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石头在长诗《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兼致王维》中运用"重复"艺术,记录其徒步跋涉中的所见所思,营造了独特的环境氛围,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建构了丰富的审美意蕴。本文将通过《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中的意象和句式的重复、意境的重复以及事件和场景的重复三类现象系统地探寻这首诗歌的内蕴。  相似文献   

2.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水仙女》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其中著名唱段《月亮颂》更是被许多声乐演唱者传唱。本文以《水仙女》中的咏叹调《月亮颂》为研究对象,从歌剧创作背景,剧情简介以及演唱角度对作品的气息、共鸣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演唱这首作品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荧屏上的黄文秀形象,知行合一、立体丰满。她从乡亲们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向乡亲们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理念观看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不禁热泪盈眶、思绪澎湃。伴随着荧屏上“时代楷模”黄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历程的艺术再现,感受着这位“大山的女儿”精神不断升华的轨迹,我为荧屏成功塑造了黄文秀这一艺术典型、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点赞。这部关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影视作品,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剧名所示,《大山的女儿》浓墨重彩地为“时代楷模”、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包括《民族团结》在内的一些报刊,一再重复所谓哈密瓜不是产在哈密,而是产在鄯善的说法。说什么200年前,哈密王曾将他管辖下的鄯善出产的甜瓜,“借花献佛”,当贡品献给清朝皇帝,从而取得了“哈密瓜”的命名。言下之意,哈密瓜的老家应是鄯善。其实,这完全是没有历史根据的讹传。历史上鄯善从来没有受旧哈密王统治过。根据历史资料,我们说:哈密瓜的“老  相似文献   

5.
《福乐智慧》是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喀喇汗王朝的古都喀什噶尔完成并献给当时的喀什噶尔执政者桃花石·布格拉汗的一部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喀喇汗王朝政治、法律、伦理、哲学、文化、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宗教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维吾尔族的一部史诗。时至今日,《福乐智慧》中仍有未探析的问题。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对《福乐智慧》中出现的"梅禄"、"可汗"和"于都斤"等名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2,(5):7-9
<正>李长春充分肯定央视春晚张家界送演节目《追爱》武陵源区民族局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龙年春晚张家界市送演节目《追爱》,对张家界魅力神歌文化传播集团及《追爱》节目组表示祝贺:"衷心祝愿你们神歌远扬、魅力四射。"《追爱》取材于湖南民间,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武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历来被认为是翻译这座大山上的高峰,它不仅需要翻译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能力,还需要翻译者对古典文学中的典故、意象、韵律等有精准的把握。文章以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的英译为例,选取了我国著名翻译家赵彦春先生的译本《英韵三字经》,通过对其与英国翻译家翟理斯的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译法规律,明确古典文学英译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与推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作为西藏歌舞团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作者自上中央戏剧学院起即与藏族结缘,1959年分配至西藏歌舞团后,更是把一辈子献给了西藏。文章回忆了其与藏族结缘的经过,在西藏歌舞团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创作《我们是大地的主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望果节》《雅吉节》的经历,并讲述了他所听到的几则老西藏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中国的月亮比外国圆?中国的月亮和外国的月亮其实是一个月亮……抛下这所有的争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WTO等国际游戏规则日益发挥作用的今天,"需要"、"适合"、"愉快"才是流动的人真正考虑得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正芙蓉桥白族乡素有"大鲵之乡"的美誉,在这片面积达70.2公顷的广袤土地上,峰峦迭起,绿色葱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大山之下,各路溪涧汇聚成壮丽的酉水河。酉水河畔,在此栖居数百年的白族儿女依山傍水渔樵耕作,与美丽的自然和谐相处。张家界是中国大鲵最主要的原产地,芙蓉桥则是张家界的"大鲵之乡",从对大鲵的抢救性保护,到人工繁育大鲵,到大鲵系列产品研究,芙蓉桥白族乡的人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与恐龙同时代的"地球纪念物"和极其珍贵的"活化石",大鲵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中国二级保护  相似文献   

11.
大山孕育梯田魂———简介《哈尼梯田文化》画集文/金持元刘树枫在我国云南哈尼族聚居的滇南高山上,遍布着层层的梯田。大则十亩八亩,小则形如澡盆,顺着山势的蜿蜒,层层叠蜒,似天梯扶摇直上,以其和谐的线条勾勒在大山上。远远望去,有的闪现在云海里、深谷间,有的...  相似文献   

12.
《格萨尔》源远流长,表现了藏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了藏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结合藏民族独特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就像藏文典籍中的传记文学(■)一样,史诗也应该有自己的"素材"(■)。即,《格萨尔》史诗最早起缘于《玛桑仲》;继承了"喇"(■)和"央"(■)的观念等藏民族的原始崇拜;沿用了"格萨尔军王"这一人名,而且在尚武重兵上完全相似;《格萨尔》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吐蕃政权时期的历次战争。  相似文献   

13.
沧源岩画     
沧源岩画分布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的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澜沧江支流勐董河流域河谷地带的山崖石壁上,能清晰辨认的图像有1000余个。岩画上绘有裸体人、各种饰羽、饰角、饰尾、饰耳、有翼的人,各类小兽、牲畜,还有太阳、月亮、房屋、树木、生产工具……专家说,岩画的绘制是用赤铁矿  相似文献   

14.
正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老人一生最有名的画要数《蛙声十里出山泉》,自一九五一年问世以来,此画属于老舍家已过去了整整六十二年。今年,经过四位子女的一致同意,决定拿出来献给国家,让它成为公众的财产,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保管。此决定一出,不少人都认为,存放地点的地位有点"小",应该给国家博物馆或是中国美术馆。其实,说来话长,这里面有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5.
<正>一、希腊研究的历史心理学路径韦尔南于1965年出版了《希腊人的神话与思想——历史心理分析研究》一书。而在此书问世20年后再版之时,韦尔南在献给伊尼亚斯·梅耶松(Ignace Meyerson)的《1985年版导言》一文中,将自己的这本著作恰当地评价为法国古希腊研究领域"历史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②心理学家梅耶松是韦尔南的两位重要导师之一,另一位是希腊学家路易·热尔内(Louis Gernet),可以说韦尔南毕生的研究事业是在这两位导师  相似文献   

16.
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是给"粉丝"魏万的一首赠诗,其中详叙魏万吴越之游的全程,其游历路线是今"浙江唐诗之路"的精华区域。李白通过"同而不同"的艺术手法,连点成线,向世人展示了蔚为壮阔的吴越之景。本文选取李白在此诗中描绘的钱塘、绍兴和温州三地,分析诗人在不同视角下的诗作内涵,以更好地领略李白内在的艺术技法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的编撰出版,是对锦州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阶段性的总结,是我市继《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医巫闾山卷》、《大山的神灵——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等书籍后,又一部系统地、专业化地介绍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书藉。书中收录了医巫闾山地区出生年代跨度100多年的110名剪纸作者的750余幅剪纸作品。在编撰《图录》过程中,通过对老、中、青三代剪纸作者作品的收录、整理及文化内涵的阐释和编撰,让人们清晰、客观地看到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和现状,本文是对《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编撰工作的小结,并在尊重事实基础上,浅析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的编撰出版,是对锦州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阶段性的总结,是我市继《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医巫闾山卷》、《大山的神灵——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等书籍后,又一部系统地、专业化地介绍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书藉。书中收录了医巫闾山地区出生年代跨度100多年的110名剪纸作者的750余幅剪纸作品。在编撰《图录》过程中,通过对老、中、青三代剪纸作者作品的收录、整理及文化内涵的阐释和编撰,让人们清晰、客观地看到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和现状,本文是对《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编撰工作的小结,并在尊重事实基础上,浅析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边多 《西藏研究》2002,(4):25-30
手中没有供品不开门。”诸如此类的各种唱词比比皆是 ,数不胜数。很显然 ,这与《格萨尔》中的任何一种唱词完全相同。对《格萨尔》说唱音乐而言 ,由于说唱音乐与山歌、牧歌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而它虽然没有直接吸收山歌、牧歌等音乐素材 ,但仍利用或吸收了该地区的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如以昌都民歌《美酒献给好头人》为例 :  24 中板  下面是一首《达岭大战》中一个名叫阿滚的牧养人所唱的人物专用唱腔———《牧养随风悦耳曲》 :  24 中板  假如我们对以上两首歌曲的基本艺术风格、音阶旋法、调式调性和节奏形态等进行比较研究 ,从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12,(7):2
在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贵州省精心准备的两台节目——大型民族舞剧《天蝉地傩》以及田野民间歌舞集《原色》,为首都的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饕譬。《天蝉地傩》以其风格化的舞蹈语言、扣人心弦的音乐制作、绮丽变幻的舞台设计及别具一格的服装道具,展现了一个来自大山的爱情悲剧故事,浓郁的民风和曲折的故事深深震撼了观众。《原色》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