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是领导这个学校,还是仅在管理这个学校,这直接影响到办学的境界。领导学校与管理学校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思想上,理念上的引领;后者是对具体事与物的梳理、管束。我一直认为,校长不在乎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而在于是否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部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明确了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地位,使校长从半(准)专业转化为专业,并对校长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的角色定位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校长从传统意义上的"一校之长",成为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成长过程中平等的一员。校长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践行者和管  相似文献   

3.
莜莜 《新天地》2012,(4):40-41
2011年9月8日下午,北京中年女人沈薇下班回家,发现丈夫马钧割破手腕,人已经昏迷。沈薇立即将丈夫送到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马钧是北京一所中学的副校长,口碑很好,即将被提升为校长,他为何要选择自杀呢?一2011年2月底,52岁的马钧被校长胡长轩叫到办公室:"小马啊,我今年底之前就要退了,我已经向上级领导推荐由你来接替我做校长了,但上级领导还要走程序对你进行考核,在这个节骨眼上,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啊。"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思考     
正现如今,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和责任人,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前沿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是各项政策、规定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因此做一名校长不容易,做一名好校长更不容易。一所学校能不能和谐发展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建立起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那就要看校长的决策定位和领导艺术。我认为,要当好校长,应该从  相似文献   

5.
正为什么是你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过程——无论我受了什  相似文献   

6.
正终于静下心认认真真读完《优秀校长的99个管理细节》一书,书中真实、生动的案例,反映出校长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智慧和艺术,令人敬佩,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与他们相比总觉得缺一点什么?我们的校长与优秀校长相比总少了一些什么?通过阅读此书,我想:我们缺乏的是进取的学校精神和将细节做到精致的方法和毅力。  相似文献   

7.
正校长与干部们是同事,是上下级关系,更是亲密的战友。回想起我与我的战友们共事共处、相识相知真是一种缘份。由于领导的信任,我都是"空降"到学校与老师们共事的。多年的校长生涯,我深深地认识到:校长是靠经验和思考立足的职业,在自身之外获得的支撑极少。校长的基本职责是服务、管理、专业引领、策划与经营。服务靠的是校长的一颗心,管理靠的是能力,专业引领靠的是水平,策划与经营靠的是见识。当好校长确实不容易,除了自身素质过硬外,最重要的在于调动教师、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调动了干部们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学校的校长最该忙些什么?一个校长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仅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称号,至少不会少于10个,作为学校一把手领导如何做到忙而不乱,忙中有序,达到"身在事之中,心在事之上"的境界,我的感悟是:领导力就是影响力,要有发展愿景、思路和目标目标有前瞻性。治校首先确立管理目标,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考虑学校的未来愿  相似文献   

9.
可乐餐厅     
消除不和某学校开展了一个家庭问题讨论课。在一个教室里,教师问学生:“你们认为要消除家长与学生不和的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一个同学大胆地站起来,对老师说:“最好的办法是:您在我的学习成绩单上全填上5分。”说谢谢牛牛在地上到处爬,弄得衣服很脏,奶奶生气地嚷道:“牛牛,你的衣服把地板都擦干净了,叫我说你什么好呢?”牛牛:“奶奶,你应该对我说谢谢。”标志儿子:“爸爸,刚才那位叔叔一定是你们的领导。”父亲:“他脸上又没有标志,你怎么知道的?”儿子:“可您的脸上有标志呀!”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  相似文献   

10.
正屈指数来,当校长已有八年多时间了。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我当过四年的小学校长,当过一年多的学区校长,现在,当上九年制学校校长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些当校长的日子里,有许多事情让我这个80后草根校长刻骨铭心,尤其是自筹经费办学的经历,是我校长生涯上一段永恒的办学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17:20冯茂辉也相约到达廖笑炎工作室。SHMJ:冯茂辉,听说你现在是职业画家了。冯茂辉:我原来在学校,后来考研,在新疆读了三年书,读的壁画专业。最早的时候是在中央工艺美院读的。SHMJ:在中央工艺美院学的什么专业?冯茂辉:平面设计。后来喜欢上漆画,就跟福建的老师做漆画,现在一直在做漆画。SHMJ:福建的漆画在全国还是很有影响的。你怎么对漆画感兴趣的,你之前学的并不是这个专业。冯茂辉:这与我的家族有关系。我爸爸的几个兄弟都是做油漆的,我们家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伯恩斯(Burns)提出变革型领导理论以来,该理论逐渐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学校管理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证实为推动学校变革和发展的主要模式。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发《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测量问卷》,对广东、湖北与四川等11省(市)343位中小学校长展开调查,对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学校情境变量与校长个人特征变量之后,校长的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智能激发以及学校发展规划自主权对校长领导效能有显著积极影响。研究认为,一方面,中小学校长要转变传统的领导方式,实行变革型领导;另一方面,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提升要着眼于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并完善监督机制以保证校长自主权使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正校长是一个单位的法人代表,承担着学校的地位、质量、声誉与事业发展。在"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过程中,在讲究"第一责任人"、"办百姓满意学校"的今天,校长承担的压力很大,要做的事情也实在太多。但不管事情如何繁杂众多,作为一个校长,要想办好学校,有所绩效,我认为有五件事情是必须做的,而且应该全力去做。营造融和的工作环境所谓"融和的工作环境"指的是干群之间、员工之间有一种其乐融融的人际氛围,像是一家人。具体呈现出如下的氛围来: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 ,加强和改善高校党委的领导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全面正确理解这一基本制度的涵义 ,即“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 ,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的领导 ;“校长负责”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处于领导核心的领导之下 ,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负责。二是要抓住这一问题的关键 ,加强领导的班子建设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增强领导班子领导学校工作的能力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高校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肩负的担子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校长是一面旗帜,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如果跳出管理看管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管理不仅仅是校长一人的管理,学校的  相似文献   

16.
正做什么比怎么做重要,干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干事重要教育管理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法令、政策,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规划、组织、指导与控制,充分发挥学校内人力、物力和财力诸因素的作用,以实现学校整个目标最优化的过程。而"校长是一所学校里行政、业务方面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受政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化工大学保卫处是在校党委、校长的领导和上级公安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学校政治稳定、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学校政治稳定和校园以及周边的消防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户籍管理、技防管理、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稳定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查宁芳 《金陵瞭望》2011,(35):79-79
“我与企业共成长”是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话题。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对每个南京医药的员工来说,我们也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为自己的企业贡献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一、校本管理≠校长权力管理校本管理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学校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校本管理起源于美国,之后波及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近年来,我国对这方面的介绍也比较多。有个别学校已经引进其管理模式对学校进行管理。但也有很多学校为了装点门面,翻新学校管理理念,也大肆宣扬实施“校本管理”,以为校本管理就是增大校长权利,学校什么事情校长一人说了算,以便校长“一支笔挥舞”。殊不知这是对校本管理的亵渎,或者是一种异化。校本管理实际上是指学校…  相似文献   

20.
一天和青年朋友聚会时,他们问我:"张校长,对你一生最有帮助的一句格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回答。回首几十年所走过的路,我抄录和记诵的格言不少,古今中外,尤其是劝学励志方面的数不胜数,可要说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却不是什么名人名言,而是在我下乡务农时一位农民对我讲的一句话。这句话帮我树立了人生信念,受用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