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哲》1955,(2)
山东大学在去年十一、十二两月内,先後举行了五次“红楼梦”研究讨论会,对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观点及其影响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并结合对“红楼梦”一书进行了一些正面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这一思想斗争正逐步深入,并转向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观点的全面批判。在山东大学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马列主义教研室和中文、外文、历史三系的许多教研组和教师,正积极准备写作这方面的论文,准备在今年三月份校庆科学讨论会上提出报告。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历史系的有关教师,已联合开会研究了这一问题,大家都表示要进一步集中力量投入这一斗争。现已大体确定了论文中心:马列主义教研室蒋捷夫和历史系童书业等先生撰写“有关胡适派哲学思想批判”、历史系孙思白和马列主义教研室朱作云等先生撰写“胡适三十年来政治主张的批判”、马列主义教研  相似文献   

2.
主张《红楼梦》是“反清复明”之作的潘重规先生堪称台湾红坛上的一大家,他的《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一文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李辰冬先生的《与潘重规先生谈红楼梦》一文比较全面而中肯地从十二个方面“疑问”潘重规的观点,廓清了不少迷雾,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这在台湾红学研究史上也是比较重要的学术事件,值得读解.  相似文献   

3.
王希廉先生一八三二年在《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卷首《红楼梦总评》中说: “五回…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 他第一次提出一种假说,来说明《红楼梦》的大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纲目说”的滥觞。这种理论,把《红楼梦》分为“纲  相似文献   

4.
"舞鹧鸪"考     
读蔡义江先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其中《答黛玉禅话》(91回 )对“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的注释 ,蔡先生举郑谷诗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 ,并云 :“唱鹧鸪 ,因唐时有《鹧鸪天》之曲 ,故曰‘唱’。续书者为了能与上一句‘沾泥絮’之喻相连 ,遂改‘唱’为‘舞’ ,若非削足适履 ,岂另有妙解 ?”最近修订版《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对此注释亦仍上书。这里有两处似可商榷。其一 ,唐时并无《鹧鸪天》之曲 ;其二 ,蔡先生以为续书者改“唱鹧鸪”为“舞鹧鸪”乃杜撰。其实 ,“鹧鸪”不仅可以“唱” ,也是可以“舞”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1995年12月第二版)对《毛遂自荐》一文的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二关于成语“脱颖而出”的解释是:“颖,指链子尖,一说为‘挺出’。指锥尖穿过布袋辟了出来。比喻才能全部显露出来。”这一注释与原文语境的龈纷,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注释脱离了原文孤立地解释词语,是不符合传统的训治方式和现实的使用原则的。这里,注释改变了原文,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原文是这样的:平原君日:“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王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  相似文献   

6.
《绛洞花主》是陈梦韶先生在二十年代根据《红楼梦》改编的话剧剧本。“绛洞花主”是贾宝玉的别号。一九二六年秋,鲁迅到厦门大学任教,第二年一月十四日为《绛洞花主》剧本作《小引》。鲁迅《小引》的手迹,由梦韶先生珍藏着。一九五四年,梦韶先生著《鲁迅在厦门》(作家出版社出版),将鲁迅《小引》影印在该书前。一九五七年,《鲁迅全集》注释本又将《小引》收入第七卷《集外集拾遗》。注释本说:“本篇当时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最近,复旦大学、上海师大、  相似文献   

7.
一条注释,能解决读者疑难,有时考虑欠周,也会增加读者负担。《红楼梦》“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一回书,引了一只“寄生草”,就是那“慢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常见的注释在交代它是《虎囊弹·山门》中之唱曲以外,往往指出《山门》一出被收于《缀白裘》三集,亦见于抄本《忠义璇图》。注释本身,并无错处。但一旦置于《红楼梦》注  相似文献   

8.
《歧路灯》自一九二七年北京朴社版问世以后,论者常常将它和同一时期写作的《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相比较。郭绍虞先生认为《歧路灯》是一部“有价值的伟著”,“单从他文艺方面作一估量的标准,则《歧路灯》亦正有足以胜过《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者在。”朱自清先生断言:“单论结构,不独《儒林外史》不能和本书相比。就是《红楼梦》,也还较逊一筹”。蓝翎同志在分析《歧路灯》不受人重视的原因时指出:“平心而论,  相似文献   

9.
一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记录了一个女性“去夫亡”的案例:女子甲去夫亡,男子乙亦阑亡,相夫妻,甲弗告请(情),居二岁,生子,乃告请(情),乙即弗弃……。整理小组认为,“去夫亡”即“离夫私逃”。女子甲以非法的方式私自逃离夫家,之后再与乙结合。从秦简记载看,当时这一类已婚女性逃亡甚至逃亡后再婚的情况或并不少见,如:女子甲为人妻,去亡……。(《法律答问》)甲取(娶)人亡妻以为妻,不智(知)亡,有子焉……(《法律答问》)“为人妻,去亡”亦即“去夫亡”,而“娶人亡妻以为妻”则是“去夫亡”之后再婚,同于“女子甲去夫亡……相夫妻”条。另据…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55,(8)
本刊自本年度第一期登载了“红楼梦研究讨论专辑”以后,先后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稿和来信,对於该“专辑”中几篇文章,提出了商榷和批评的意见。读者意见的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典型形象的认识、评价的讨论上。本刊除已在本年第三、四期发表了袁世硕同志“怎样对待红楼梦”和映白、孙慎之同志“关於红楼梦所表现的矛盾性质问题”两篇文章外,再将其余稿信摘要综述如下: 一、广东佛山?音同志来稿认为:“红楼梦一书主要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时代的中国封建社会,并非如吴大琨先生在‘略论红楼梦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三回中,有两首描绘贾宝正的《西江月》词,其云: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辟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中“潦倒”一词作何解释,值得研究。这几年出版的《红楼梦》诗词注释本,如蔡义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的文艺理论家,只考证“红楼梦”的作者与版本,只承认“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完全不去注意研究“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不去注意研究“红楼梦”里所反映的清代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这样就完全抹煞了这部巨著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们的这种研究“红楼梦”的方法,乃是一种领导人们去“钻牛角尖”的方法,我们必须反对。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认识“红楼梦”的人民性,就必须首先从正确地认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着手,从研究“红楼梦”里所反映的清代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着手。但这一工作也正是非常艰巨的工作,毛主席指示我们说:“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於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我认为:我们要研究“红楼梦”也必须如此。  相似文献   

13.
林源 《殷都学刊》2008,29(3):125-127
通过全面考察“顽”与“廉”词义发展的线索,再参证其它相关文献,可以看出“顽夫廉”中的“顽”应指“愚妄无知”,相应地“廉”应指“有操守”,“顽夫廉”意为“糊涂而不知礼仪的人也变得行为端正有操守了。”从而否定了赵岐等“顽,贪”、“廉,廉洁”的传统注释。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它长时期为读者所爱好。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阐秘史……”。(“降洞花主剧本小引”)这些乌烟瘴气的解说,影响得广大读者对“红楼梦”不能够有真正的、全面的理解。五四运动以後,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学者——胡适,以“新红学”家自命,用孤立的、片而的“实验主义”的方法作“红楼梦”的考证和评论,俞平伯则更继承“胡统”,“发扬广大”,不仅说“红楼梦”是作者的自叙、“红楼梦”是“自然主义”的作品、“红楼梦”是曹雪芹个人的抽象的“个性流露”的“好文章”,而竟於一九五○年写的“红楼梦研究”的自序中说:“我尝谓这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与东北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作者自己承认是用“假语村言”来敷衍故事。这种独具特色的“假语村言”究竟系何地方言,至今红学界仍有争议。比较带有倾向性的看法是,《红楼梦》语言主要是北京话,其中夹杂着一些“江南吴语”。笔者认为:《红楼梦》语言与今天的北京方言差异很大,与“江南吴语”更没有多大关系,倒是与今天的东北方言渊源颇深。好多被红学界界定为“江南吴语”的语汇,用东北方言都能够解释,而且更贴切自然。这一点,《〈红楼梦〉语言辞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的主编周定一先生也有所觉察,他在该辞典前言中指出:“我们在编撰这…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新版《红楼梦》,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文从新版《红楼梦》的底本选择,正文校订,注释的数量、范围、内容等三个方面谈了该书的优点,这对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欣赏、研究这部不朽名著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真贾政     
<正> 鲁迅先生指出,《红楼梦》艺术价值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真的人物”。这是基于对曹雪芹“不失真传”的创作思想的正确理解而作出的准确评价。在《红楼梦》众多的“真的人物”的系列中,当然应当包括一个重要人物:贾政。但长期以来,有人把贾政的性格特征概括为一个字:假。也有人从贾政的命名去妄测作者的命意:贾政,假正也,假正经也。还有人把他当成一具概念的僵尸,一种势力,一种道德的、政治的、人生的、哲学的概念的化身,一个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空洞的躯  相似文献   

18.
1981年春,冯其庸先生在《北方论丛》发表了《关于当前<红楼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长文,围绕这篇文章的撰写、投稿和几番修订,从1980年11月到1981年4月,冯其庸先生亲笔草书给《北方论丛》责编夏麟书写去9封书信.本文真实再现了信函原文,书信往来之间,反映出冯其庸先生作为一位中国红学会的负责人,对红学事业的执着;作为一位专家,对著书立说的严谨;作为一名编辑,对业内同行的体贴.9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新时期红学的历史风貌,记录了《北方论丛》的“红楼梦专栏”在当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梦溪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红学五题》中的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与红学》,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常有一种说法,从一九五四年批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以后,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在一九五四年之前,《红楼梦》研究的主导的观点和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国内两本“红学史”专著,一本是郭豫适的《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宗周钟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载宗周钟释文云: “王肇遹省文武,堇(勤)疆土。南国(卩又)■敢舀虐我土。王■伐其至,(業戈)伐氒都。(卩又)■迺遣閒来逆昭王,南尸夷东尸夷具见,廿又六邦。……(害夫)其万年,■(畯)保三或(域)。”以上是铭文的主要部分,郭沫若先生谓邵王即昭王,邵王乃生号非死谥,器为昭王所作。吴其昌先生亦谓害、瑕为同声同义字,昭王实名为“(害夫)”,后世作“瑕”者,乃同声同义假借之譌别字也。但孙诒让氏读“邵王”为“绍我周王见休”之绍。唐兰先生承其说并疑是厉王时器,谓厉王名胡;胡、(害夫)音亦近转。这一点是这一篇铭文的主要关键,必须首先确定邵王是谁,才能谈到对内容的研究。唐说之不可靠,郭沫若先生早已破之,兹再举一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