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雍正皇帝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与清朝其他皇帝相比,雍正的一生可谓争议不断,因而直到现在,他都是影视剧最"偏爱"的皇帝之一. 雍正是"九王夺嫡"的胜者,在争夺皇位中的积淀以及年长(45岁)登基,使得他一即位便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执政者.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决策》2012,(4):84-85
雍正是清朝的第三代帝王,在他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主要应归功于他高超的用人艺术.雍正认为,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或者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如果用错了地方,也可能没有效益,耽误国事;相反如果是一个平庸的人或者一个小人,只要用对了地方,也可能有所作为,因此要"因才、因地、因事、因时来用人". 淘汰"木偶" 当官的若是不干事或干不了事,人品再好,也不过像个"木偶"摆设,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因此,雍正针对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看摊守业的庸懒官,总是毫不留情地将其淘汰出局.正因如此,在雍正时期,有德无才的督抚很难得到皇帝的重用与欣赏.  相似文献   

3.
正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西郊畅春园。老皇帝康熙撒手人寰,四阿哥胤禛在"九门紧闭"的肃杀氛围中夺得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父皇留下的烂摊子需要整饬,庙堂坊间的猜测需要澄清,而这一切,既离不开他的战略决策,更离不开官员们的具体落实。因此,管好官员成了雍正初政的关键步  相似文献   

4.
刘建明 《决策》2013,(9):78-79
在肃贪的过程中,对贪官的贪腐行为一经查实,雍正绝不姑息迁就,总是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严惩。对罪证确凿的贪官,雍正就下令把他们的家产抄个干干净净,连他们的子弟、亲戚也不放过,他也因此得了个"抄家皇帝"的绰号。  相似文献   

5.
如此皇帝     
雍正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独裁皇帝。 雍正铲除异己,打击朋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整个帝国,都置于他一个人的绝对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6.
吴建伟 《领导科学》2013,(11):43-44
在中国历史上一千余位封建君主中,清朝的雍正无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政绩卓著,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对澄清吏治、知人善任的重视以及他高明精妙的用人之道。雍正独特的用人之道对当前正在推进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雍正二年腊月二十,年羹尧离京返青海大营已整整十一天,但他却像苍老了二十岁。 雍正在京一共召见了他三次,都十分客气随和。头一次主要听年羹尧报说西线军事设防,大营越冬事宜。年  相似文献   

8.
<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朝李商隐的一句诗道破了治国齐家的道理。晏子与雍正是历史上以节俭而出名的大臣和君主。晏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历任齐国三朝宰相,既是著名的政治家又是著名的外交家。他一生节俭,廉洁从政,粗茶淡饭活到古稀。他的节俭、廉洁不仅为齐国百姓所尊崇,也为孔子所赞赏:"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雍正是历史上比较勤政节俭的皇帝,他推行新政,力除积弊,使得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但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整个  相似文献   

9.
周旭东 《领导文萃》2012,(22):92-94
清世宗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锐意进取,颇有政绩。在史学家的眼中,雍正虽然污点较多一些,但基本上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人物。然而,在民间的大众形象中,雍正显得相对复杂。在有的时候,他是英明神武、睿智聪明、从谏如流的;在有的时候,他则是刚愎自用、残忍寡恩、嗜杀成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  相似文献   

10.
庹震 《领导文萃》2014,(19):91-94
正谈清朝的雍正皇帝,实在是个相当艰难的话题。雍正这个名字,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在野史里,似乎都已很有"知名度",许多人有"许多"的看法。中国两千年封建史,"大雾弥漫"的日子是不少的,其实,许多的历史之谜就藏在这层层大雾之中。可以这么说,雍正不仅自己身处雾中,而他自己还是造雾者。说他身处雾中,是因为雍正的前半生,从1678年出生,到  相似文献   

11.
“乾隆皇帝下江南”,几乎家喻户晓,然而他是个老寿星,未必妇孺皆知。在我国25史中的230多个皇帝中.乾隆是长寿之最,寿高89岁。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是九五之尊、万乘之躯,在生活上也是荒淫无度、极尽奢华的.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是穿着补丁裤子上朝的,这就是清代的道光皇帝.道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了.自即位起,他便大力倡导节俭,并身体力行,每餐四菜一汤,每三年才做一次新衣,自己的一条裤子膝盖上打了两个补丁仍舍不得扔掉.  相似文献   

13.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很多人会对剧中雍正皇帝的"治国即治吏,治贪先治官"的名言警句记忆犹新。据《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一书记载,毛泽东也曾认定雍正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干的皇帝。毛泽东说雍正很赞赏《资治通鉴》中"礼义廉耻,国之  相似文献   

14.
正清代的官员"引见"制度自清世祖时(顺治十二年)正式用于清代官制之中,经过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不同程度的推广,至乾隆时期基本成熟定型。按照清制,四品以下官员的任用、升迁或降职,都需要面见皇帝,亲自接受皇帝的旨意,期间需向皇帝呈上该官员的"引见单",内容涉及籍贯、年龄、出身、做官履历等。皇帝一边阅读"引见单",一边对官员进行面试,进而将其评价等用朱笔批在"引见单"(称之为朱批引见单)上。雍正皇帝十分重视人才,特别善于用人。他认为:"天下之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是九五之尊、万乘之躯,在生活上也是荒淫无度、极尽奢华的。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是穿着补丁裤子上朝的,这就是清代的道光皇帝。道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了。自即位起,他便大力倡导节俭,并身体力行,每餐四菜一汤,每三年才做一次新衣,自己的一条裤子膝盖上打了两个补丁仍舍不得扔掉。道光希望满朝文武和全国官员都能学他的样子,以俭朴为荣,恢复入关前淳朴节俭的好风俗,从而  相似文献   

16.
季剑青 《领导文萃》2012,(16):74-77
对于陈宝琛来说,宣统三年(1911)六月十六日也许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就在这天,清廷下谕,派他和陆润庠入毓庆宫"授皇帝读",充任6岁的小皇帝溥仪的师傅,同时取消了先前补授山西巡抚的任命。从这天开始,他的命运便和满清皇室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国最后一位帝师。  相似文献   

17.
的确,对于不少人来说,遇到了雍正,真是摊上了一个好皇帝。雍正十分重视用人问题。他多次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耳!”这个道理不少人都懂得,“尊重人才”的口号也喊了多年。问题并不难在知道用人的重要,而难在下面两个问题:怎么用?该用谁?  相似文献   

18.
<正>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下台,当了83天皇帝。6月6日又因尿毒症弃世而去。袁世凯是一个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呢?这里面除了袁世凯本人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幕后充当推手,这个因素也不可不察。袁世凯:"他害了我"袁世凯在临死之前,曾吃力地吐出四个字:"他害了我。"这个"他"是谁呢?据袁氏家族的人估计,袁世凯死前所说"他害了我"的"他",很有可能就是其子袁克定。袁  相似文献   

19.
雍正的务实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父亲康熙,可以说是雄才大略,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稳定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康熙在晚年,由于“太平盛世”而滋长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一时期他处理朝政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朝野  相似文献   

20.
正刘统勋(公元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祖籍山东诸城,是大名鼎鼎的刘墉的父亲,于康熙五十六年中举人,雍正二年中进士,时年26岁。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历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乾隆三十八年去世,享年75岁。在朝居官长达49年,世所罕见。逝后追授太傅,赐谥号"文正"。回顾刘统勋的官场生涯及从政之路,对今人从政问道很有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