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治理,激发内生动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提升乡村的综合发展水平,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振兴。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的历史资源,对于挖掘乡村发展潜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乡村振兴群众文化历史资源的价值,并为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溯源根脉,也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本文重点从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功能和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路径分析方面进行研究剖析。  相似文献   

4.
马喜梅 《民族学刊》2023,14(1):59-67, 14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关键,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深化“四个共同”教育为着力点,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目标,尽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当中。通过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增补修订、乡村社区文化的重新营造和乡村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提升,切实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乡村博物馆在在保留乡村历史文化记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乡村博物馆对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乡村博物馆的发展也面临着配套政策不完善、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同质化展示等问题。本文将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视野下对乡村博物馆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谭志满  罗淋丹 《民族学刊》2022,13(8):136-144, 167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作为“铸魂”工程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当前,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呈现出传统文化传承断裂、落后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其中乡村人才缺乏以及乡村人才如何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新乡贤作为乡村精英理应成为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并可以基于自身情怀、责任及资财禀赋,通过嵌入式“在场”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如通过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活动提升乡村民众的文化自信,通过挖掘和弘扬乡村礼俗促进乡村善治,通过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实践等,由此助推淳朴民风与和谐乡风的形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乡村地区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基础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消失的现象,这需要加强乡村非遗保护力度,对其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乡村非遗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乡村非遗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创新利用策略,以期可以为乡村非遗的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产区,这里也有着我国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东北地区就开始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帮助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将文化旅游的文化属性凸显了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尚。本文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推动东北地区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的号召,本文在已有研究之上,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从地方性重构的两个机制关联中,深入讨论了户县农民画的地方性重构与族群认同现状之间互动过程以及其活化创新的可行性。调查分析户县农民画在新时代遇到的发展阻碍,针对性地提出新型发展结构框架,以“互联网+文化”模式探寻乡村发展新渠道,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提升文化自信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刘晓红 《民族学刊》2022,13(1):20-31, 1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迈向共同富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重大部署,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基于人本价值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内生发展能力,梳理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依据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投入特征与产出效果,将国家重大政策支持作为培育人本价值实现能力的投入因素,提出落实重大政策的对策建议;将服务国家需要作为提升人本价值实现能力的产出效果,从质性研究分析服务国家需要的主要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和乡村大众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进程中,要以红色文化为价值导向,引领乡村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在实际传播中,要充分发掘红色基因,打通“最后一公里”,将红色文化的内涵、特质、感染力渗透到大众文化中,让广大群众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如此才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正式施行,更是将其提升到法治层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非遗小镇有助于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聚合人才,发展特色文化;升级产业,促进转型发展;改善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但是现阶段,非遗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趋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建设的影响下,特色小镇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新型城镇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将乡镇的特色资源、传统文化习俗、乡村优美环境、历史文化等在空间上聚集起来,以独具特色的优势实现产业融合,带动产业化的发展,为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的转变发展,以及呈现统筹融合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另外,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特色乡村小镇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境内的特色小镇发展良莠不齐,无论是在建设规划方面,还是在运营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探索特色文旅小镇的发展路径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宿是新时代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业态产品。作为新型旅游业态,民宿旅游充分考虑人们的偏好追求,并在积极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热点,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民宿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泰山石文化与民宿经济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是基于传统东方石文化推行新业态经济的基本尝试,也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从泰山石文化着手,对泰山石文化与民宿经济融合发展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此开始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立求能够加快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进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其生存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重视经济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丰富居民农精神生活的要求,农村地区开始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活动。广场舞是一种普及程度极高的休闲活动,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锻炼身体素质,加快农村地区文明建设进程。相关人员应当认识到广场舞开展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广场舞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广场舞开展以及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可以为广场舞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的理想信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作用.通过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价值,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通过...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整体格局虽然呈现出"东升西降"趋势,但是中西方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发展的源源动力在广大乡村地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合,具有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在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个大局的前提下,依托红色文化推进乡村振兴,追寻乡村红色历史记忆,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春娥  赵君 《民族学刊》2020,11(6):17-28, 152-154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鄂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村寨整体风貌改造实现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特色产业培育兴旺民族乡村经济及带动乡村生活幸福,特色文化发展兴盛民族乡村文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民族乡村有效治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执行策略模糊不清、实施资金匮乏的瓶颈。利益分配失衡、城乡差异、村民参与意愿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强是村寨振兴实践困境的归因。与此相应,提高居民保护意识,支持居民参与,科学编制振兴规划,保障村寨建设资金专用,维护群众利益,或许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调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实践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被寄予厚望,但也要警惕其不当发展在乡村内部制造新的不平衡。本文以泰国"社区本位式旅游"典范湄康蓬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村民对旅游的感知、态度与评价,发现村民感知积极,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大,发展模式认可度高。从实践效果看,湄康蓬村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实现了乡村全面振兴,这一成功的耦合模式得益于以长老式文化中间人为核心,以外部支撑和内部增能为两翼的东西合璧式治理。该模式有效结合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管理,有利于推动垂直治理向合作治理转型。湄康蓬村旅游发展的启示是:(1)重视长老式文化中间人的培育与规制;(2)挖掘收入之外的正向影响与幸福之源;(3)客观看待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变迁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绎,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景象处处可见。艺术在乡村中的实践亦是文化的"再生产"。共筑民族文化集体意识建设和仪式系统,结合地方性特色建设发展当地文化,恢复乡村人文系统和生态自然环境,加强地方政府和外来文化企业的交融,积极配合行业艺术家的参与,在文化濡化中提高大众审美意识,增强创新型内容,以艺术为桥梁,对当地文化在社会变迁中成功转型和构建民族文化自信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