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4):84-88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是一部特殊环境中的学术著作,其中有悼己的成分,也有悼子的成分,更有悼李杜的成分。悼己显示出非杜而似杜、慕李而非李的尴尬处境;悼子表现了爱其才华、惜其遭遇的矛盾心理;悼李杜表现了人民本位学术观的流变。而三种悼念呈现出互文关系,彼此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刘勇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4):102-105
自晋人庄子隐藏在谐谑之言背后的愤激与冷峻.笔者认为庄子精神的浪游绝不仅是飘然无待的逍遥游,而是对现实绝望产生的无根的虚无.庄子生于乱世,带着与社会无法化解的矛盾,去抒写他心中的不平之鸣.书中辛辣的讽刺,至美的形象,表明庄子并没有"忘情". 相似文献
3.
陈鉴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1):84-87,91
主张通过男女人格的互补与共建来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自由高效发展,这是女权主义的创造性见解。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郭沫若,是女权主义这一主张的赞同者。他的历史剧所揭示的人格建设观,具体内涵包括:男性应当向女性学习人格,女性应当向男性学习人格,男女应当共同追求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4.
逯艳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郭沫若晚年佚作中,提到大寨的有两处。大寨不但没有绝迹,反而贯穿了郭沫若的晚年。沿着这一条线,从中我们可以窥测出1966年到1978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决策历变,也可以发现郭沫若对于大寨所指涉的更深一层含义的自觉追随和自我回归的心态历程。 相似文献
5.
张克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6):49-52
以1951年海燕书店版《历史人物》、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沫若文集》所收《鲁迅与王国维》的版本对比、勘校,从中钩沉建国初期郭沫若的学术精神发展变动的内在轨迹。作为学术史家的郭沫若,在政治准则、政治评判基点上对民国时期著名学术人物的平视,表露了"人民本位"思想法则在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的学术评价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张建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3):66-68
郭沫若的《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体现出鲜明的新文化特征。从意象的角度微观剖析,科学意象体现出现代科学精神,景观意象体现出个性解放精神,人物、地名意象体现出开放精神。《女神》意象蕴含的文化精神,体现出《女神》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9.
贾振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67-72
电影《武训传》批判风潮,是建国后发动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思想文化改造事件。声望卓著的郭沫若,在这次运动中迅速调整政治姿态和思想价值取向,展示了一个文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鲜明而又复杂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张秉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26-28
以抒写劳动和爱情的赞歌步入新中国诗坛的闻捷,其力作《天山牧歌》渗透着作者对新时代、新生活,对祖国、对人民诚挚的爱。诗人抓住了性格、情感、心灵这三个平面,水乳交融地反映了这一层面,并同诗的思想美、感情美、意境美结合起来,展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美好心灵。从诗歌作品中仍可看到作为新闻记者身份的诗人过于拘泥于生活真实的一面,诗作带着“新闻性”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13.
权五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0世纪50、60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在日本改编后由"前进座"剧团数次公演,并在中日之间展开交流、讨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在战后日本民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学界好评. 相似文献
14.
李亦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人格不能简单地视作狭隘和吝于金钱,他既是一个荡子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在恋爱、职业、婚姻三个人生围城的穿梭挣扎中完成了可悲可怜的命运三部曲。 相似文献
15.
张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1)
作为中国现代新诗的领军人,郭沫若曾主张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脱离旧诗的约束,而诗集《女神》却在题材意象上大量地借鉴远古的神话资源.同时这一时期,郭沫若又创作了专篇论文《神话的世界》,从神话和诗歌创作的双重视角来考察古老的神话,形成了强烈而独特的神话意识.以往对于《女神之再生》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其对于女娲神话精神的重塑,强调其所蕴涵的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而对于其中“颛顼与共工”的环节较为忽略.而结合郭沫若的神话意识和文学观念,我们可以在这饶有意味的改编环节中丰富对于《女神》诗歌意蕴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李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94-101
《电火光中》是《女神》中尚未引起充分关注的重要诗作。诗人郭沫若在该诗的前两部分通过对米勒画作的创造性解读,以苏武和他的"弃妻"为镜像,表达了他在家国民族观念牵扯缠绕中的困境。他思念他的祖国,但他娶了敌国的女人。当时在日本留学生界盛行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要求有日本女人的留学生就地离婚,郭沫若的爱国资格受到审查和质疑。郭沫若在这一困境中伸张"国境之外,也还有人道,也还有同胞存在!"的理念,以超克当时的民族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7.
曾宪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郭沫若、容庚两位素未谋面的学者,不顾云山阻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上结成彼此息息相关的“文字朋友”。本文以郭沫若在日本致容庚先生的数十通书简为依据,记述这两位著名学者之间的深情厚谊,彼此的学术交流,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代中期,丁玲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中国>.虽然仅仅出版了两年,但是<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办<中国>的自觉行为,更显示出丁玲晚年力求营建文学界良性发展的团结环境;扶植青年作家,提倡艺术创新;改革办刊方式,注重文学本身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能生成新时代条件下的主体性人格。中国传统教育中《孟子》的道德主体性人格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对当今社会以占有性为特征的主体性人格的重构具有某种内在的启示意义。现时代背景下的主体性人格培养应以人内在价值体现的道德人格培养为导向,以人外在价值体现的科学理性人格的培养为主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