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珍藏有一部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于正统十年(1445)颁赐甘州卧佛寺的《永乐北藏》,大部保存完好,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在对这部佛教经典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明英宗颁赐甘州卧佛寺《北藏》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这部大藏经对于研究中国明代历史文化、宗教政策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掖大佛寺珍藏明代官版《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及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国内现存最为完整的佛经.这部佛经对我们研究明代书法及其佛教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它不仅是书法艺术与佛学意境完美契合,也是我国宗教典籍的奇葩,更是书法领域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刊登了程溯洛题为《甘州回鹘始末与撒里提兀儿的迁徙及下落》一文,针对近年来甘州回鹘及撒里畏兀儿研究中的分歧意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文约1.5万字,共分两节。第一节是《甘州回鹘始末》,分为七个问题:(一)甘州回鹘初依河西吐蕃,后联合唐沙州节度使张议潮,共败吐蕃而自立。(二)甘州回鹘与内地王朝五代、北宋的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以及同波斯、印度、罗马往来频繁,又和毗邻瓜沙州汉人  相似文献   

4.
大乘佛教经典《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在佛教北传的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其藏译题跋和文献记载,历史上该经典有6种藏译本且屡经校勘、修订和厘定。文章结合相关藏文文法典籍和著作,对藏译本《八千颂》4个不同版本中一些特定词语进行比较研究,对几个不同题跋进行汉译和分析,进而探讨藏译本《八千颂》几个版本在翻译、校勘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白史》( agan teüke)的这部蒙古语文献,其正确名称应该是《Arban buyantunomun cagan teüke》(《十善福白史》。以下简称《白史》)。关于这部文献的来源,比较一致的说法认为元代开始撰写,到了16世纪由鄂尔多斯的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以下简称“彻辰洪台吉”)改写后流传至今。在有关《白史》的诸多研究中,提供蒙古国立图书馆藏本(在南戈壁省发现)摹真本的海西希(1959年)、根据这个版本做详细译注并进行研究的萨加斯特(1976年)以及出版了与海西希提供的版本不同内容的另外一个版本的留金锁(1978  相似文献   

6.
经考察与藏译《法华经》相关的藏族史料文献,初步可认为藏译《法华经》最初是由吞弥.桑布扎翻译的,但现存的《甘珠尔》题记上写“由益希德(智军)翻译”。探析“厘定译语”及核对史料初步认为,和田出土《法华经》是814年以前的译本,可能是由吞弥·桑布扎翻译的,敦煌和《甘珠尔》中的记载初步认为是益希德厘定译语后的写本。对和田出土《法华经》上“三个写经生的署名”研究发现,这部和田出土的《法华经》是吐蕃时期的高层人物抄写的。  相似文献   

7.
敦煌于阗文P.2741、ch.00296、P.2790号文书疏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敦煌子阗文书对于甘州回鹘早期历史的重要意义 甘州回鹘自公元840年回鹘西奔,分投三处,一支投吐蕃,吐蕃处之甘州,后在甘州建牙称汗,直到1036年为西夏所灭,前后历两个世纪,但自梁乾化元年(911年)始第一次遣使朝贡,以前历史暖昧不明,最初怎样进入河西?由何人率领?何时由何路线投奔吐蕃?最早居于何处?后来又于何时占据甘州,建牙称汗的?其过程又如何?对此一系列问题,五代、宋人所修唐、五代史,已经搞不清楚,多据当时的甘州回鹘作想当然的推断,因而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混淆史实,不合情理的记载,如五代刘煦《旧唐书回纥传》曾含糊地说:甘州回鹘是安西庞勒的后嗣,“到今时遣使入朝进玉、马二物及本土所产,交易而还”,所谓今时实指五代,可见安西庞勒后嗣之说,实据“今时”上推,并无史料根据,只好笼统隐约说其如此,可是到了《新唐书回鹘传》与《资治通鉴》加以简并合一就成为“庞特勒称可  相似文献   

8.
学者在研究九世班禅返藏时多采纳档案材料,大都忽略了传媒中的各类资料。班禅返藏作为国际热点问题《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日报,《东方杂志》《蒙藏月报》《蒙藏旬刊》《康藏前锋》《开发西北》《边事研究》《海潮音》等期刊都及时跟踪报道,报道中央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宗教人士对班禅返藏的策略和态度,并介绍了达赖与班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中国政府与英政府之间的交流与斗争。通过这些报刊我们可以了解九世班禅准备返藏的复杂过程,及其返藏失败的原因,把握当时的舆论导向和达赖班禅两个系统利用报刊进行斗争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格萨尔王传》接受者的角度 ,探讨这部英雄史诗在藏民族中盛传不衰的原因 ,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丽楣 《中国藏学》2006,(2):282-290
《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丛书》全书共8册。收录档案条目95,000余条,合计820余万字。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青海省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四川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甘肃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的内容及出版情况。这套《目录丛书》的编成和问世,不仅对开展藏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藏学研究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族学界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大体包括北自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①从古至今,藏彝民族走廊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活动的舞台,尤其是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古代氏羌族群自北向南的迁徙与这一区域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3个属于藏缅语族,至今仍大多居住在与西藏、四1收p近的西北部地区。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藏彝民族走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关于条马古道,我在《滇藏茶马古道论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亚非研究院藏《世间总堆》手抄本文献的缜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部手抄本系吐蕃王朝时期的文献,其年代至少在公元8世纪之前.该文献内容对“苯教”名称的来源、对辛绕弥沃的历史地位、对苯教的发源地、藏族先民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吐蕃苯教的面貌等方面的了解和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萨尔王传》这部伟大巨著,是藏民族的祖先们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般的文化艺术遗产中,最珍贵最典型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作。作为藏民族的子孙后代,无不为之感到自豪和光荣。格萨尔说唱音乐,是这一英雄史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格萨尔》与音乐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缺一不可。正是说唱音乐才让  相似文献   

14.
一 《福乐智慧》原名《库达德库·比力格》,直译是《给予幸福的知识》。这部著作原只有三个抄本传世,其一是由回鹘文字母写成,另两个是用阿拉伯字母抄成,但均存于国外图书馆中。自十九世纪以来,许多东方学者、突厥学家对这部长诗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在国外已有多种文本流行。正因为这样,这部书的书名也就因地而异,诸如有《王君之宝鉴》、《国家之眼睛》、《统治者的装饰》、《突厥王书》、《劝王书》等名。全书共八十二章  相似文献   

15.
<正>“朵儿只唱”图记是一枚明代象牙图章,方形印面,配以狮钮,高6.1厘米、边长5.2厘米,原收藏于西藏罗布林卡,现收藏于西藏博物馆。“朵儿只唱”,藏语意为“金刚持”,又译作“多吉锵”。图章印背有汉文款识,左侧为“钦赐朵儿只唱图记”,右侧为“大明万历戊子年制”,即公元1588年制。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番僧答赖准升‘朵儿只唱’名号,仍给敕命、图书”。“朵儿只唱”即为达赖的名号,是明朝廷颁赐给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的。  相似文献   

16.
夏琼寺,藏语称“夏琼德庆云丹旦杰林”(一译夏群寺、妙翅崖寺、法净寺)位于今青海省化隆县查甫公社黄河北岸的高山之巅,势如大雁展翅,雄伟壮观,因之得名。公元一七八七年,清乾隆帝颁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字的“夏琼大乘功德昌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小忽雷》这部剧为原点,探寻《小忽雷》这部剧的源流演变,简要介绍了影响这部剧发展的作品。从《小忽雷》对《乐府杂录·琵琶》的吸收借鉴之处,而引出两部作品的不同,从而体现出《小忽雷》这部清传奇的奇异创新之处。再叙述《北里志》这部小说与《小忽雷》对妓女的描写,本文着重选取了两部剧的交叉共同拥有的人物润娘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忽雷》这部剧为原点,探寻《小忽雷》这部剧的源流演变,简要介绍了影响这部剧发展的作品。从《小忽雷》对《乐府杂录·琵琶》的吸收借鉴之处,而引出两部作品的不同,从而体现出《小忽雷》这部清传奇的奇异创新之处。再叙述《北里志》这部小说与《小忽雷》对妓女的描写,本文着重选取了两部剧的交叉共同拥有的人物润娘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9.
《民族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刊载了刘扬武同志《傣族历史上的麓川王都城城址考辨》一文(以下简称《考辨》)。这篇文章根据一些土城遗址、出土文物、民间传说以及部分汉文史籍,论证了明英宗正统年间麓川政权首领思任发建立的王都城城址,是位于今陇川县城南城子公社城子大队的红星、近引两个生产队的所在地(以下简称近引遗址),而不是今瑞丽县的广贺罕。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持相反意见,特提出和刘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记录为《藏蒙本草图解》的图文结合的本草图谱.通过对该书来源及其版本进行考证,确认该书为蒙古族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撰写的《藏蒙本草图解》(藏名直译为《无暇晶珠中所述医药示例的美丽眼饰》),是其所著《蒙药正典》一书的图谱姊妹篇;再结合《蒙药正典》对该书中的图像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的图像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