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作为一种载体,连接着不同地点和不同群体,人与物通过道路得以流通,文化文明通过道路得以传播,族群通过道路得以互动和交融。因此,道路不只是足下之物,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它是一种具有时空印迹的符号体系,也是一种意义体系。本文以丝绸之路青海道之河南道段上的都兰县为田野点,以贸易(市场)、政治和文化交融为三个维度,讨论道路对族群互动的影响,借以论述都兰县一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 “文化”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方式(行为、行为方式、行为产物、观念和态度)。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一般来说,作为社会文化,都有其共同的特征:a.超自然性;b.超个人性;c.传承性;d.整合性;E.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并以此区别于动物。F.民族性;G.可变性。并在阶级社会里文化具有阶级性。  相似文献   

3.
从“花儿”的性禁忌(演唱空间的限制)和性话语表达的二元对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性的话语被正统的主流文化压抑,另一方面它在民间被鼓励言说。“花儿”是人们在主流性话语抑制之下的一个突破口和情感的释放媒介。  相似文献   

4.
云南白盐井"有盐在先"、"皆以盐故",因盐形成"以卤代耕"的盐业社会。在白盐井盐业社会中,盐经历从自然之物到意义建构,到地方文化符号生成的过程。盐的传说、信仰与仪式,是盐作为地方文化符号深深嵌入到白盐井民众观念意识的表现形态。当地盐业社会传说、仪式与信仰对盐这一地方文化符号生成与演变的过程,也正是盐作为地方文化符号深深嵌入到地方社会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节会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民间节会正在由民俗文化走向消费文化,大量的节事活动、节日民俗被包装成可出售的旅游商品。侗族因其特殊的物候与历史条件创造了大量民间节会,具有丰富的节会文化资源。一方面侗族节会旅游取得成功的品牌效用,另一方面侗族节会文化符号在商业开发中被大量盗用而丧失了"本真性"。对节会资源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确认侗族节会标志性符号代表物、科学施用节会资源商标注册、科学确认节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客体,这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一种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学对于物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人类学不同理论学派对于人(subject)与物(object)关系的认知/理解有差异。早期物作为人类社会的附属物/生产物,作为一种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是一种分离的物;马林诺夫斯基时期的库拉圈研究,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的贝壳在库拉圈中的流动构建出人的整体社会特征,此时的物即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识论的人文转变,象征主义兴起,在借助物的符号意义来阐释人类深层结构的人类学研究时期,物"消失"在主体的意义构建之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物的主体性凸显,传统的物进入现代世俗世界,对物的认知转向物与主体相融的阶段,而后愈走愈远,进入到消费之物与物化之人的异化阶段和多元主体的本体论探讨阶段,尝试对自然和文化范畴本身进行理解,而避开主客体之间存在的认识中介。本文从认识论的视角梳理西方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的历程后,认为这一研究的根本是人对于本体/客体、人类社会/自然世界等知识的重构以及认知途径的不断探索与反思,所呈现出来的碎片化的知识地图恰是后现代西方社会理论认知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7.
一、探寻日本文化之根——北道和南道日本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复合文化。日本文化的许多特色,是由来自亚洲大陆北部和南部的几个文化之流带到日本列岛来的。例如,以我们所说的日本语为例,一般认为其语法结构具有阿尔泰语的特征。所谓阿尔泰系语言,是由广泛分布于从中国东北部(旧满州)至中亚并延及亚洲大陆北部这一广阔地带的通古斯语、蒙古语以及突厥语等组成的大语言群。朝鲜语也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改造和跨越自然障碍的创造物,桥既是材质、造型和工艺各异的具象之物,也是凝聚多重文化意义的象征之桥.红瑶的架桥是一种人生过渡仪式和修功德仪式,具有沟通阴阳和“修阴功”的深层意义,体现了红瑶独特的人观.对架桥仪式的研究,不仅是对“过渡礼仪”“阈限”等人类学仪式研究经典概念的印证和延伸,也可拓展人类学以标识与符号“物”为研究旨趣的物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说布"是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最为普遍的仪式现象,是一种多样化的季节性仪式。它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鬼神观念和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其具有神学思维特征和神圣意识形态。"说布"背后隐藏的是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和谐之美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蕴。在彝族"说布"仪式中,几乎每一件使用的物品、每一个动作手势、每一段唱词,都对应有特定的文化符号和隐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陈家明  蒋彬 《民族学刊》2020,11(5):120-126, 159-160
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就体育现象本身进行对比或论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而缺乏符号学这一简约方法的深层次解读。国家认同是各种象征符号的集合。体育是一种天然的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含义。因而从符号学视野探究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核心是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体育的物源符号化、自然寓意、伴随文本意义、元语言解读、共同记忆塑造功能,有力促进现代国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认清体育符号的标出性历史反转趋势,采取适当宽幅的文化选择,加强体育元语言的解读,充分利用体育符号媒介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强化中华“多元一体”认识,厘清国家政治边界,从而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共同体内部对符号的解释会经过多重衍义过程后产生共同解释项,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认同的典型建构过程.本文以"马"这一符号为例,运用格雷马斯方阵来分析汉文化与异族文化的传播互动过程中"马"这一意象的转变,从象征神性的"龙马"转换为凶性的马兽,到野性的象征,最后转换为融入"礼"制的舞马,被整合成为宫廷艺术的一部分.意象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各族群的文化相互影响交织并最终走向同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樱花是日本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具有多元和动态的特点,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源于日本文化的形成和长期发展的积淀。理解樱花的多元、动态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的文化与国民性以及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对日本文化研究与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佳  何超彦 《民族学刊》2021,12(1):26-34, 86
指示性作为符号认知的基本框架,能使符号与记忆、记忆与认同产生联结关系,因此,指示性不仅是民族记忆的基础,更是形成民族认同的作用机制。基于现实因素,民族记忆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发生流变,成为区别于历史文本或其他族群文化的全新记忆,因而具备积极建构的可能性。在指示性理论的框架下审视"龙"作为中华民族之共同记忆的符号再现,可发现,它不仅是各族群共有的与世界之关系的缘起锚定,也是跨民族的时间节气指命名与仪式的重要符号,可由此反思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符号建构应当如何达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民族学及新史学对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与图像叙事(icon narrative)的研究方法在原始文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专家学者从民族学角度,对传世的、新发现的出土实物与图像材料,诸如原始人所创作的岩画、制作的彩陶等文化符号进行了考察,发现原始人所创造的这些符号是一种叙事方式,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用意象的手法叙述着自己的生活历史.同时,这些文化符号历经数千年的演进逐渐艺术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独具特色的意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湘黔桂交界之地少数民族稻作民俗与日本稻作民俗文化共性高,两国稻作民族民间信仰具有认祖功能、标志功能和平安心理的文化特征。同时还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规范性。日本稻作民俗无不打上湘黔桂交界之地稻作民俗的文化烙印。源于三省交界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可能是中国稻作文化最早传播到日本的主要通道之一,而湘黔桂交界之地可能是这条通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西南地区彝族(Sani)的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装饰被使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以探讨"民族"是如何被装点在民族旅游活动当中的.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方面音乐是文化的表达形式,受特定社会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特定音乐类型和现象,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风潮,这种具有爵士乐特定风格的现象,本文将其称之为"爵士风"。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比较文学变异学将发挥重要的理论启发作用。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由爵士乐形成的"爵士风",进而继续席卷和蔓延至其它领域,正是爵士乐的跨文化交流在跨越了音乐文化领域的基础之上,在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领域中引发文化"变异"的一种重要现象。这一现象也是笔者亲身感悟、力图进行理论梳理和归纳的一种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8.
傣族的泼水节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透过泼水节这一显性的文化事项,揭示了傣族以水为洁净之物、吉祥之物及神圣之物的水文化特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施"与"报"的宗教观念,以及傣族以张扬的态势追求美、以传统和群体的眼光看待美的审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徐小霞  赵毅衡 《民族学刊》2018,9(1):62-67, 122-125
曼荼罗是佛教密宗极为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文化符号。通过对密宗的曼荼罗符号“去自然化”,并从话语分析角度入手,对“曼荼罗”概念进行谱系学考察,分析发现冠以“曼荼罗”事物的命名实际是一种话语实践,一个纠缠着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修辞、知识实践和其他话语形式等的关系网络。论文详细梳理了古印度各种话语实践的“曼荼罗”涵义及指涉物的演变,发现曼荼罗最终被密宗置于整个教义和仪式的中心的成因,与密宗关于真如实相的符号话语和符号策略直接相关。密宗《大日经》《金刚顶经》及其以空海为代表所作的释论注疏等知识话语,在曼荼罗、绝对界(真如实相)、现象界间构成了符号理据关系,三者因类同性成为全像似符号链并彼此等同,曼荼罗就此被建构为真如实相法界。这一建构过程也将现实世界以曼荼罗化和结构化。在此意义上,曼荼罗是密宗盛行地区的地理空间句法。  相似文献   

20.
米幼萍 《民族论坛》2005,(10):26-27
象征是一种修辞技巧,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一,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运用,深融于传统文化的有机体之中。水作为大千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自然形态多样,因而被赋予了“人格、情感、时间、美、生命本源”等众多的象征义,并且透过水的象征义也折射出“正道直行、民为邦本、豁达乐观”等民族文化精神。一、水的象征义(一)水具有人格象征义所谓人格象征义是指在原本与人类和人性没有关系的意象中,赋予人性和人格的含义,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水是有生命的物质,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