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人为承载对象具有活化的显著特征,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中需要典型的情动氛围。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和创新积极作用的分析阐述,结合"情动机制"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活化、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措施,对于新时代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建立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也正不断地趋于完善。笔者调研了侗族地区在侗族非遗传承中进行的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在传承人队伍建设、徒弟招收、传承环境营造和考评机制建设上尚有进一步细化之处。  相似文献   

3.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世代相承的高价值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对维系国家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阐述,分析非遗保护传承意义,提出人才培养传承与数字化技术保护等发展非遗措施,希望对拓宽非遗现代化发展途径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世代相承的高价值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对维系国家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阐述,分析非遗保护传承意义,提出人才培养传承与数字化技术保护等发展非遗措施,希望对拓宽非遗现代化发展途径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希冀,彰显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审美,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前景堪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因此构建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体系,维护我国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性,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立我国文化自信,势在必行。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分析如何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希冀,彰显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审美,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前景堪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因此构建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体系,维护我国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性,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立我国文化自信,势在必行.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分析如何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天台"一根藤"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拥有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结构纹理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本文通过对天台"一根藤"的实地考察、对话非遗传承人和文献查阅等前期调研,简要分析与梳理了目前天台"一根藤"面临的发展问题与传承现状,探析天台"一根藤"在新媒体时代中如何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现状为例,主要论述现今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在"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惠山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无锡市乃至中国的一张非遗名片.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内容包括综合性成果中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研究和相关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理论问题.在综合性成果方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鄂伦春族的综合性著作多部,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研究,有大量关于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内容.在专题研究方面,包括不同类型的非物质...  相似文献   

10.
满—通古斯语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共同体,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是研究诸民族原生态文化业态的样本;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标识,独道的民族文化基因,既浓缩了民族文化精华,又彰显了民族文化精神;既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又显现了民族文化价值。保护传承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需从教育传承、竞技传承、产业传承、媒体传承、民间传承和学术传承等入手,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已经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当前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传承和创新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在梳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利用当前最尖端的数字化技术,把原有具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把新媒体技术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层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现代化反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建立于社会和人民利益上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一些管理部门和相关组织对其的保护制度和管理工作存有一定的缺乏性,相关组织单位的管理模式和人员配备不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合活动结构薄弱,以及缺乏专业知识,创新和宣传力度的有待加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袁阳 《中国民族博览》2022,(16):113-115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处的江南便是湖南省省会,星城长沙,作为曾经的内陆交通枢纽,长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文化融合了五湖四海的特色,同时独特的自然条件也使其形成了极为别具一格的地域风味,其中以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为首要代表。在长沙建设“强省会、兴文化”“湘菜美食之都”以促进湘式美食蓬勃有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下,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的发展现状、发展失衡的原因,以及探寻如何进一步促进长沙火宫殿八大传统非遗美食的均衡发展和传承创新方法,使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在美食文化竞争激烈的今天获得更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从问题的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研究视角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价值,梳理了现代化进程中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的问题,从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结合、生产性保护与整体性保护相结合、赫哲族非遗传承人监管、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化保护传承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地域特色的非遗保护道路,形成一套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体系,能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汝阳刘毛笔为例,运用文化艺术人类学理论,分析传统手工艺汝阳刘制笔工艺的文化价值,采用田野考察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思想和观念,对汝阳刘毛笔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现状及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给出有效传承和品牌振兴的策略,以实现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非遗领域中使用数字化方式进行传承与传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储存与获取的便利性,传承与传播的广泛性,人文与数字化的交互性等都成为当今相关领域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对张家港后塍竹编传统技艺的调研,整合相关资料,后从目前的社会环境以及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方式的研究等方面,提出对张家港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18.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建立在对其生存机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汕尾妈祖信仰的生存机制十分优越,进入到可持续的运作态势.其表现在既不断涌现妈祖显灵的辉煌事迹,又将妈祖信仰融入国家主流话语体系,民间信众和政府共同促进了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专家问卷法等方法,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了影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26项驱动因素.根据相关理论及各驱动因素的功能与特点,按照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效应,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动力系统划分为推力、拉力、支持、中介四个系统,这四大子系统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驱动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