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战后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使英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某些变化,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较多地照顾到了下层民众的利益。工党政府倡导的民主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进步与公正方面,与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并不相左。工党在改良资本主义的同时,基本贯彻了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改革的方向来看,其进步性质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全面地过渡到国家垄断。西方各国政府奉行充分就业、需求管理等干预主义政策,全面深入地介入社会经济。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推行的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将政府的宏观调节与收入的“公平分配”相结合,实施了对部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较全面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有限的国民经济计划。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战后英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亦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此次“民主社会主义试验”不仅没能解决战后英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甚至更成为60年代末“英国病”激化的重要根源。因此,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英国工党是世界政党之林中的大党、老党,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主要代表。加强对英国工党的研究,既是透析英国政治与社会状况的重要视角,也有助于深化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研究》(李华锋著,2009年版)即是在英国工党研究方面的一部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4.
英国工党党章公有制条款是其国内目标,亦是英国工党区别于其他英国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党内在是否修改公有制条款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工党的演变就是伴随着公有制问题进行的。工党最终修改公有制条款的成功,是英国社会变化的结果,也是英国工党与时俱进和自我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在计划经济方面也作了初步尝试。针对英国的基本国情,工党政府制定的经济计划不具有强制性,而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这种劝导式的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安奈林.比万是英国工党著名的左翼政治家,被誉为战后初期福利国家建设的总工程师。1945年工党政府成立后,由他主持的医疗改革,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在他的推动下,战后初期英国的住房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国有化是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场经济改革又不是工党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重大试验。但是国有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工党的“社会主义”目标也没有达成。  相似文献   

8.
1997年,英国工党重返执政之位,与之密切相关的英国职工大会(TuC)选择了扮演工党政府的“社会伙伴”关系的角色。一方面,英国职工大会自身的资源条件为其扮演社会伙伴角色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英国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工党纲领及其执政后制度环境的变化对英国职工大会“社会伙伴”政治参与模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上台执政或连续执政,英国工党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主导思想。从宏观层面看,英国工党主导思想的嬗变具有总趋势先左转后右转、与自由主义逐渐趋同、工会的影响由强变弱、重大变化均发生在在野时期和经济社会领域等四维特质。这些特质的形成既与英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英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与工党自身的组织特点和政坛地位有关,是工党党情与英国国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英国工党是西方社会党的重要分支,无论在现代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还是在西方社会党的实践活动方面,它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是最早产生近代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国家,又是偏离欧洲大陆而自成一体的岛国,因此英国工党从来就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渊源。英国工党较早走上了社会民主主义道路,较早取得了执政机会,进行过一番改良试验,可以说在现代政治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英国工党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现代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观察和分析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现状,无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权变与永恒     
英国“国家收入关联补充养老金”是英国福利体系的一大特征,它在工党和保守党的博弈中诞生,随经济形势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虽然最后面临被取消,但它在保障制度史中的价值却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2.
艾德礼政府时期工党与工会总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工会支持工党的内外政策,在工资等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制;工党的政策则带有鲜明的工会考虑,重视维护和提高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工党和工会30年代以来在劳工运动中密切合作、相互确立适宜的政策与态度和英国选民结构的特点。工党与工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工党具有明显的两重效应。它既帮助工党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也是工党争取连续执政和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布莱尔政府的社会保障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代福利”思想集中反映了布莱尔及其为首的新工党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基本主张。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目标 ,依然是提高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效果以及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布莱尔政府的社会保障改革和撒切尔政府的社会保障改革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但是 ,它们之间表现出更多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194 5年大选在英国现代选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奠定了战后共识政治的基础 ,标志着工党政治生命的重大转折。工党在这次大选中的历史性胜利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1970年代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可以分为前期和中后期两个阶段。在工党在野的前期,二者关系逐步改善,相对融洽;在工党执政的中后期,二者关系逐步恶化,矛盾尖锐。二者关系的这种特点既与工党地位不同追求目标不同有关,也与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经济状况有关。从工党与工会的相互影响看,工会对工党的影响更大,工会是影响工党在1970年代政坛沉浮的重要变量。从二者关系对工党与工会各自的影响看,历经1970年代,工党与工会在关系复好与逆转的轮回中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16.
一战前,持续数十年之久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未能给英国妇女带来选举权。随着一战的爆发,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妇女选举权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些重大变化主要有:妇女社会作用的加强、工党的崛起以及自由党的衰落等。此外,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迫使英国政治家们实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这也为妇女选举权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0年代以来工党和保守党处理工会问题的经验教训以及工会的新变化,1994年出任工党领袖的布莱尔把对工会的定位由工党的劳工运动盟友转变为社会合作伙伴,对工会开始采取疏远和强硬的态度,尽力削弱附属工会在党内的权力。布莱尔对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调整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产生工党失去身份特征、核心选民减少等问题,对此要给予全面辩证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