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史界对秦、西汉与匈奴关系探讨甚多,但对东汉与匈奴的关系研究似嫌不足,特别是和帝时期汉匈战争的研究还比较肤浅,长期以来总认为它是一场正义的、有积极影响的战争。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此,对这场战争作出了全新的分析,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和帝对匈奴的战争是一场条件不成熟,而且师出无名的战争。战争不仅是军事竞技场上统帅谋略、军队素质优劣的角逐,而且是经济贫富、政治清浊的较量。东汉章帝以来,经济明显衰弊萎缩。水平十八年明帝崩,章帝立,“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究、豫、徐三…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一五六年——前八七年)是我国西汉中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武帝接位时,西汉王朝巳建立了六十多年,他执政五十四年。大约占西汉历史的四分之一时间,是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继承了秦始皇和汉高祖所积极推行的法家抗战路线,组织和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反侵扰的正义战争,为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新兴封建制中央政权,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场空前规模的反侵扰的正义战争,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观,是法家爱国抗战路线的胜利。今天,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认真研究和总结这场战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前认  相似文献   

3.
宋超 《南都学坛》2005,25(3):1-5
郡之建置源于边地,最初主要是着眼于军事功能。秦汉时期,毗邻匈奴的北境诸边郡,是中原地区与匈奴相对峙的主要区域。负责全郡事务的最高长官———郡太守,以及辅佐太守的军事长官都尉,除与内郡具有相同的职责外,还肩负着防范匈奴侵扰的重任,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景时期的汉匈关系是和睦相处为主流,武装冲突为支流。这种格局的出现,是由汉匈双方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所造成的,并对双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亲承文景升平业”①,在统治地位稍事巩固以后,便一反汉初“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多欲”政治,“追高文之宿恨,藉四帝之储实,于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越,伐匈奴”②。干戈不休,“竭中国以役四夷”③,使西汉王朝出现了严重的财  相似文献   

6.
在汉匈战争中,与同期的卫青、霍去病相比较,李广有勇无谋,屡为败军之将,与军功无缘,这是导致“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司马迁在李广传记的写作上对李广颇为褒扬,实为文笔多于史笔,这是缘于他对李广祖孙三代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他自身挥之不去的悲悯情结。  相似文献   

7.
西汉初年,盘据在西汉北部边境的匈奴奴隶主政权倒行逆施,“造谋籍兵,数为边害”(汉武帝语),不断发动战争,侵扰边境。汉武帝在位数十年间,在著名法家桑弘羊等人参谋和支持下,坚持爱国防边,坚决对侵扰者“举兵击之”。先后组织了“河南”、“河西”、“漠北”等战役,动员了大批人力“出陇西,北地三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公元前110年的冬天——汉武帝亲率十八万骑兵北上河套一带,“威震匈奴”,取得了反侵扰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8.
汉匈关系从演变具有的复杂性和反复性中,反映出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多样性。从汉匈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出,民族关系除了民族上层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包括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和接触,而且后者是一种更为深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但是,匈奴一再背约的现实,迫使汉朝统治者对以往单纯依靠和亲以消弭匈奴入寇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文景之世,在继续与匈奴和亲的同时,还采取了向西北边地移民和入粟于边以拜爵、除罪,建立官营牧马苑和鼓励民间养马等积极防御措施,使汉朝在西、北边塞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从而为汉武帝武力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西汉中期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外朝的形成。这一重要变化,多年来,在一些通史或秦汉史的专著以及历史教材中,都曾提及。但中外朝为什么会在汉武帝时期出现?它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往往被人们疏忽,很少有人论述。我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西汉和匈奴之间的质子关系,经历了征取质子、质子入侍和王莽杀质三个阶段.汉匈质子关系,不仅对维护当时良好的民族关系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出土于居延边塞的汉简文书,记载了汉代居延地区汉匈军事冲突的真实状况。在简文纪时段内,汉匈战事主要发生在汉宣帝、新莽以及东汉建武初年。匈奴进攻汉塞一般在春夏之交或秋冬时节,具体时辰在早晚时段。匈奴进攻的方式一般为数十人的团体式进攻,有时采取包围伏匿策略重点进攻。匈奴入侵汉塞杀略吏卒,劫夺兵器财物,焚烧塞防,对汉塞造成严重破坏。汉塞吏卒面对匈奴入侵,严明烽火制度、禁止人员往来,积极用弓弩射击,武职官吏带兵防御追击,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抵御。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经出现过许多封建王朝。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其原因很多。但这些王朝或长或短,或盛或衰,无不与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关。汉代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而西汉一朝的著名人物又集中出现于汉武帝时期,这与当时选官制度有密切关系。本文试就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浅谈管见。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一位杰出帝王。就时间而言, 他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0—87年),占据西汉王朝国祚四分之一。就发展经济而言,他对内兴作,修治水利,使农耕日精,鼓励了手工业的振发及商业之勃兴;又对外开放,引进西域优良农牧品种,大大提高了国内生产力的水准。就开疆拓土而言,他勤远略,通西域,西荡河源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时期的工商业政策树立了官营工商业的典范,不仅对西汉社会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深刻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工商业政策,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经济特点,对封建经济以及整个封建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也能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时期的经学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经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的官 僚选拔体系,社会秩序中的领袖力量被纳入皇朝的政治权力结构之中,由经学这样 一种明显具有文化传统色彩的政治通道而建构起的皇朝与地方社会秩序的政治合作关系中, 其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那些有着文化传统和经济势力的地方社会的领袖阶层,即地方豪族 。武帝时期经学由私家教授向官学的发展,对选官制度与汉武以后政权结构的建构是一件十 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汉高祖之后一个富进有取精神、有作为、有建树的法家政治家。他即位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法家路线。对内,继续打击、消灭分裂割据势力,荡涤奴隶制残余,从而结束丁汉初以来部分分裂局面,巩固了封建制中央集权;对外,粉碎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军事政权的侵扰,维护了汉王朝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重要的进步作用。在发展我国文化艺术方面,汉武帝同样作出了历史的贡献。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以整篇的篇幅,阐述了“武帝时文术之盛”,他围绕着文学史的内容,从各个方面,说明了汉武帝时期文学艺术的繁荣,并肯定了汉武帝的促进作用。汉武帝在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功绩,是在乐府诗歌方面。我们这篇短文,只就这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关于乐府,鲁迅先生说:  相似文献   

18.
"论证汉家统治的合法性"是西汉代秦后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故以方士和儒生为主的西汉知识份子分别依据"五德终始论"和"天命论"两种论说方式从不同角度论证着这一问题,从而初步论证了汉初至汉武帝时期政权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及汉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常等中原人口在匈奴社会里的实况,诺颜乌拉墓葬中出土的实物皆说明:两汉时期在匈奴地区匈汉人民之间,不存在相互敌对的思想意识。匈奴南下入塞“寇盗”中原边郡是不争的事实,但其目的是为生存而获取经济物资。匈汉争夺只是发生在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双方关系的主流是和平相处、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处于我国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与监察制度的日趋完善有直接关系。汉武帝时期监察制度的静态结构及监察制度的运行特点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借鉴西汉监察制度的长处来完善我国现今的监察制度,为行政权力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