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准噶尔是我国西北厄鲁特蒙古族的一部,是明代瓦刺之后,在清代,厄鲁特也称“卫拉特”或“额鲁特”,是一个“逐水草,无城廓(1)”的游牧民族。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分为绰罗斯特即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厄鲁特四部“虽各有牧地,而皆  相似文献   

2.
清代称之为“厄鲁特蒙古”的,是我国古老蒙古族的一支。又称为“漠西蒙古”或简称“两蒙古”。元代称它为“斡亦刺”“或“斡亦刺惕”(蒙古语为“森林之人”或“林木中百姓”之意)明代称它为“瓦刺”。清代称它为“厄鲁特”、“额鲁特”或“卫拉特”。这些不同的称呼,都是由“Oirat”一词,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史籍中汉译音转而来。明末清初(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他们是:游牧于  相似文献   

3.
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旧称“塔兰奇”(准噶尔语,意为种地人)。清朝政府统一新疆以后,他们陆续从南疆各地迁徒到了伊犁。“塔兰奇”人对伊犁河谷的农业开发,曾作出过重要贡献。准噶尔是清代厄鲁特蒙古族的一部,为元代斡亦剌、明代瓦剌之后裔。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领导下,统一了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和  相似文献   

4.
统一青藏高原的固始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固始汗(1582——1654),又译作顾实汗,是卫拉特(一作厄鲁特)蒙古四部(即吐尔伯特部、杜尔扈特部、绰罗斯部即准噶尔部、和硕特部)中的和硕特部首领,原驻牧于今新疆天山北麓,因受准噶尔部的排斥,方将部众迁徙至天山南麓。他本名叫图鲁拜琥(蒙古语,天资聪颖之意),十余岁时,就以勇武著名。俟后因其和解喀尔喀与卫拉特两蒙古部之间的争执,东科尔呼图克图及喀尔喀汗王俩人共同赠他以“大国师”称号,故叫固始汗(“固始”者即“国师”的转音)。其父名日哈尼诺颜洪果尔(成吉思汗弟  相似文献   

5.
1502年额鲁特部从征西迁,过去一直被卫拉特历史学看作是早期四卫拉特联盟瓦解和中期四卫拉特联盟建立的界限。那么,据托忒蒙古文献记载,中期四卫拉特联盟的构成是:和硕特部为一个卫拉特,绰罗斯部为一个卫拉特,土尔扈特部为一个卫拉特,杜尔伯特部为一个卫拉特。实际上中期四卫拉特联盟是由大四卫拉特时期的第一卫拉特,小四卫拉特时期的第四卫拉特,即由绰罗斯部的一部分和土尔扈特郁、和硕特部构成的。它同早期四卫拉特联盟相比,无论从部落成员或地域上,都大为缩小。除了小四卫拉特时期的第一卫拉特额  相似文献   

6.
清初,祖国西部厄鲁特蒙古分为四部,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掩有天山南北,后以伊犁为中心。策妄阿拉布坦(?—1727)为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僧格之子,1670年僧格被族人所杀,僧格同母弟噶尔丹以报仇为名篡夺了准噶尔部的领导权,并向外扩张,侵犯清朝边汛。1697年,清军灭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遂拥有准噶尔部,自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藏族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始建于藏历第十二个甲子的已丑年,即公元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当时,清统一了中国,而位于西北的蒙古各部则互争权势,争战频繁。其中信奉佛教格鲁派的厄鲁特蒙古素与西藏有着密切联系。继而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治了西藏之后,广泛地与周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统治阶级相结合,扩展其势力。当时,清政府为了稳定广大藏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牵制散居在新疆、青海一带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积极采取“兴黄教以安蒙古”,“以教固政”的政策,扶植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分封了五世达赖和固始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专著、译著、资料集已出版14部,论文、译文、考察报告、研究总述、书评已发表300余篇。可以说,它是当今我国民族史研究中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之一。马大正、蔡家艺同志合撰的《卫拉特蒙古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八《入门》)一书,正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审视和回顾性的小结。卫拉特蒙古即西蒙古,是我国蒙古族一支,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的斡赤刺惕、瓦刺。在清代前期一个多世纪中,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崛起于天山北路并称霸中亚,和硕特部进据青藏高原,而  相似文献   

9.
1677(清康熙十六)年,卫拉特和硕特部的一支游散部落,在首领和罗理的率领下移牧青海。1686(康熙二十五年)年,他们向清廷请得牧地于宁夏甘州边外,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右两旗和磴口县境。1697(康熙三十六年)年,清廷将和罗理部众改编为一旗八佐领,定名为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赐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扎萨克,总理旗务。传至和罗理孙罗卜藏多尔济,以功晋和硕亲王,仍任扎萨克,世袭罔替。 民国成立,阿拉善旗除旗兵改称保安队,扎萨克兼任保安司令而外,其他方面,一仍旧制。1949年和平解放。1954年由原宁夏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56年冬和57年夏,我们曾对该旗解放前的社会历史搞过一次调查,本文是根据那次调查的有关材料所做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六九○年(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初一日),清朝军队与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战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西北九十里的沙布尔台),历史上称为“乌兰布通之战”。战争的结局,是以清军的胜利和噶尔丹的失败而告终。—前者何以胜?后者何以败?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反对的许多特点。 噶尔丹方而:(1)噶尔丹夺了厄鲁特准噶尔部的汗位,兼并了厄鲁特四部,而且占据了西北地区的广大草原,“控弦之众百余万,驼马牛羊遍山谷”,并与西藏分裂割据势力的头子第巴桑结嘉错狼狈为奸,又在沙皇俄国唆使和支持下,占据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接着向土谢图汗部发动进攻,并分掠车臣汗部牧地。噶尔丹与沙俄侵略军钳形夹击下,使喀尔喀蒙古腹背受敌,被迫南迁。噶尔丹“踞喀尔喀王庭,征诸属国控弦之士数十万”,一心要成为大蒙古的汗。这是噶尔丹掀起割据战争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清初,乌鲁木齐是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游牧草场。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这里“千里空虚,渺无人烟”。为了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在乌鲁木齐驻兵移民,大兴屯田,发展生产。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乌鲁木齐人烟稠密,商贾云集,逐渐成为新疆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清代屯田对乌鲁木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十七世纪初前后卫拉特的迁移 蒙古大汗也先死后的相当一个时期内,卫拉特的中心仍位于杭爱之西,唐努岭以南的空奎、扎布干及扎拉马罕一带。仍不时地参与东蒙古的社会政治活功,时而得势,时而失势。但其传统的四卫拉特联盟始终未能得以恢复。 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察哈尔部迫于土默特阿拉坦汗不断膨胀的势力,东迁辽河,减少了对卫拉特的控制。趁此机会,卫拉特人召集和硕特、辉特、绰罗斯、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巴尔忽及巴图特,恢复了昔日的卫拉特联盟。以“黄金家族”支系为旗号,共推哈市图哈萨  相似文献   

13.
昭莫多之战     
一 一六九六年(康熙三十五年)清朝与国内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部长噶尔丹汗战于昭莫多,历史上称之为“昭莫多之战”。这是一次比较重要的国内战争,它对研究清代康熙(1662——1722年)时期的历史,特别是对研究当时的国内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游牧经济生产单一化和手工业不发达等特点,决定了游牧经济对于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依存性较为强烈。在阶级社会中,这种依存性一旦遭受阻碍,双方的统治阶级往往采取外部的对抗形式——战争。在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统治阶级与中原王朝之间所发生的频繁战争,其原因盖出于此。  相似文献   

14.
“三边”与边墙 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及东北一带,继续统治着当地的人民,经明初朱元璋的数次打击,分裂成三部:兀良哈、鞑靼、瓦刺。后来鞑靼强盛起来。“天顺间,毛里孩为患,败宁夏总兵仇廉,自足入河套为寇掠矣。”(《典故纪闻》)天顺五年鞑靼曾大掠陕西,侵入庄浪。庄浪在兰州之北,  相似文献   

15.
乌孙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公元前2——1世纪兴起于我国的西北部。其事迹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及后《汉书·西域传》列有“乌孙国”专条。它原先游牧于祁连、敦煌之间(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一个以狼为图腾①的部落。《史记·大宛列传》载它的早期事迹说: “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生(而)弃于野,乌(鸦)衔肉飞其上,狼往乳之。”在难兜靡为首领时,因被邻近的(即与乌孙共同游牧于祁连、敦煌之间的)月氏族进攻,难兜靡被杀,牧地被侵占,部落四散,人民逃往匈奴,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即昆莫)刚刚诞生,他的傅父布就翕侯(布就是名,翕侯是官号)抱他逃至匈奴,为单于所  相似文献   

16.
<正> 部落战争是古代藏族原始社会部落与部落、部落联盟与部落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形式,青藏高原由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的暴力革命,曾在藏族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一) 有关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远古时代,青藏高原就有人类生息,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原始人类居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聂墀赞普被雅砻悉补野部落推举为首领,进而又做“六耗牛之部”之王;从雅砻悉补野部落兴起到囊日论赞征服各部落而成为盟主;从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全境、建立强大的奴隶主政权到芒松芒赞、墀都松赞、墀德祖赞、墀松德赞等巩固吐蕃政权,古代藏族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部落战争,都在《格萨尔王传》中得到反映。例如早在布达聂塞赞普时期,他就征服过阿豺王(吐谷浑王),香雄王(羊同王)等,将三分之二的小邦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囊日论赞征服过苏毗,松赞干布也与羊同进行过战争。后来吐蕃王朝还与门国、勃律、泥婆罗、党项(弭药)、粟特、突厥、回鹘、南诏、卡切、大食等交战,将其征服。  相似文献   

17.
宁夏境内明代万里长城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统一全国。一部分蒙古人留在中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入漠北,与原居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起,继续与明朝廷进行对抗。明王朝自建国之初,就参酌历代兵制,创立了卫所制度,并且在西北边防大力经营长城。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游牧于北方的鞑靼、瓦刺等蒙古部落相继兴起,侵扰边境,杀掠人畜,对北方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明王朝为加强北部边防,不仅加紧了长城的修筑步伐,还沿着边防线,先后设立九镇,号称九边,派驻重兵进行守御。明代的沿边九镇,宁夏有其二,即宁夏镇与固原镇(又称陕西镇)。由此可见,明朝时期的宁夏,在西北边防中的军事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明弘治以后,蒙古火筛、小王子等部落入据河套,西北边防更加紧要,明朝廷派出重臣,总制榆林(又称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事,总制府驻节固原。  相似文献   

18.
也先,又译额森、厄僧等,是明代蒙古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经联结东西蒙古诸部,巩固两翼,拆除明廷的“西域屏障”和“辽海藩篱”,并挥戈南下,大败明军,俘获英宗,威震中原。对于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数百年来,在双重正统观念(黄金氏族正统观念及汉族等封建正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下,其形象往往是被歪曲的。在具有浓厚的成吉思汗系黄金氏族正统观念之封建史学家看来,他是“叛逆”、“篡位者”;在汉族等统治者的眼里,他是“诡诈百端的虏首”、“杀掠犯境的逆贼”。因此,到底如何评价也先,成为五个世纪以来的悬案。究竟哪些方面应予以肯定,哪些方面又该予以否定?目前在史学界尚有分歧。笔者认为,综观也先戎马倥偬的生涯,论析其功过,他应是蒙古史上有作为的首领,完全可以与达延汗等同样彪炳青册。为说明此点,笔者主要从其巩固东西蒙古的统一,打破传统观念和排除习惯势力的障碍,成为非黄金氏族的蒙古大汗;对瓦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土木之役后及时达成景泰和议等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