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是其极终价值目标。建设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社会,就必须在立法、执法等社会生活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探讨"以人为本"的意蕴,有助于法制的改革和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2.
论"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既建立在我国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厚理论基础之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和哲学的高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涉及了诸多方面的关系:以人为本中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理想与现实、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激发活力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正义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和为贵"中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形成了"三个代表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以及"西部开发论"等理论创新。深入探讨江泽民科学诠释和谐社会及其经济制度基础的历史背景与实践主题、理论维度与基本内容以及主要历史经验,这无论是对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还是对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和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回顾我们学院近几年的发展,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是从学院的发展实践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还是以科学发展观来检查和总结学院发展实践,都可以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学院发展全局,谋划学院科学、和谐发展,就必须在思想上深刻、全面、准确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时代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决、毫不动摇地、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归宿和宗旨。落实"以人为本"不能停留于"话语"层面,而要在实践的高度上认识和把握。这就需要强化三种理念。一是反思的理念,运用正确的哲学思维反思走过的道路,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二是创新的理念,"以人为本"既不同于古代的以民为本,又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一旦离开创新就无从谈"以人为本";三是系统的理念,只有更好地掌握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社会需要和全面生产理论,才能"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反映了我党的发展观由物向人的转化.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新认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扬弃,是对过去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的反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价值观,必须正确理解"人"和"本"的含义,并把科学发展观当作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实现手段,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贯穿于马克思探索未来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的始终,也是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价值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彰显,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在社会主义的现实确认及其实现的全面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价值核心,并将其实践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从价值视野来理解科学发展观,可以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总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又可以具体化为"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三个层次.作为价值评价标准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社会发展观的扬弃,它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准,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从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来考察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二是讨论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三是揭示“以人为本”的多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林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谐分两个方面,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章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入手,这必须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生态学原理是自然科学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最适用的原理,林业是生态规律的重要实践部门和自然保护的基础部门,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国林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宝贵数据和丰富经验,同时林业在生态中的重要地位,使得林业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不折腾"的通俗表达体现了重要的政治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多元民主社会下政治宽容与政治共赢思维,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体现了执政党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体现了执政党执政自觉和执政理性的日益加强."不折腾"的政治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清醒自觉的执政逻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特定的历史渊源,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有新的思维来思考。按历史的逻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分析,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探讨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必须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以实现高校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必须遵循:导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人本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谐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断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才为基础,作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本文就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谐的人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赞同。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认识规律的限制,人们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如果不对这些模糊认识加以澄清,势必影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创建和谐社区应遵循的原则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风尚文明、人际关系亲密、群众安居乐业、治安秩序良好和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队伍建设,实行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自治化运作和坚持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方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必须遵从的规律。合肥学院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在具体工作中积极贯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境界,增强服务理念"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按照科学规律,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部署与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实践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