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保护的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一般都是由政府进行公布,在历史等多种因素限制下,实际文物保护范围并不十分合理,需要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规划中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就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恩施古城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称施州城,为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恩施古城城楼城墙、洗马池旧址、三义宫、薛家巷、白衣庵等古迹,构成了以文昌祠为中心的文物分布网络,至今仍保存完好,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恩施古城的施州城门、古城墙统称为“施州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主要作为文物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保程序,已经越来越被行业所接受,并且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意识以及积极性也在逐渐提高。在本文中,主要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几点认识做出全面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一定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主要作为文物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保程序,已经越来越被行业所接受,并且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意识以及积极性也在逐渐提高.在本文中,主要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几点认识做出全面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一定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风化、雨水冲刷及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西炮台遗址文物本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以营口市西炮台遗址修缮保护为例,分析病害种类及特点并通过试验结果判定夯土土料的成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采用传统夯土工艺进行修缮保护。以期为土遗址的保护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遗产的国家,在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文化遗址和古迹受到现代人的保护,保护宝贵的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中博物馆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保护博物馆遗产的重要性,本文概述了管理博物馆遗产的基本要求及在新时代中对其进行保护的步骤,并阐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文物保护措施在博物馆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国文物保护的深入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90公里,地处罗布泊荒漠无人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2019至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烽燧遗址实施考古发掘。这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遗址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收获,先后获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张连君  何源 《民族学刊》2014,5(1):70-75,113-116
永顺老司城遗址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终跻身于申报世界遗产行列,经历了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期。老司城遗址申遗个案表明:土司遗产走向申遗,主要是能够揭示价值、凸显价值、宣传价值和肯定价值。申遗准备的周期可以缩短,关键是要有效地整合地方考古、高校调研、权威媒体报道、大型会议肯定和政府的决心等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大遗址是与城市化发展联系密切的文化遗产资源,当前,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突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化解遗址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曲阜鲁国故城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鲁国故城遗址为例,探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杨波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207-210
大公主府,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1985年迁至密云异地保护,1991年12月被密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悠久,规模较为庞大,历经几次修缮,至今尚存且保存较好,是密云发展的重要实物史证。笔者结合实地勘察并辅以相关文献史料,希望对大公主府的修缮历史进行全面的梳理考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各地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大量名人故居被公布为文保单位或文保点并加以保护利用,其所承载的名人精神、人文气质及历史文化也借助陈列展览这种艺术方式得到了有效体现.因而,众多的名人故居被布展成小型专题陈列馆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传递人文精神,此举既可以深度挖掘文保单位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能发挥文保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文物保护和勘探的工作者,对文物的保护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近年来又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项目、省保单位立项修复项目、田野文物保护项目等工作,增长了很多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未知的知识,深知文物保护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宣传并加强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关注程度和认知,增加乡愁文化成为了文物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首先,田野文物是分布在地上、地下和水域的文化宝藏,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传统民居、古墓葬、古石刻、石窟寺、壁画、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化石遗址等,田野文物一般与重大的历史事件、革命活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同时,田野文物也包括具有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它们是真实再现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见证和实物,记载着文明古国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真相,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单元和基本组成。田野文物分布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最贴近人民生活,最能够鲜明地展现中华文明。守护好田野文物,传承好民族根脉,才能留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3.
文物集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于一体,研究和保护文物对我国文化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针对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保护意识淡薄、馆藏环境差、文物保护经费不足和缺乏高素质的文物保护队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方案,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培养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等对策,以期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保护工作,提高文物保护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物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愈加凸显,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文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考古发掘单位库藏文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唯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提升库藏文物管理质量和保护效率,给后辈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文物长久保存下去。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考古发掘单位库藏文化规范化管理要点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物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愈加凸显,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文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考古发掘单位库藏文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唯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提升库藏文物管理质量和保护效率,给后辈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文物长久保存下去。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考古发掘单位库藏文化规范化管理要点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历经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公众公布了558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本文在介绍了中山市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及保护情况后,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希望为广大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李亦园先生的"告诫":忌在多个领域同时发力 1993年长江三峡工程启动,"国务院三峡办"文物保护规划组(挂靠中国历史博物馆,俞伟超馆长任组长)委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持长江三峡库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工作,此为整个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的一部分.②1996年保护规划方案初稿完成之后,庄孔韶先生邀请李亦园夫妇、庄英章夫妇来三峡现场考察,一是指导规划文本的修改和提升,二是研讨在三峡地区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如何开展多学科合作.我作为规划文本的执笔人,全程陪同李先生和庄先生从武汉到重庆进行近两周的考察,有机会向两位前辈求教如何兼容多学科视角、如何进行田野、如何发现新的前沿性课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物档案是文物真实的记录者和传承者,也是保护、管理、研究文物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料。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文物情况及其价值,还能够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对于每一位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工作者来说,充分认识到文物档案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以新疆为例,对文物档案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和利用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剑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209-210
2012年,历经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公众公布了558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本文在介绍了中山市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及保护情况后,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希望为广大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0年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以来,保护、研究、展示工作得到国家各级文物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甚至荣登"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围绕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考古规划、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等议题,本刊特别整理了文化、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们对老司城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