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借鉴马克思关于主客体的分析,笔者认为虚拟生存主体是主体虚拟化的反映,虚拟客体是由虚拟技术派生和创设出来、以数字化的方式构成的客体对象。虚拟主客体之间主要存在着认识、实践、价值、审美与转换等关系,就虚拟主客体关系的实现机制而言,主体虚拟化是基础、虚拟价值实现的交互开放性是动因,虚拟主体客体的双向对象化是形式,技术权威、法律规范以及道德自律三位一体是约束。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形式上虚拟性和本质上现实性的统一。虚拟生存是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呈现。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的符号化身,体现出现实主体的各种欲求和行为预期。虚拟社会关系的基础仍源于现实社会,并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开放性的创新过程,不仅要遵守虚拟社会的各种技术与伦理规范,更要遵守现实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3.
虚拟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不仅为人类生存观念、存在意义带来全新的诠释,而且将人的自由和解放延伸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虚拟生存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虚拟技术所呈现反人类的一面也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同.面对科学技术为人类现实生存所带来的二重性,需要我们冷静而理性地反思,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思维,既不能片面夸大消极方面漠视积极方面,也不能只注重积极方面轻视消极方面,要始终不忘人的存在意义的追寻,才能不断推动人类向未来敞开自我超越和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论虚拟认同     
虚拟生存作为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在当代的出现,不仅使虚拟认同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当代人所直面的新的认同观念,而且也很容易对人们已有的认同造成瓦解并引发生存认同的多重困惑。从哲学上揭示虚拟认同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变化,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的事关当代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虚拟认同的主体是人,立足于对人生存的主体形态可以看到虚拟认同的重要维度。网络信息技术在为人的虚拟认同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让人难以摆脱虚拟认同的困境,并在个体、群体和类主体三个层面的虚拟认同中展开。  相似文献   

5.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作为人类实践基本方式之一的虚拟实践,正在慢慢与传统的人类生存方式融通:人类正从现实生存转向虚拟生存;从旧时的身份生存转向能力生存;从集体生存转向类生存。正确对待此问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促成虚拟实践和传统生存方式之间良性互动和融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能够创造适宜人类发展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既造就了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精神生活方式的变革。人的物质生活不能称为虚拟生存,虚拟生存指称的是以数字化技术特别是虚拟技术为客观物质基础的人的精神活动。虚拟认同不是对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性认同,而是指对虚拟生存方式的认同,亦即人们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所造就的人的虚拟生存活动及其特点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选择。虚拟生存活动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塑造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文化风险,造成了虚拟认同的困境。理论上,既要对虚拟认同的影响给予合理的定位又要对当代虚拟认同的困境给予合理的审视。  相似文献   

7.
生存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要生存,就要谋利。儒家治国模式重义轻利,必然会失败。道德是一种生存理性,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利益教育,不能脱离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法则。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关键,是力求谋利与求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人类依靠网络、计算机和虚拟现实仪器,在无需亲身体验的情况下,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完成工作、生活,甚至于相爱、死亡。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活动,与过去不同,它将是革命性的,当然也可能破坏性的,这有待于我们的思考和决定,即对虚拟生存的技术发展,虚拟生存对社会的改变,虚拟生存所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大学生在虚拟生存空间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面临诸如信仰缺失、人格异化、身心分裂、价值观扭曲和集体意识淡化等生存困惑。在强化高校人文教育、端正学生自由观念、优化校园网络环境的同时,从主观上厘清道德相对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进而使学生走出道德困惑、坚定人生信仰和端正价值取向,使其在网络生活中真正寻得主体性的复归和人生应有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技术化生存使人类的生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困境,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危机与困境,就必须转向生态化生存。从哲学层面上看,生态化生存是一种和谐性、限度性、道德性与人性归真的生存方式。转向生态化生存的主要路径选择是:建立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观,为生态化生存提供价值支撑;全面建设循环经济,为生态化生存提供物质技术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技"关系,为生态化生存提供人性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从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生存方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的关系;二是人的现实关系和虚拟关系。人的自然生存方式和人的文化生存方式都是一种现实的生存方式。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网络化趋势的扩张,使虚拟实在成为人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新型的生存方式。如果不能处理好现实的生存方式与虚拟的生存方式的关系,不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生动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将被淡化,而且由于失去了这样一种活生生的物理现实的根基,未来的人类生存方式也可能走向枯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在"新理学"中申述了其道德观。就含义讲,道德是社会之理所规定的用以维持社会存在的基本规律;就起源讲,道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其出现与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类意识的产生密切相关;就根据讲,道德是完善个人品德、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所必需的,也是维持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就本性讲,道德是必要的善,而不是必要的恶;就类型讲,有不变的道德与可变的道德。冯友兰的道德观既有所洞见,也有未达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展现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美学,运用福柯的生存美学原理,对小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各自的出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规训化的社会里,小人物生活得悲惨无助;然而通过奉行隐忍型和普罗米修斯式的生存美学,仍有人在军规中寻求自由、在无助中寻求自救、在绝望中寻求生路,成为反抗权威、捍卫自由的英雄.该解读有助于引导现代人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中西哲学的现代趋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方哲学在科学理性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 ,经历了认识论的、语言学的和后现代主义的三次根本性的转向 ,其根本目的是拒斥形上理性、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以及终极关怀问题 ;中国哲学以道德理性为核心理念 ,追求抽象的人格完善和道德理想 ,但自王夫之哲学起发生了重大转变 ,从此呼唤主客二分、主体性的努力一直延续至今 ,其根本的理论旨趣也是要回归人的生存本身 ,从整体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而我国当代学界在人本主义抑或物本主义等多种维度中 ,也形成了关于现代哲学转向的诸多视界。本文认为 ,只有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 ,才能融通古今中西的现代生存理念 ,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实践生存论  相似文献   

15.
尼采的生存哲学在终极关切的层面上认定生命的感性存在是人生存的前提,而生命注定处在生存悖论之中;在生存矛盾的两极张力中,人体验和经历着生命,体验和经历本身是一种生存责任;生存责任是永恒的伦理,它提升着人的生存质量,使人超越自我达到超人。  相似文献   

16.
当下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先验理性和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局限,因而反对传统理性的道德预设,祛除人类理性对赛博空间的道德遮蔽,揭示赛博空间现代性道德的独特存在方式及其所担当的启蒙角色,将有助于赛博空间的道德发展回归其自身,注重当下的批判实践,也为现代性道德最终走出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解释、传播、运用优良道德理论体系之思想和方法,以引导当代社会在实践中重构优良道德,是《优良道德论》一书的追求。善恶是道德目的对人性行为事实之“应该如何的评价”,而道德目的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所以,道德存在的根本方式不是自律而是他律。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讲,重要的不是有没有道德和德治,而是这个时代拥有什么样的道德,采取什么样的德治方式。只有优良道德体系,才能进行社会治理,并通过社会治理而使社会生活道德化。只有打通理论与生活间的通道,才能使优良道德构成为生活的价值标准、判断尺度和行动原则,使失去道德归依的生活回归道德的轨道,获得优良道德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意义”及其统一,是理解何谓生存的三个视角。透过这些视角,生存方式可以做如下界定:生存方式就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生存背景下,依照特定生存“根据”而存在,并通过多种生存实践来实现生活“意义”、彰显生存价值的方式。其实质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矛盾的解决方式。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主要有权力化生存、物化生存和能力化生存这三种形态,每种形态又都有其特征和表象。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道德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也会不同。但是,如果说以往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基础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必然要求有一个确定性的道德基础,而人的道德存在就是这样的基础。人的道德知觉、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等,都来源于人的道德存在,而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获得的。关于道德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人的道德存在的形成,另一方面需要得到道德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志愿精神作为人类精神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或特殊形式,被前提性地预设为是道德的。通常认为,志愿精神与道德一样,属于人类生命世界的一种高级精神存在,融合着德性、实践性、价值性的基本内容,又体现出德性、实践性、价值性的显著特征。但要真正挖掘志愿精神背后包孕的道德基因,又往往缺乏前提性基础。因此,笔者试图以道德与实践为明线,以生命实践的价值理念为副线,尝试着分析道德何以先在地作为志愿精神的前提与可能,并进一步探讨志愿精神的道德合法性的三大来源,初步判断得出合道德的合法性是可能的,人们应当在实现"道德的实践"上做出自身努力,特别是要为道德的合法性与实践有效性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寻求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