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从"相遇"到"相知"刚到县里,县委书记胡忠威殷切地对我说:"战涛,新化欢迎你呀!你是国家民委派来的联络员,希望你能迅速全面熟悉县情、掌握民情,再用你的知识和智慧为新化发展出谋划策!"我欣然领命。要清楚现状,既要深入实际,更要深入历史,既要知晓地理,更要深谙人文。新化,历史上这里长久处于"化外"状态,属于苗、瑶等少数民族重要发源地,"旧不与中国通"。直到宋熙宁五年才立县,"新归王化",所以  相似文献   

2.
播种与收获     
在遥远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拿着铁锹在挖沙土。一个旅人经过绿洲,停下来给骆驼饮水。他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了声招呼:"你好呀,大爷。""你好",老人回答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干活。旅人问道:"这么热的天,你在这里挖什么呢?""我在播种",老人说。"你要在这里种什么?""种椰枣",老人答道。"椰枣?!"旅人惊讶地说,那副  相似文献   

3.
吉祥的水     
大约太阳刚刚下山的时候,刁家珍一阵风似地跑进竹楼来,一把拉起正在吃饭的我,轻声说:"走,嘎哨去!""嘎哨"是云南省红河南岸金平县勐拉坝一带的傣语,意为"玩姑娘"。可刀家珍已经是个有老婆孩子的人了?我放下碗筷,与他走出了竹楼。刁家珍仿佛知道了我的心事,双手将袖子一挽,说:"今天晚上,她们休想从我手中溜掉!"他要干什么?我迷惑不解,就问:"你想打架?""谁跟你说我要打架!陶美英今天要结婚!"刁家珍说。经他这么一讲,一桩往事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上个月的一天,我渡过勐拉河,朝下勐村走去。刚到竹林旁边,突然传来了一串欢乐的笑声:  相似文献   

4.
爱的力量     
有一个住在非洲的印度教圣人,他来到喜马拉雅山朝圣,那是最难达到的地方。在那个时候,要去那些地方的确非常困难,有很多人一去不回——道路非常狭窄,而且道路的旁边是一万英尺的深谷,终年积雪,只要脚稍微滑一下,你就完蛋了。现在情况比较好了,但是我所说的那个时候,它的确非常困难。那个印度教的门徒尝试了,他带很少的行李,因为要带很多行李在那些高山上行动非常困难,那里空气非常稀薄,呼吸很困难。就在他上方,他看到一个女孩,年纪不超过十岁。她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在流汗,而且喘气喘得很厉害。当那个门徒经过她的身边,他说:"我的女儿,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那个女孩生气地说:"你所携带的是一个重量,但是我所携带的并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的弟弟。"他感到很震惊,那是对的,这之间有一个差别,在磅秤上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话语标记"你看、想、说"的相关形式。通过分析"你看、想、说"的重叠形式、"你+不+想想,看看""你看看、说说、想想+名词"和"你看看、说说、想想+人称代词"等相关变体形式,探讨"你想、看、说"系列话语标记与相关变体形式的关系,以及三个不同话语标记的差异和用法。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其实不尽然也,地动山摇,桥断路塌,你不怕吗?四周黑暗无光,伸手不见五指,你独坐屋中,你不怕吗?当然,世间有一些可怕的事,只要你鼓起勇气、信心,就不觉得可怕。但是有一些难以克服的事,还是令人害怕。例如:一、穷不怕,怕债:当一个人穷途潦倒,家无斗米,衣食不全的时候,真是苦不堪言。过去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每到大年三十,所谓"打着灯笼要债",今年欠下的债,一定要在过年前偿还,实在没钱还,讨债的人就坐下不走了,那种滋  相似文献   

7.
"你阅我买"活动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形式。文章介绍了"你阅我买"活动的起源、发展,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实现形式,探讨其积极意义及其局限和不足,为各个公共图书馆实施"你阅我买"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评剧张派小生的演唱艺术,从音色、演唱位置、板式处理都是一个大课题,张派小生演唱,是张先生研究出了男女因为性别的差异,所以声音也有差异,虽然有差异,但还是要讲究对称,因此他研究出了"男女同度不同音"的唱法,也就是"你唱你的腔,我唱我的曲",这样男女演员就不存在互相比声音大小的问题,而是能踏踏实实演戏,刻划人物更加和谐。这也是评剧张派小生演唱艺术最精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记者实时跟拍了两天"农村学生进城来、欢欢喜喜过大年"爱心活动,当看到各位公益人士在QQ群聊天中贴出的越来越多的感受、意见、建议,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这首著名诗作《断章》便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了脑海。  相似文献   

10.
"你阅我买"活动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形式.文章介绍了"你阅我买"活动的起源、发展,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实现形式,探讨其积极意义及其局限和不足,为各个公共图书馆实施"你阅我买"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微言博语     
<正>你有微博吗?你是微博控吗?今天你"围脖"了吗?微博,即所谓"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微博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这个"微"字,一般发布的消息只能是只言片语。  相似文献   

12.
正作品信息:关于《找伴》app应用:所谓"伴"在这里只代表有同样目的地的"小伙伴"和想要一起冒险的"玩伴",年龄相当的"驴友"。当你怀有干劲想要奔跑的时候你是否觉得孤单心有余而力不足呢,当你大胆的想要去某个地方旅行时是否觉得一个人缺少了很多乐趣呢,当你想要做更多冒险的事情的时候,也许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人和你有一样的念头呢,那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初听意识一词很抽象,但是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具体实践,慢慢地我体会到了意识的重要性。首先意识可以起到一个暗示的作用——我能行,让你遇到任何高难动作都不会有抵触和害怕的心理,让你很有底气地去学习新东西;其次意识可以引导、控制身体的运动模式,使得本体所发出的动作质感发生变化;再有它还可以扩散你本身对动作的理解,从而你的大脑会变成"多线程"运转,加大你的想象空间,空间越大脑子转得越快越灵活。成熟的舞者就是应该"从头出发"着重强调正确意识先行、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动脑习惯,通过意识支配身体的运动神经,再由运动神经传导到各肌肉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动作的完成、情绪的转换,又要把整个融合的时间缩短到一拍。也就是说让自身的意识在舞蹈动作发出前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让身体有目的、有感觉地去运动。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叶     
小车司机像领导办公室主任对车队队长指示道:"给局长开车的那个司机必须换掉!"队长大惑不解:"为什么?他干得挺好的。""他的肚子太大,很像个大领导。每一次客人总是先跟他握手,然后才跟局长握手!"算命先生真神一位农民很想有一个孩子,于是就去找一名算命先生,问那先生到哪一天他妻生孩子。这先生东问西问,又看看这农民,然后拿一张纸和笔写了字,封好给农民,道:"你回去不许打开看,要在你妻子生孩子时再打开,否则就会遭灾。"  相似文献   

15.
儿之初     
厚厚,你才一岁零两个月,还不会说话,你只会叫妈妈,你听不懂故事我今天只能给你写。我今天要写的故事是预备给你长大后作纪念的,我要写的是出生前和出生时的你,爸爸就不知道小得不能再小时候的故事,爸爸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写,爸爸的爸爸妈妈不识字。 当你长大当你懂得爱情,你就懂得了为什么你会出生。爸爸妈妈没征求过你的意见,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上,不是不想征求而是不知道你那时候在哪里。我们想象最初的你是两颗半粒的种子,一颗在爸  相似文献   

16.
矮寨坡是湘西的一道天险。到湘西来如果你不到矮寨坡打个转,你等于没有到湘西。矮寨坡是汉语称呼,我们苗语叫"搙究"(noul njux),直译成汉语即是"穿花"或者"挑花"。挑花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我少女时代玩过;那时候,我跟着姐妹们聚在一起绣花朵绣花边,倦了累了,就抽一根丝线出来,在芊芊十指上穿来穿去变成一个几何图案,另一名女伴再用十指来挑出一个不同的图案来,挑来挑去,花样繁多,趣味无穷。一座大坡用一种女孩子做的针线游戏来冠名,想起来有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美好呢!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是“魔鬼”还是“天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扬 《民族论坛》2008,(7):14-15
<正>坛主发言"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曾经是某些人洋洋自得的隐身屏障;如今,"你被‘人肉'了吗"、"你‘肉人'了吗",网络背后的人开始担心自己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行为瞬间被传播得"地球人都知道"——变化的肇始者便是"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18.
田维军,你是土家山民的儿子,一只携风挟雨敢穷碧落的山鹰.而山民却爱叫你为鄂西的居里、爱迪生.情系青山你出生在鄂湘川交界的酉水河畔——素有"小南京"之誉的来风县.你出生时,正值解放初期,头裹青帕身着大襟衣的母亲第一次让你品尝的就是一匙黄连汤汁.看到你眯紧双眼憋红腮帮的拒绝样子,阿爸低语道:"伢儿,苦尽甘来.不晓得苦,哪晓得甜!"你的前辈就是这样依照惯例,奏响了你生命的第一乐章.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叶     
经典误会1、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小心肝!""病人微笑道:"小宝贝。"2、有位大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即将下车的男人掉了包烟在踏板上,于是赶紧对那男人说:"同志,你烟掉了!"男人大怒:"你才阉掉了!"3、公交车上,站着的孕妇对身旁坐着的陌生男子说:"你不知道我怀孕了吗?"只见男子很紧张的样子,道:"可孩子不是我的呀!"  相似文献   

20.
财产公证     
她有些小性,总觉得丈夫对她不够好,而她的收入又比他高出很多,一旦他负心,自己未免太吃亏了。于是便常有意无意地试探他:"如果有一天咱们离婚了,你是不是会把财产都给我?""那怎么行?你又不是我的人了。"丈夫总是笑着逗她。一天晚上,他们闹了别扭,她很严肃地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丈夫也很严肃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和你过日子。如果你对我们的婚姻实在缺乏信心,我们可以补做一个财产公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