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流动模式家庭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现实面前,对流动人口收入及其性别差异的研究仍忽视流动模式的作用。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上海市的数据,探讨了流动模式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念的作用下,相较于独自流动,非独自流动有助于男性流动人口收入的提高 ,却会导致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的降低。数据结果还表明:“男主外、女主内”这一传统性别分工观念在实践中的实现程度与女性流动人口是与丈夫一起流动还是与丈夫及孩子一起流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人力资本配置制度角度分析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流动问题。在城市,农村流动人口之所以不能有效地通过职业转换实现社会地位的改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的人力配置制度已经为农村流动设定了不平等的社会流动机会,从而进一步影响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这里从教育体制、培训制度、单位制的人事制度以及生产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获得与他们的社会流动的关系。结论是,仅仅改变户口制度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系统地改革人力资本配置制度;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流动机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我国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状如何?大城市流动人口有何社会经济特征?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迁移和流动人口的收入转向何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一、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人口的地域流动,可以分为永久性的人口迁移(Permanent Migration)和暂时性人口流动(Temporary movement)两种类型。在本文中往往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只是在某些场合,“流动人口”着眼点在于未改变户口的暂时性流动人口,而“迁移人口”则着眼于改变了户口的永久性迁移人口。目前,我国的暂时性人口流动已成为人口地域流动的主体,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近十年来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特征进行说明分析的同时,对流动人口问题的成因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能有效缓解流动人口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户籍未作变动的临时性移动人口,其主体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城镇)的务工农民及子女亲属。由于流动人口比农民工范围更大,问题相对也更复杂,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流动人口现状目前一般认为,我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约为1.2~1.4亿人,其中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人。据浙江省公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大、占总人口比重高,人口流动已经成为研究我国人口变动与分布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并对经济转型、社会整合等问题产生重要影响。流动人口内部是存在差异性的,个体、家庭、所在地区等层面上的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其流动状态。通过文献研究及对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流动范围与流动频率两个方面将人口流动分为省内稳定型、省内流动型、跨省稳定型、跨省流动型四类。研究发现:流动频率低的、在地理上具有稳定性的人群通常是老一代流动人口;流动频率高的、在地理上不稳定的人群通常是新生代流动人口,且同样是流动型,省内流动比跨省流动更容易获得较高社会地位。在流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跨省流动人口获得的经济回报较高。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城市管理者针对不同流动类型的人口要有不同的政策侧重点。对于省内稳定型,应该保障流动子女基础教育;对于省内流动型,应该保障其住房权利;对于跨省稳定型,应该提高其家庭福利;对于跨省流动型,应该保障其劳动与收入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我国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状如何?大城市流动人口有何社会经济特征?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迁移和流动人口的收入转向何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发展中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出来,流动儿童也随之出现。但是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存在着融入的障碍,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不平衡。基于这一社会现状,本文对流动儿童心理的适应性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流动儿童心理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的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问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总结规律、探索经验。40年来的人口流动过程中,我国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完善了工作体系、创新丰富了工作手段、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借鉴了国外经验并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中国人口流动的历史过程中,还产生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出了我国人口流动的规律。人口流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力、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了区域均衡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了中国人口结构和布局,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人口流动未来会出现新特征:流动方向上出现人口回流趋势且城城流动增加;超大城市的人口流入趋势放缓;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增大;少数民族及外籍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应统筹安排好未来的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以面临人口流动的新形势、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人口迁移流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且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潮起潮落。随时掌握迁移流动人口的情况,充分认识他们的积极作用,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将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凉山迁移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者居多,他们流动的方向主要在本省(区)、地(州)、县的大小城镇和跨地区的农牧区。当前,在这一部分人口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流动人口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般认为,大多数流动人口为了更高的收入而发生流动。本文先应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建立一个有关人口流动的行为分析模型,在收入决定的基础上来分析人口为什么要发生流动的微观动因,以及在影响因素变动的情况下,人口流动决策机制的变动问题。此外,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流动人口的行为进行了总结,认为收入水平、地区差别以及教育程度都对流动人口的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雪萍 《社区》2008,(34):22-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昆仑路街道碧水花苑社区的流动人口较多,据居委会统计,辖区现有住户543户,其中出租户103户、307人,流动人口占社区常住居民的20%,其中流动儿童占社区儿童的21%。因此,社区居委会围绕流动人口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尤其是针对流动儿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自由宽松型、严格限制型、防范控制型、多元整合型四种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相适应的。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对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具有普遍化、经济化、集中化、长期化、家庭化、均衡化等特点,基于此建议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前提下,实施优化工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社会服务支撑体系,重视组织化运作等,从而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海纵横》2004,(3):38-3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可喜现象。流动人口的子女也随着父母的工作流动而流动,如何重视和关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钟秀街道的钟秀小学是本市接受流动人口子女最  相似文献   

15.
人口流动和迁移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不论是对流出地还是流入地而言,都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变化。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5亿,其中安徽省流动人口达1 697.49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4。现阶段安徽省人口流动和迁移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由个体劳动者外出务工转向核心家庭整体流动,流动人口稳定性增强,新生代80、90后流动人口成为社会主力军,人口流动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城市融合应该区分由雇主提供住房与自主租赁住房两种形式.通过对使用应答推动抽样获取的1042名农村流动人口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动人口地理数据,发现雇主提供住房者总体来看是个人流动,而租房者更像是家庭流动,特别是携带了未成年子女的流动人口中也更有可能租房.而从地理区位来看,租房者与携带未成年子女者的居住具有城郊化的趋势.基于数据分析可见,两种居住状态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有差别,建立适合我国的流动人口空间融合理论应将此考虑进来.另外,流动人口解决自己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上能力不足;而要提高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应该重视与流动人口有关的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动人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是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社会治安控制模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讨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形成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治安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旨在为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的新情况下,公安机关进行流动人口管理实践应准确把握人口流动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探索不同政策工具在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日常管理中的运用,不断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努力推动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关注的群体,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为此在总结与反思当前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和阻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性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特征与艾滋病防治对策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流动人口正日益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群体之一,掌握流动人口的特征并积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成为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的概念、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威胁,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