清,同时大多数的孩子的教养由祖辈负责,容易出现包办代替,认为"自然具备,生来就有"的理念,在德育教育中无法和幼儿园达成一致,这样的情况不仅让幼儿思想意识混乱,无所适从,还会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