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社会性、文化性以及群众性的舞蹈形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艺术审美的迫切需求以及舞蹈艺术的现代化,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已经完成了从民间到课堂的舞蹈场域转换,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在当地蓬勃发展的同时,逐步转换为专业的舞台表演形式。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发展现状,民族民间舞从"原生态"走向"舞台化"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推向世界,已成为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者的时代使命。为了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提高中国舞蹈地位,有关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艺术传承与发展工作。只有加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力度,找寻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立足点,才能从根本上升华中国舞蹈精神。本文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不断提升,舞蹈艺术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职业院校又是舞蹈艺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对舞蹈艺术教育进行创新改革,以培养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舞蹈艺术人才为目标,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本文主要对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尤其是对于群众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更是非常青睐。文艺工作者在舞蹈方面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其对地方群众舞蹈活动的组织与推广担负着一定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舞蹈表演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人们通过舞蹈表演的方式来相互交流思想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舞蹈表现作为一门表演性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气息.舞蹈表演技术以及表演的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充分地表现出舞蹈动作所要抒发的情感状态,让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相结合,不但是肢体方面的协调,更需要通过舞蹈具体的技术动作技巧来充分展现出舞蹈的优雅.本文就针对舞蹈表演中的技术表现技巧进行分析,希望对舞蹈教学和提升舞蹈人员的技术层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不断提升,舞蹈艺术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职业院校又是舞蹈艺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对舞蹈艺术教育进行创新改革,以培养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舞蹈艺术人才为目标,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本文主要对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舞蹈艺术广受大众喜爱,高品质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舞蹈演员将动作做到位,还需要其保证表演的连贯性和表演过程中的表情神态与舞蹈情感协调一致。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具有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力,从而在表演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流畅地完成动作,同时将舞蹈艺术的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本文首先分析了气息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然后分别论述不同类型的舞蹈中气息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舞蹈艺术广受大众喜爱,高品质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舞蹈演员将动作做到位,还需要其保证表演的连贯性和表演过程中的表情神态与舞蹈情感协调一致.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具有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力,从而在表演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流畅地完成动作,同时将舞蹈艺术的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本文首先分析了气息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然后分别论述不同类型的舞蹈中气息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将恩施土家族摆手舞融合到高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中,不仅有利于摆手舞的提高和发展,而且可以促进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教学、拓展高校舞蹈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使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走得更丰富、更广阔。  相似文献   

10.
张竞 《民族论坛》2001,(4):28-29
赵湘,瑶族,湖南人。1975年6月成为江华民族歌舞团一名舞蹈演员,同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工作,任主要演员至今。1980年,表演《追鱼》荣获首届全国舞蹈比赛少年组表演一等奖,之后,她的作品又先后获得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二等奖、1997年第七届全国孔雀杯舞蹈比赛表演二等奖等诸多奖项。作为当代少数民族舞蹈的优秀表演人才,赵湘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艺术活动,并多次随团赴美国等地访问演出。2001年5月,在北京举办个人专场独舞晚会“我从瑶山来”获得极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社会文化艺术传播的代表形式,它具有民族性、差异性、融合性等特征,是彰显时代发展文化魅力的主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对舞蹈的分析,主要是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间的审美差异实践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挖掘舞蹈的内涵,引导我国舞蹈表演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在现代文化展演中我国鼓舞艺术也在不断变迁发展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鼓舞艺术也经过了有效的调适,更加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鼓舞艺术是我国苗族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而且苗族鼓舞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古代唐朝时期就有击鼓歌舞文化的内容,其鼓舞的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过程也是经过了多种的挑战,本文就根据不同的鼓舞表演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在现代文化展演中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从鼓舞服装道具、鼓舞表演动作、鼓舞表演形态的变迁和调适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鼓舞艺术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戏剧影视表演已经演变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人员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对普通艺术高校带了机遇,将培养复合型表演艺术人才作为学校培养的目标。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普通艺术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实现普通艺术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琼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27-128
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在现代文化展演中我国鼓舞艺术也在不断变迁发展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鼓舞艺术也经过了有效的调适,更加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鼓舞艺术是我国苗族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而且苗族鼓舞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古代唐朝时期就有击鼓歌舞文化的内容,其鼓舞的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过程也是经过了多种的挑战,本文就根据不同的鼓舞表演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在现代文化展演中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从鼓舞服装道具、鼓舞表演动作、鼓舞表演形态的变迁和调适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鼓舞艺术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普通艺术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戏剧影视表演已经演变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人员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对普通艺术高校带了机遇,将培养复合型表演艺术人才作为学校培养的目标.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普通艺术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实现普通艺术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曲靖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舞蹈教学培养模式上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随着文化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于舞蹈专业也是越发地重视,并且在舞蹈专业上更加强调拔尖人才的培养,舞蹈拔尖人才的陪养是曲靖师范学院舞蹈专业现今主要的教育方式。舞蹈专业中的拔尖人才就是以本专业"高、精、尖"人才陪养为主,我院的舞蹈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项目带动式"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运用"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本文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强调项目式的舞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这不仅代表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展现该校在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中的新的革新与尝试。  相似文献   

17.
回族舞蹈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探索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回族舞蹈教学体系,该体系重在实践和创新,以实践带动作品创作,寻求一条传承、创新回族民间舞,繁荣和发展回族舞蹈文化的途径,同时对培养具有回族舞蹈教学、编创、表演能力和修养的舞蹈人才,有较大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傣族舞蹈是傣族流传至今的艺术结晶,也是民族思想表达过程中最直观的艺术语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当代傣族舞蹈作品中舞蹈道具的影响与应用进行研究,旨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傣族舞蹈、傣族文化,熟知舞蹈表演中应用舞蹈道具的重要性。也希望舞蹈爱好者和舞者能合理选用道具,更好地利用道具完成舞蹈作品,提高舞蹈作品的舞台感染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金秋 《中国民族》2010,(3):48-50
起源与创建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在重庆地区从事的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在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关心鼓励之下,归国华侨戴爱莲先生励志报效祖国发展中华各民族舞蹈艺术。1941年她深入广西大瑶山地区采风,创编了第一部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瑶人之根》,从此开始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与表演工作,同时,她还致力于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富贵财宝,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对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长学生的舞蹈技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师范类舞蹈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学习,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